今年的寒假正式开始,可是大学生们也隐隐担忧着,就像往年一样,会不会自己回家了之后又被家长各种看不惯,抱怨他们把大学生活中养成的那些懒散怠慢的恶习带回了家里。
甚至是有一些家长已经开始反向监督大学生了,要求他们在寒假期间考公考研两手抓。还催促着孩子赶紧拿出一张假期作息时间表出来,让父母们安心。
一提到做计划,其实大多数学生都不行,除了极少数的学霸,但是他们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都能始终如一。从容地保持着自己的学习进度,根本就不用外力的干涉,所以很多人也质疑这个所谓的寒假作息时间表到底有没有用。
然而做了总归比不做强吧?很多父母也关注了不少985高校的信息,第一时间把那些学霸们在寒假的模范行为分享给自家孩子。不少父母还让自家孩子跟着人家好好参考。
有人发现在跟山东大学有关的一则帖子当中,有一位所谓的学霸,他分享了一个自己在寒假列出的时间表,写得十分诚恳、谦虚,家长们都信以为真,纷纷地发到自己的朋友圈里面给这个孩子点赞,认为他才是未来的栋梁之才。
但是笔者就跟很多年轻人一样,并没有被这表面的繁荣给骗到。咱们也都知道,不能以偏概全地看待大学生,但事实是有些人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果然仔细一看发现问题了,这张所谓的时间表,其实真正有价值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就7分钟,为啥这么说呢?
早上花40分钟洗漱之后只花1分钟去了解一些文化知识,又只花1分钟复习专业课知识点,然后花了将近5小时在床上休息。最后又花1分钟时间帮父母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咱们看看是不是觉得有些不合理?你说人怎么可能在1分钟之内做这么多事,到了下午他又拿出1分钟时间来预习下学期的专业课,又拿出1分钟做眼保健操,再拿1分钟听听音乐放松一下。
1分钟体育锻炼,最后花了将近4小时去玩手机。美其名曰自律表,其实时间加起来总共有效努力时间就7分钟。所以说家长们如果被这骗了,那真的是太尴尬了。
假期里,大学生确实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学习计划,一来他没有作业,二来大学期间的专业课知识确实没有几科是用到预习的,预习意义不大。专业课好好听老师讲,记一下重点就好了。
那么寒暑假期到底怎么样才能养成一个良好的身为大学生的习惯,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性?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学生的觉悟,他能不能意识到自己在假期期间完全是可以备考一些,证书或者是跟自己专业有关的资格考试。
笔者倒是觉得完全没有必要逼一个从小就没有时间管理意识的学生,在大学时突然就变得井井有条了,要给他们一个过渡适应期。假期就是很好的机会,他们每一天但凡能拿出一两个小时学习,认真地背诵完一个知识点,其实也是值得鼓励的。
不要把大学生的上限想象得太高,他们已经度过了最巅峰的学习和内卷时期,毕竟高三时期过后他们现在确实需要大量的放松时间。这样才有利于后劲儿再次加满,然后面对就业时的挑战也能更游刃有余。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