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放进强磁场中会怎样?科学家用青蛙做实验,得到一只反重力蛙

小玉聊球 2022-03-25 14:45:36

综述

当我们提到失重这个词的时候,第一个会想到的画面就是太空中的宇航员,他们因为脱离了地球的重力环境,身体无法被吸附在地面就会漂浮在太空舱当中,我们之所以能够安稳地在地球上行走和活动,其实就是因为地心引力的作用。

当然,除了它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地球的磁场,那么磁场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

科学家用青蛙做了一个相关的实验,在强磁场中把它变成了一只反重力蛙,我们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看看。

反重力蛙

上世纪末期,近现代科学虽然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一些重要的研究领域依然处在起步阶段,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探索尝试。

比如在磁场这个问题上,就有不少经典的实验,其中来自荷兰的教授安德烈就在当时因为他的磁场研究获得了不少关注。

跟一些涉猎广泛或者喜欢跨界的研究者不同,安德烈一直以来的工作和研究核心都是磁场,而当时这个领域也是相当火热的,甚至已经出现了磁悬浮技术的应用。

作为理论比较在行的专家,安德烈在第一次接触到磁悬浮设备之后,就在脑海里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单靠磁铁无法独立实现悬浮的观点到底是不是正确呢?

这个一直流传在磁场研究领域中的所谓永磁理论认为,一块磁铁所产生的磁场不能让物质进入一种稳定的悬浮状态。

从经验直觉上讲,这个说法好像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我们平时在拿磁铁的同极相互试探的时候就相当不稳定,但其实这个体验和我们所说的磁悬浮是不一样的。

当然,要想论证永磁理论是不是正确,还需要有扎实的论据。

当时安德烈正好跟自己的团队制造出了一块电磁铁,其特点就是能够根据实验的需求自行调节磁场的强度,于是他便决定用这块磁铁来进行自己的研究。

经过一番设计之后,安德烈带领手下的人开始了操作,首先就是把电磁铁装入一个特别设计的装置当中,让它的磁场发挥最好的效果,这么确定效果是好是坏呢?

方法就是取来一杯水倒在装置里面,观察它的变化,如果这些水可以一滴不漏地悬浮在半空,那就说明我们的装置是设计得当的,而且也初步证明了,磁场的力是可以和地球引力做对抗的。

但是因为水属于比较好控制的一种物质,还不能非常明显地表现出磁悬浮的强度,所以安德烈开始考虑采用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实验对象,其实就是活物。

因为它们在身体失去控制的情况下会本能地挣扎,而如果磁场这样也能继续将其托住,那就说明磁铁是可以独立实现磁悬浮的。

安德烈最终选择了一只青蛙,大小合适,而且相对好动,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实验效果,当然,青蛙的体重也是需要考虑和调整的内容,毕竟电磁铁的强度是有一定范围的。

选定后我们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体重数字来选定一个最合适的磁场标准,最终这场实验所达到的磁场强度是16T,这是什么概念呢。

如果拿我们平时市面上见到的磁铁材料来对比的话,前者是后者的十几万倍,而青蛙也在其中实现了稳定的悬浮状态,成为了著名的反重力蛙。

人在磁场中

安德烈的实验否定了永磁理论,证明了一块磁铁也能产生足以成就悬浮状态的磁场。这之后当然就会有人好奇了,既然青蛙可以克服地心引力浮起来,那么人是不是也能做到呢?

从生物学上讲,其实人也许更容易实现悬浮,因为我们的身体当中本来就有大量的电子,它们对于实现磁场与人体之间的连接有很好的作用。

但是看问题不能只看一方面,人的身体是有很多东西组成的,看似坚固其实很多时候是不堪一击的。

比如最基础的身体单元细胞就很容易因为磁场而受到影响,在内外作用力不对等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出现破裂的情况。

这也是为什么人不应该长期身处在强磁场环境当中,如果时间和强度达到一定程度的话,也许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当然这些都是理论和经验的推测,目前还没有科学家真的用人来做磁场悬浮实验,毕竟这是有相当高的风险的,如果出了问题,责任不是谁都担当得起的。

对于磁场的研究可不是用来满足我们的无用好奇心的,它真正的价值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一些物质在磁场环境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临床上就会利用这一点来改善血细胞的活性,帮助病人治疗这方面的疾病。

在基础建设方面就不用说了,磁悬浮列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捷是此前无法想象的,另外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磁场在农业上也有用武之地,它可以帮助提升种子发芽率,强化其生长力,帮助农民实现更好地产收。

结语

安德烈的实验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也让磁场研究更进一步向前推进,对于这样敢于质疑敢于行动的科学家,必须致以崇高的敬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科学才能不断成长。

0 阅读:4

小玉聊球

简介:坚持发文,坚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