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认为,绝大多数普通人的一生都是充满遗憾的,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认为笔者是一个消极的、悲观的人,恕我难以这样认同自己,我更喜欢用另外一个词来形容自己,复古。
因为与之相对的,未来,这个词,在笔者看来是虚幻的,完全没有概念、没有意识、没有定数的,你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太多,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
你所拥有的只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满腔热忱,当然这是无可厚非的,是积极、是乐观、是向上的,也是应该的。但我觉得人们偶尔的沉湎过去,缅怀过去,抚摸过往的经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自古以来,就有人教导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过去所能告诉我们的,并不只是简单留下的那些属于表面的、肉眼所见的东西,当每一个现代人去参观故宫、去看三星堆、抑或是读一部传记、观摩一幅古人画作,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得到的都是不同的感受,每一个读者永远也不可能猜到当时作者的心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都还是趋之若鹜,去看、去听、去做、去感受,为什么,因为过去留下的东西就在那里,它不需要做什么,总会勾起现代人对过去的一种向往。
也许是为了弥补现实生活中不能拥有的遗憾,或是其他我们所了解不到的不同的情感共鸣吧,所以我认为,现代人沉湎于过去是一种对现实生活遗憾的逃避,但我认为这是对的,过去能教给我们的东西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也重要的多。
鲁迅先生,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真的可以用无一不知无人不晓这个词来形容了。就我个人而言,对于鲁迅先生的情感变化,是很自然的就过度了的,
年少时不懂鲁迅,读懂已是书中人。
上学时期,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每个孩子来说,用噩梦形容可能有些过头,但绝对不是开心的,语言晦涩难懂,时代背景又让还是孩子的我们不能感同身受,学起来真的是很困难。
但是我想也一定有很多人跟当时的我一样,买回来了鲁迅先生的几本书籍,《朝花夕拾》、《呐喊》、《彷徨》、《野草》、《华盖集》,这几部作品名字因为考试的关系早已深深烙印在脑海里,买回来又能怎样呢,看不懂的依旧看不懂,装腔作势的翻几页就束之高阁了。
而经过时间洗礼的现如今的我们,这些社会上的中年人们,似乎已经开始理解鲁迅了,很多的人不仅理解了,还开始了对过去的缅怀和触碰,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在寻找思想上的共鸣。
非常著名的文章《孔乙己》中,曾提到过一个咸亨酒店。这个咸亨酒店并非杜撰,其实它是一家从清朝光绪年间就存在的真实的小酒店,当时是鲁迅先生的堂叔和一众人等一起创办的。
经过历史的洗礼,重新的翻修,现在这家存续早已超过100多年的酒店,仍旧是绍兴当地的金字旅游招牌。
你甚至可以在店门外看见有牌提示,“三月六日,孔乙己欠十九钱”。这种感觉会将每一个现在去的人瞬间拉回记忆中去,那个仅仅是存在在每个现代人脑海中的场景,而进入店中之后,似乎来一碗温热的黄酒、一碟入味的茴香豆,就是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此情此景,映射在每个进店的人的脑海之中,恍惚之中,似乎有种错觉,好像我曾经也在这里生活过,也经过过这间咸亨酒店,看到过一个失意之人,也许、好像,冥冥之中这些都曾感受过。
当然,现在经过翻修之后的咸亨酒店不再仅仅是”一碗黄酒、一碟茴香豆”了,诚然,它是历史的一个缩影,是最为地道的小食。但现代生活赋予咸亨酒店的更多的是对现在新的优越的生活的赞赏。
在这里,你依旧可以品尝到地道的,且有历史渊源的“绍兴十碗头”,诚然,食物的做法和食材的本身可能随着时间会稍有变化,但美食本身就是治愈的源头,相信每一个到店的人,五湖四海、天南海北、谈天说地,或在堂中围坐,或探访临街店堂,都能让你既在现代美食中体会到亲切感,也能在那历史自身所带有的些许陌生的情感中,找到过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