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5年,德国解剖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布卢门巴赫(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首次提出了“人种”这一生物概念,将人类按照肤色分为了黑色人种、白色人种以及黄色人种。
经过两百多年的发酵和传播,这一概念早已被大众认可和接受。而在概念背后,却隐藏着一个臭名昭著的种族主义逻辑——皮肤越白越高级。
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人类的肤色和是否高级根本扯不到一块,更何况按照肤色这一单一性状划分人种,已经被证明是彻彻底底的伪科学。
那么是什么击碎了种族主义的美梦呢?答案是:现代分子生物学。
它的出现告诉我们两个惊人事实,第一个是所有人类都起源于非洲的智人,并不是本土进化的人属动物,第二个则是人类基因多样性很低,甚至比不上丛林中一个稍具规模的黑猩猩家族。
基因多样性低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历史太过短暂,智人35万年的存在史跟其他生物比起来无疑还是个宝宝。而像我国境内发现的元谋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100多万年时间。
此外,走出非洲的智人只是众多智人中非常少的一小撮(约一万多人),这也是导致人类现在基因多样性低的根本原因。
走出非洲的智人在征服了尼安德特人之后开始向亚欧大陆扩散,部分选择北上进入欧洲,部分穿过西伯利亚冻土来到亚洲东海岸,来到东海岸的智人又继续扩散,他们穿过了白令海峡到达了美洲,成为了我们今天熟知的印第安人、玛雅人、印加人……
而留在东海岸的智人则变成了蒙古利亚人,也就是中国、韩国和日本等东亚国家的主要人种。
晒太阳肌肤会产生维生素D,这这种维生素对骨骼发育特别重要,但过度的晒太阳会对皮肤造成损害,因此非洲人的皮肤中含有大量黑色素用来“吸收”紫外线,以达到保护身体的效果。
在高纬度和中纬度地区,日照环境相对稀缺,再加上厚厚的衣服遮挡,因此很难获取到足够的日照时间,为了满足维生素D的合成需求,演化的力量根据当地紫外线强度对肤色进行了调整,从而能够很好的平衡紫外线强度和满足维生素D合成的需求。亚洲人和欧洲人也就因此获得了让皮肤变白的方法。
不过,虽然结果是相同的,但是在如何变白的方案上却是截然不同的。影响欧洲人肤色的主要基因是SLC24A5和SLC45A2,这两种基因会分别破坏NCKX5和MATP蛋白质的合成。
而NCKX5和MATP蛋白质与黑色素的合成密切相关,所以从本质上来看,环境让欧洲具备了破坏黑色素合成过程的基因突变。
主导东亚人肤色的基因是OCA2,这个基因参与调节黑色素体的成熟度,而黑色素体的成熟度越高,皮肤显现出的黑度就越高,所以东亚人的黑色素是可调节的。
在完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东亚人和欧洲人的肤色几乎没有差距,但处于阳光暴晒下时,欧洲人的皮肤不易晒黑,因为他们的身体很难合成黑色素,而我们东亚人体内的黑色素体的成熟度会变高,于是肤色就会变得相对较黑。
从上面的分析中能够看出,人类不同肤色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进化关系,一切不过是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突变,也就没有谁比谁高级的说法。
那么肤色会影响智力吗?生活在非洲没有孕育任何文明的黑色人种是“最笨”的人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智力是可以后天训练的,受教育程度能够显著改变智力测试的分数。
其次,文明发展有很多影响因素,总体上来看是文明越发达高智力表现就越明显,而文明的发达程度很大一部分受到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比如我们不能因为苏美尔文明出现的时间比中华文明早几千年,就说苏美尔人一定比中国人聪明。
同样的道理,也不能因为中华文明是目前唯一延续至今的古文明,就说我们一定比其他文明的人更聪明。
进化论,就一个假设,距离真理差了远去了。
有狐臭一切归零
模特太安全,缺乏吸引力,建议换掉。
东亚人皮肤可调节是对的,我不晒太阳白的很快,而且很白,晒黑也很快。但是智力测试可以随着受教育程度改变是无知加扯淡。智力测试只能说不全面,但是绝对无法通过提高文化水平来提高智力分数,尤其是纯图形的智力测试。我有幸横跨十年做过同一套图形测试,在同年龄段内都是135~140范围内不变。但我的学历从中学提高到了硕士。而且,如果可以改变,为什么美国欧洲黑人的智力依然如此低下?[红脸笑][红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