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被写入牛津词典,欧美老铁也爱二次元厕纸?

剩点游戏动力 2024-04-09 10:18:36

文 / 易碎

《牛津英语词典》,大伙应该都熟吧。

中学时代谁的课桌里不得有一本,优势是厚,跟班痞干架的时候着急找不到武器就用这个,咔咔好使。

就像游戏会出DLC一样,牛津大学出版社每年都会对词库进行四次更新,这些季度“补丁”可以引入新的单词、功能和定义更改,总之,2024 年第一季度,牛津英语词典刚刚更新了词库,添加了 23 个对应日语的罗马音单词,其中就包括“isekai”。

大概读一下你就明白这指的啥了,isekai=異世界=异世界。

这就不得不提到哥们爱看的《异世界迷宫》了

异世界,即与人类世界不同的其他世界,在如今的幻想题材作品中非常常见,因作品世界观的不同,异世界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塑造异世界中的自然景观、智慧生物、科技水平、人文等不同于人类世界的另类故事,基本上都可以被归类到异世界。

需注意异世界的“异”,是对于番剧中角色来说的异,而不是对观众来说的非现实世界

虽说是主打另类的故事,但在今天的眼光来看异世界绝对是热门类型,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一直以来都存在的,“日本动画业界全是异世界动画”“日本动画业界要完蛋了”的论调。

业界要完蛋这事儿扯了很多年也没个定数,至于异世界题材,以春季新番为例,人气相当高的《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 第三季》和《无职转生2》都是续篇,真要说异世界新作,倒也没有到泛滥成灾的地步。

当然,多还是多,一般我看到那种标题老长、中世纪幻想缝了一个现代脸主角搞龙傲天、各式美女把主角围成一个圈的动画,就有一种脑仁子疼的感觉。

比如今年一月有部新番叫《秒杀外挂太强了,异世界的家伙们根本就不是对手》

脑仁子疼

不如说热门异世界题材变少的另一个原因,是现在日本人更喜欢的玩法是“转生龙傲天”,就是那种“哥们上辈子过得不是很得劲这辈子牛逼炸了”的题材。

共通点是它们的名字都他妈的老长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好奇,咱们毕竟和ACGN亚洲文化圈联系比较紧密,很多异世界动画在国内也非常吃香,那与此同时,欧美老铁都喜欢看啥?

这个其实是一种出于刻板印象的发问,就像我之前一直认为黑人都沉迷《龙珠》(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能够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并且被准确定义为“一种以主角被传送到或转世到一个不同的、奇怪的或不熟悉的世界为类型的动漫、漫画、视频游戏等。”算是间接帮我解答了疑惑,欧美老铁也他妈好这一口。

截取自评分网站MyAnimeList,你会发现欧美老铁们的口味和咱们有不少共性

刻板印象是愚蠢的,过去我一直觉得欧美捞逼都是一群看《龙珠Z》《火影忍者》《约会大作战》的Young Blood,但其实人家也会在新闻底下争论“isekai”和“isekaitensei”——也就是我们视角里的“异世界穿越”和“异世界转生”之间的区别,我看咱们这好些人也没整明白异世界是怎么个事儿,瞧不上欧美捞逼也没道理的。

因此我试着去了解一下欧美二次元的生存状态,看起来他们也挺不容易的,在中国当个阿宅你可能会被认为很恶心,但在北美当个weeb,你除了被认为很恶心,还有可能被认为在进行文化挪用。

词义稀释这个东西很好玩,英文中存在Japanophilia 一词,特指恋日癖,即对日本文化有浓厚兴趣的行为,这个词早在18世纪就开始使用;千禧年之后,经过词义稀释和俚语集合,出现了“wanpanese”,指“白人日本人”,用来进一步形容那些对日本流行文化痴迷,渴望成为日本人的白人;再之后,“wanpanese”被替换成“weeaboo”,简写作“weeb”,今天我们常见的weebs≈欧美死宅的表述终于建立起来了。

一个标准的weeb

今天的weebs依然携带着贬义,用作嘲笑和自嘲的场合皆可,能够被作为模因传播的weebs都有着显著特征,和咱们这边对“死宅”的特征描述呈现多数重合,也就是——

像啊,很像啊

往祖上找,这种不修边幅、喜欢把二次元角色形象穿在身上、普遍存在个人卫生问题、不顾周遭环境也要表达角色爱的形象,也只能是御宅族了。

区别在于,御宅族一词在日本已普遍为各界人士使用而趋于中性,其中也有以自己身为御宅族为傲的人。而西方语境下的“Otaku”最初是带有强烈侮辱性的。

这种侮辱性和“Otaku”传入美国的时间点有关——档案中最早的提及Otaku使用记录可以追溯到 1990 年,出自1990年在美国发行的Gainax社动画《飞跃巅峰》,此时距离 1989 年臭名昭著的“御宅族杀人犯”宫崎勤案只隔一年,“Otaku”就在这时被引入。

只能说不愧是名作,聊动画似乎就绕不开《飞跃巅峰》

你可以这样理解——最近新流行了一个外来词,特指杀了4个幼女的混蛋杀人犯,你会对这个词有好印象吗?

一直到93年同为Gainax制作的OVA《Otaku的录像带》在美国发行,“Otaku”这个词才开始被粉丝们群体认知,这部《Otaku的录像带》由冈田斗司夫企划及监督,讲述的是一群热血的御宅青年追求自己的喜好与梦想的故事。

《Otaku的录像带》创作于1991年,在这个时间,这部OVA很有种“为御宅族正名”的意味,原片中插入了大量的对御宅族的采访,力求还原御宅族的众生相,以及羞于承认自己的御宅身份、被社会压力所排斥、不知何时会脱宅隐圈的焦虑等等。

冈田斗司夫的努力达到效果了吗?在 90 年代初作为贬义标签出现时,“御宅族”通常用平假名写作“おたく”,面对这种贬义或者说羞辱,冈田斗司夫开始倡导使用片假名“オタク”来书写“御宅族”,以求以积极方式重新认识这个词,他的努力最终赢得了这场“拼写大战”,如今即使是在政府文件中,“オタク”依然是公认的拼写。

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成功了。

问题在于,不管是平假名“おたく”还是片假名“オタク”,在英文语境下统统译作“Otaku”。

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 → simp → 舔狗,好端端的一句诗翻译一下就完全变味了

所以就算冈田斗司夫带领御宅族们在日本为自己正名,把“御宅族”掰成了中性词,在美国它还是“Otaku”,多数人不知道那个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区别和意义,说英语的人想要给自己贴上“御宅族”的标签都是一件难事,如果一个人想要把“Otaku”一词作为中性或积极标签来用,另一个人就会指出“Otaku”在日本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当西方死宅迷谈论这个词时,他们常常有截然不同且相互冲突的解释,他们内部都不能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

而文化挪用问题则使“Otaku意味着什么”的争论变得更加复杂。一些西方人认为御宅族只能描述日本人,西方人这样称呼自己是错误的,一心沉迷于日本文化会带来很多耻辱。毕竟没有人愿意成为“weeaboo”,当一些人与御宅族的形象不相符时,社会压力就会阻止他们不要过于认同御宅族。

另外,除非这些粉丝住在日本和或真的懂日语,否则他们只能从动漫中获得“御宅族”的主要印象,不幸的是,动漫中常见的御宅族角色几乎都是夸张形象,欧美老铁看这个,能学去什么好东西?

“穿的痛衣够痛才是宅”

从结果上来说,就是加剧刻板印象罢了,与刻板印象相对的是愈发难以获得的身份认同。

其实欧美老铁经历的这些东西,和咱们这边的死宅也存在不少共性,比如渴望身份认同,比如被刻板印象以偏概全,比如羞于承认的宅爱好,谁还没被骂过一句“死宅真恶心”,大家也都是一路成长过来的。

还记得我那个“尼哥都爱看龙珠”的笑话吗?《龙珠Z》中,身世迷离的悟空总让黑人朋友们想到他们的出身和处境,胆小懦弱的悟饭最后的反击也给黑人朋友们在反对种族歧视的道路上不少激励和启发,而超级赛亚人这种有些唯心的“我相信我就可以”的潜能激发设定,也让黑人读者们振奋。

我没开玩笑,真的有一位名叫Rza的黑人Rapper专门写了一本书名叫《悟之道》讲述《龙珠Z》对他的影响,他在书里将《龙珠Z》归纳成一个“关于失败者和局外人的故事”,就像所有的黑人一样,他甚至说《龙珠Z》的故事“代表了黑人的旅程”。

这本书在黑人群体里卖得很好,也说明和Rza相似的感悟不在少数

倒不是说让大伙向尼哥们学习,我只是觉得他们的这种情绪比较直接,管他妈的什么挪用,管他妈的什么身份。

从作品里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为那些东西而兴奋,为那些东西而展露自己,不因别人试图阻止你就不去做,因为能阻止你的只有你自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