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林:呼吁救救孩子——顺带辨析价值观的低俗与高雅

咦哟观察 2023-02-24 09:53:45

夺话筒少年,仅仅是为了制止陈副教授当众贩卖低俗价值观,他现在正面临被低俗价值观拥护者们网暴的威胁。

他只是个孩子,一个充满理想和稚气的孩子,一个敢于对低俗价值观说不的孩子,一个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孩子。

鉴于网暴杀人不见血的威力,我怕孩子扛不住,所以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以下,我想与各位网友一起辨析一下价值观的低俗与高雅——

首先,我们看看本案( 以下用“本案”称少年夺话筒事件)中陈副教授的价值观是不是低俗的——他对 1000 多中学生演讲:读书就是为了钱!金钱就是力量,有钱就有一切。读书就是为了与更好的基因相结合。考上安徽的好大学你就可以在安徽任意选,考上北京的大学你就可以在全国任意选。成绩更好的人最好是找外国人结婚生子,因为这样就可以与外国的优良基因相结合,杂交出更好的精英。

此等言论,如果是他私下言及,那是他个人的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尽管我对他作为教授持这样的价值观表示遗憾),别人无权干涉。但他把这种价值观作为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演讲现场也是课堂)灌输给中学生就违反了“中学教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有关规定(请网友查阅中学教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即陈副教授违规了!

课堂是什么地方?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什么是传道呢?传道,就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呢?夺话筒少年做了响亮的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支持陈副教授的还是支持夺话筒少年的,无一例外的都认为夺话筒少年的回答属于高大上的价值观(以下,把网友们说的高大上的价值观称为高雅的价值观或主流价值观)。相比之下,我们用低俗二字形容陈副教授的价值观就一点也不过分了。

这就是说,陈副教授的价值观是低俗的,为陈副教授站台的人是在支持低俗的价值观,并认为低俗价值观可以像陈副教授那样灌输进中学课堂。

我的观点是:低俗只是相对高雅而言,并不必然具有贬义。任何社会都不能要求人们不能持有低俗的价值观,想做也做不到。我要说的是,低俗价值观不能以灌输的方式进入课堂,最多也只能作为被讨论的对象进入课堂!

为什么低俗的价值观不能进以灌输的方式入课堂呢?我们设想一个场景:有一所名为 DS 的学校就把帮助学生树立有如陈副教授所持的低俗的价值观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我想问:哪位网友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这所 DS 学校?愿意的请在此文的评论区做个表态。

为什么低俗的价值观不能以灌输的方式进入课堂呢?其实人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由于本案没有涉及对本案评头论足者的具体利益(没有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进 DS 学校的必要)故站着说话不腰疼,于是,为立场而立场,而不考虑他的言论产生的负面的社会效应,就“勇敢”地为陈副教授的低俗的价值观站台了。

也就是说,为陈副教授站台的人可能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进 DS 学校,但不妨碍他们自己持与陈副教授相同的低俗价值观。

那到底为什么低俗的价值观不能以灌输的方式进入课堂呢?这和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有关。从古代到今天,从国外到国内概莫能外:任何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都是指向维护一个民族或国家整体利益的,学校的教育目标必须保持和主流价值观一致。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积贫积弱的清末,在一大群麻木不仁的中国人中,会产生一批以拯救中华民族为己任的仁人志士(脊梁或精英)。这批仁人志士不多却不怕坐牢、不怕杀头、前赴后继、赴汤蹈火。

设想,如果那时整个中国一个这样的仁人志士都没有,到今天中国人还存在吗?根据某些在殖民主义者统治下消失的民族的例子,即便存在那也多半是像活文物般的存在,就像濒危物种一样被圈在某一个“保护区”里展览给人看(有某西方国家曾经把中国的小脚女人放在玻璃柜里做展览的案例)。我想问:中国人,特别是那些为陈副教授站台的中国人,你愿意在那样的“保护区”里存在吗?你愿意被放进玻璃柜里做展品吗?或许你根本就不存在!

说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结论:如果没有高雅价值观支撑起来一个民族,这个民族的人们至多也只能如猪狗一般的活着!

如此,你还可以像现在这样肆无忌惮地蔑视、嘲笑高雅价值观吗?

回到本案,夺话筒少年高呼且得到再坐学生鼓掌支持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就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即高雅价值观)!况且这句话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读书时代的座右铭。请问:如果没有以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那一代和几代持主流价值观的仁人志士,包括陈副教授在内的人们还有可能在那里为低俗价值观站台或为拥有它而沾沾自喜吗?你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或许存在性都解决不了,你还在那里得瑟什么呢?

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主流价值观看起来过于高雅,被许多人供在神坛上束之高阁,觉得它好看不好吃,没用!还是低俗的价值观来得实在——有钱就有一切嘛!殊不知,当我们在这里装逼,在这里高谈阔论的时候,有一批人不畏风雪严寒或酷暑炎热守在祖国的边界上和哨所里!有一首流行歌曲唱得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这些负重前行的人不就是这主流的高雅价值观的守护者和践行者吗?

对主流价值观束之高阁已经不对了,对主流价值观蔑视、嘲笑就更不对了,想把主流价值观赶出校园以低俗价值观来替代简直就是在犯罪了!

人们都在说,中华文明是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到今天的文明,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像骨骼一样支撑着这个民族,像血液一样滋养着这个民族。所以,即便西方列强有坚船利炮也没有灭掉中华民族!我们享受着主流价值观的带来的福利,像沐浴着阳光感到温暖、像沐浴着春风感到和煦,某些人却在这里恣意妄为地蔑视着阳光、嘲笑着春风。这都是些什么人啊!配得上“人”这个称谓吗?你可以奉行你的低俗价值观,但不可以践踏高雅价值观!

我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深知主流(高雅)价值观在教育中重要的不可以或缺的地位。根据教育的规律,人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理想和好奇心的时期,这个时期如果他们受到主流价值观的熏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未来成长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或精英的可能性就会变大。有了他们,中华民族就会是一个最有希望的前景光明的民族!

当然,我深知教育的辩证法,即不能说从小接受主流价值观的教育的孩子就一定可以成长为中国的脊梁或精英人物。但学校教育只要坚持主流价值观,首先可以肯定地说,学生中间成长为中国的脊梁或精英人物的人数一定不会为零。其次

也可以肯定地说,即便学生不能成为中国的脊梁或精英人物,主流价值观也会成为他们人生的底线。主流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作用就在这里!

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知道教育中的辩证法,也要知道生活中的辩证法。那就是主流价值观和世俗价值观(下文在低俗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之间插入一个世俗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主流价值观和世俗价值观观并不是对立的,他们是相辅相存的。我们就以金钱观做例子,因为金钱观往往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倾向性,也是人人躲不开的东西。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金钱的货币功能不可或缺,人要活着就需要用金钱交换生活物资。这也是金钱至上观念形成的物质基础,观念是对客观存在的反应嘛!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用主流价值观兜住世俗价值观的底线以保障世俗价值观不低俗和不危害社会。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起着这样的兜底线作用,我们的许多社会性教育(例如法治教育)也起着这样的兜底线作用。

说到这里我们清楚了,陈副教授以及为陈副教授站台的人们试图或已经充破了世俗价值观的底线,而夺话筒少年的行为正是主流价值观发挥守护底线的作用的表现!

与此同时,我发现价值观高雅和低俗可以简化为以下模型:

高雅—世俗—(底线)低俗

主流价值观具有引领和兜底人们的价值观在高雅和低俗之间变化的作用。世俗世界观可以向主流价值观上升,也可以向低俗价值观下降,一旦突破主流价值观设置的底线它就变成低俗价值观。

还是用金钱观来说明这个模型。人们渴望有更多的金钱,但坚持通过合法途径、通过诚实劳动(广义的)、不损人利己而获得金钱,这是世俗价值观。如果获得金钱后,能利用金钱做更多有益于社会的事(如扶贫济困),那么这种金钱观就具有了高雅价值观的性质,接近主流价值观。如果获得金钱后就过上腐朽糜烂的生活、做一些有害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甚至为获得金钱而不惜违法犯罪,那就突破了主流价值观设定的底线滑向低俗价值观甚至具有恶性了!

陈副教授和为陈副教授站台的人们的价值观在哪样一个层次上,网友们一看就清楚了!

我想,道理应该讲清楚了。大家看,夺话筒少年该不该的得到保护?

我再次呼吁:救救孩子!

0 阅读:35
评论列表
  • 2023-02-24 11:39

    拜金,分的是高低,拜鬼,分的是是非

  • 2023-02-24 17:49

    不是为了钱而读书 ,是为了中华振兴 ,中华崛起而读书。

  • 2023-02-25 08:57

    老师是实事求是说而已,社会本质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