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字子布,彭城郡人。和周瑜一样,出自孙吴的江北集团。
周瑜,庐江郡人
诸葛瑾,琅琊郡人
步骘,临淮郡人
吕岱,广陵郡人
除了周瑜这个扬州人士外,其余几位都出自徐州,徐州真乃卧虎藏龙之地!如果多给刘备几年时间,北方会不会出现袁绍、曹操、刘备三足鼎立之势?
张昭与琅琊人赵昱在、东海人王朗交好。赵昱、王朗皆为陶谦所用,但任广陵太守,王朗拜徐州治中从事,后任会稽太守。
陶谦久闻张昭大名,准备举他为茂才,遭拒绝。陶谦认为张昭轻视他,因此将其监禁,幸得广陵太守赵昱援救才被释放。
张昭看不上陶谦,他和诸葛亮十分类似,都在等心目中的明君。
徐州后来陷入陶谦与曹操的混战,曹操老爹曹嵩在乱战中被杀:
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后汉书应劭传》
太祖迎嵩,辎重百余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于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太祖归咎于陶谦,故伐之《吴书》
极度的伤心与悲痛令曹操失去了理智,他要让整个徐州为他爹陪葬!
这是曹操的一大污点,几乎毁灭了他一生的名誉,所以人啊,在极度愤怒时千万不要下决定!
曹操的屠城令徐州士民慌乱逃窜,纷纷涌入江东,张昭极有可能在这个时候来到了江东。
小霸王孙策此时已经占据江东三郡,渴求人才的他对张昭久仰大名,极力拉拢。
来看看孙策怎么用人的:
1、登堂拜见张昭的母亲(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
2、大胆放权,几乎所有重要的事务都由张昭经手(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因为张昭的名气太大,北方士大夫在书信中多有称赞张昭的言辞。
荆州牧刘表想亲自写信给孙策,祢衡丝毫不顾及刘表的脸面,高度称赞张昭的才华:像这样是想要让孙策帐下的孩童读吗,还是想要让张子布看到?(如是为欲使孙策帐下儿读之邪,将使张子布见乎)
刘表可是有八及之称(八及指的是能导人追宗者,即可以引导其他人学习),祢衡本人的地位也十分高,他讥讽陈群、司马朗是杀猪卖肉的,荀彧也就只有脸长得好看而已,而赵融则是个只会吃肉的家伙。
在文人谋士云集的许县,他看得上眼的只有孔融和杨修(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对于众人的称赞,张昭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担心孙策猜疑。
孙策非但没有猜疑,反而潇洒地说: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这句话水平高啊,既显示了自己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宽广胸怀,又捧了张昭一把,将其比作管仲,你说张昭能不感激涕零?
和陶谦相比,两人用人水平立见高下,孙策能后来居上,超越袁术、陶谦,能打是一方面,会识人、用人才是关键。
孙策将张昭比作管仲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张昭在孙策心中的分量是相当重。
这点从孙策托孤可以得到明证。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重伤,临终前将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而不是他的好兄弟周瑜。
周瑜此时的官职是中护军、兼任江夏太守,镇守巴丘的他是主动前来奔丧,后留在孙权身边继续任中护军,同长史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对于张昭的地位,江东诸将也很认同,十二虎臣之一的董袭就当着孙策的母亲吴夫人说到:江东有山川险阻可以凭固,讨逆将军为贤明的州牧,对百姓有过恩德。讨虏将军承袭基业,上下齐心听令效力,张昭秉政掌管大事,我董袭等人征战四方,这正是据有地利、人和的时候,绝无什么可忧虑的!(江东地势,有山川之固,而讨逆明府,恩德在民。讨虏承基,大小用命,张昭秉众事,袭等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时也,万无所忧)
董袭根本就没提到周瑜。
孙策更是明确表示: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孙策其实并不看好孙权,孙权没有带兵打仗的履历,很难让手下武将信服,所以他给张昭留了一个后门,实在不行,归顺许县的汉廷也是可以的(这也是张昭后来投降的一个原因)
吴夫人自然也看到这点,她亲自出面召见张昭,希望他能帮助孙权收服人心(策薨,权年少,初统事,太妃忧之)
张昭一出手,局面瞬间稳定下来(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他的威望已经远远盖过了孙权。
皇帝如果也强势的话,君臣之间必然会造成裂痕,所以说蜀汉的那位刘禅真的是大智若愚,他的放权成就了彼此的佳话。
孙权的权力欲有多强,之前看过咱们三国系列的朋友都清楚。但在继位初期,他还得装会孙子,对群臣大多直接称呼其字,唯独称呼张昭为张公(权於群臣多呼其字,惟呼张昭曰张公)
在平叛、东征西讨伐后,孙权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对张昭的态度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江夏太守黄祖的部将甘宁投奔孙权,献上讨伐黄祖的计策,张昭不以为然:江东自身危急,如果军队真的西征,恐怕必然导致国内大乱。
甘宁也不客气:国家将萧何那样的重任交给阁下,而您却留守担心出乱子,用什么来追慕古人呢?
你一个降将,当面指责对方二把手,是不是活腻了?
正常来讲,孙权应该当场怒斥甘宁,狠一点还得上板子,事后再私下安慰,总之,张昭的面子肯定得给。
孙权的话令众人大吃一惊:兴霸,今年即出征西进,如同这杯酒,我决定把它拜托给你了。你尽管勉力提出作战方略,使我们一定能打败黄祖,如此就是你立了大功,何必计较张长史的话呢?(兴霸,今年行讨,如此酒矣,决以付卿。卿但当勉建方略,令必克祖,则卿之功,何嫌张长史之言乎)
这脸打的,另外注意哈,这里孙权已经改称张长史,不叫张公了!
你要是张昭,心里会怎么想!
都是聪明人,彼此都懂。
赤壁之战,张昭给孙权来了一招黑虎掏心: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拮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
结论就是,投降吧(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文官一把手,地位最高的托孤大臣都这么说了,还有谁反对?大臣们纷纷附议(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
孙权当时的形势比钟会入蜀还惨,要不是后来周瑜力挽狂澜,江东就没了。
张昭投降还有其他原因嘛?
1、江东实力不足。曹操南下,荆州刘琮降,曹军水师可以顺江东西啊,江东最大的屏障已经丢失。
2、孙权能力不够,打一个夏口黄祖,就花了八年时间,最后还是靠降将甘宁才拿下。
3、孙策的背书: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鲁肃就直接点出了:比如我鲁肃是可以投降的,我投降后,做个太守州牧问题不大。但您呢?您认为您的结局会是什么呢?你真的认为自己能善终吗?(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原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赤壁之战对江东来说是一块炼金石,照出了众人的忠心程度,没有经过组织考验的张昭战后逐渐为孙权疏远,对外虽然还尊崇着张昭,但不会再信任他了。
孙权称帝后设立丞相一职,大家都认为非张昭莫属,孙权不同意,任命了名气小得多的孙邵。孙邵死后,孙权又任命了顾雍。总之丞相这个位置,张昭是想都别想。
不仅如此,称帝大会百官时,张昭举杯想要褒赞功德,孙权嘲讽他:如果听从张公您的话,现在已经要乞讨食物了。
君臣缘分已尽,不久,张昭就称老退位,孙权给他了一个辅吴将军的虚职。就这么隐退,张昭心里自然是不服气的。
蜀汉与孙吴重新和解后,蜀汉的使者在孙权面前大力称赞本国的德业,让孙吴上下十分尴尬(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
孙权这时又想起了张昭: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
于是召其入宫,这下张昭总算逮到机会发泄牢骚: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
当初吴夫人、孙策不是把老臣交给陛下,而是把陛下交给老臣!
要不是我当初大力扶持,你哪有现在的帝位!
孙权的反应是:权辞谢焉。
嘉禾元年(232年)十月,曹魏辽东太守公孙渊反魏,向孙吴称臣以为外应。
孙权打算出兵,张昭劝谏:公孙渊背叛魏国而惧怕其征讨,所以才远来求援,这不是他的本意。如果公孙渊改变意图,想要自我表白于魏,那两位使者就回不来,这难道不会让天下取笑吗?
孙权与其反覆争辩,张昭始终不肯让步,孙权愤怒下终于说出了自己憋了十几年的的心里话:吴国的士人入宫就拜朕,出宫则拜您,朕对您的敬重,已经到了极点了,但您数次在众人中折辱朕,朕害怕自己失手伤害您(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於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
张注很淡定,再次搬出了吴太后:臣虽然知道自己的话不会被听从,但每次想要竭尽愚忠的原因,是因为当初太后临终的时候,呼唤老臣在床下,遗诏顾命的话如今还在耳旁啊!(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於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
孙权没辙,最终掷刀于地,与张昭相对而泣。
演戏嘛,这对孙权来说再拿手不过,你看,事后孙权照样遣使前往,张昭的话就是不听。
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去世,享年八十一岁。
曹操的荀彧被隐诛,孙吴的张昭被冷遇,携手创业的最佳典范只有蜀汉!
敬皇叔、敬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