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24日,特斯拉发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为255亿美元,同比增长2%,创下历史纪录,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4.78亿美元,同比下滑45%。
或受财报不及市场预期影响,特斯拉美股盘后股价大跌7%。截至美东时间7月23日收盘,特斯拉股价报收246.380美元,下跌2.04%,总市值为7858亿美元。
目前,特斯拉营收主要来源于汽车业务、新能源业务、服务及其他业务三大板块,在第二季度,仅汽车业务呈同比下滑趋势。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汽车业务营收为198.78亿美元,同比下降7%。作为对比,特斯拉第二季度储能业务板块的营收为30.1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5.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0%。
对于以上业务表现,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强调:“自动驾驶技术是特斯拉的未来,我们计划通过一款打车应用程序提供全自动驾驶服务。”
销量下滑,特斯拉也被“卷”了
特斯拉汽车业务营收下滑与汽车交付量直接相关。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汽车总交付量为443 956辆,同比下降5%。其中,Model S和Model X车型的交付量为21 551辆,Model 3和Model Y车型的交付量为422 405辆。
产品更新速度慢,成为特斯拉销量不振的原因之一。目前,特斯拉全球在售车型包括Model 3、Model Y、Model S及Model X共计4款车型,其中Model 3 和 Model Y为销量主力,但这2款车型在日新月异的汽车市场都是妥妥的“老人”,Model 3 在2016 年发布,2023 年焕新,Model Y 发布于2019 年。
在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以及特斯拉除美国外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智电汽车产品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新生代品牌尤甚。有外媒报道称,中国新生代汽车制造商的开发速度比传统汽车制造商快30%左右。以蔚来汽车为例,该公司从立项到最后把车交付给客户只需要不到36个月时间,而许多传统汽车制造商大约需要4年时间。国内智电汽车产品飞快的更新速度,大大削减了特斯拉“老产品”的吸引力。
具体来看,国内对标Model Y的产品已经有乐道L60、智界R7、阿维塔07等,市场知名度和在年轻人中的受欢迎程度都很高。同级别智电产品的选择多样性,蚕食掉了Model Y原本的市场份额,销量下滑不可避免。
特斯拉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筹谋了应对之策,在财报中透露了接下来的新车规划: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更实惠的车型。特斯拉透露,下一代新车型可使用现有产线,将最大化利用现有近300万辆的产能。同时,特斯拉电动跑车——Roadster也将于明年正式投产。
由于专注开发下一代汽车和产品,特斯拉预计2024年汽车销量的增速可能还要明显低于2023年。
整车业务承压,马斯克书写新故事
整车业务承压已成既定事实,但在马斯克的设想中,卖车只是暂时业务,特斯拉的重心正在从汽车制造转向自动驾驶系统(FSD)、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人工智能(AI)和Optimus机器人等新业务上。
德布什证券公司(Wedbush)分析师丹·艾夫斯在此前发布的报告中表示,明年特斯拉估值能否超过万亿美元的关键,取决于其如何将AI、FSD在未来几年实现货币化。
在FSD方面,特斯拉表示,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在其他市场获得FSD许可,比如欧洲和中国。作为颠覆自动驾驶产业的新技术,FSD入华进程一直备受关注。今年5月底,就有消息称特斯拉中国正准备向有关部门备案其FSD功能。而在6月份的时候,上海临港新片区也在推动FSD的试点落地,据悉共有10辆特斯拉在上海开展路测。虽然特斯拉FSD还未在中国市场正式推送,但早在 Model 3 发售时就已随车销售,国内售价6.4万元。
在RoboTaxi方面,特斯拉RoboTaxi发布会由原定的8月份推迟到10月10日。对于发布会推迟的原因,马斯克解释为需要对RoboTaxi的前部进行设计更改,特斯拉还需要额外的时间让RoboTaxi可以“展示其他一些东西”。特斯拉表示,最早今年年底、最迟明年,RoboTaxi将正式投入使用。
在AI方面,特斯拉公布,明年底投产的AI5芯片将使分布式算力成为显而易见的选择。“未来的车辆将配备AI5及以上版本的芯片,这些芯片可能还将搭载至人形机器人上。而在车辆和机器人闲置时,这些芯片可提供惊人的推理计算量。”马斯克表示。
在Optimus机器人业务上,特斯拉表示第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已经在工厂执行分拣电池等操作。根据规划,2025年底将有数千台Optimus在特斯拉工厂执行任务,2026年Optimus将开始交付给外部客户。
特斯拉认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和新产品的推出将带动公司利润增长,这也让投资者看到了进一步的希望。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吃特斯拉画的“大饼”,AJ Bell的投资分析师Dan Coatsworth就认为:“马斯克所大力宣传的都是未来的潜在财富,而不是特斯拉今天已经实现的财富。”
加拿大皇家银行的Tom Narayan也表示:“这些技术能否获得监管机构批准还不好说,而且2025年的时间表也不现实。”
对于特斯拉来说,尽快兑现承诺,也许才是重获资本市场青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