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丸沉没》:既瞥见人间地狱,又看到人性的光辉

岳麓山上的树 2024-09-19 09:07:31

《里斯本丸沉没》是一部全方位制作精良的纪录片,看完才会知道“全部基于历史”这几个字的分量。往返中国、英国、美国、日本寻找当事人及他们的后人,从残留的录音、信件、照片中拼凑起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容详实、精彩,情绪饱满。影片既让人瞥见人间地狱,又让人看到人性的光辉;既有求生的挣扎,也有面对死亡的无畏。更多的,是一位位后人,跨越历史,拂去记忆的灰尘,让这段历史永远刻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

该片是一部东方的“敦刻尔克”,是一部关于纪念中国渔民伟大壮举的纪录片。本片完全基于历史事实,二战期间,一艘名叫里斯本丸的日本战舰从香港拉了一千多名英国战俘运往日本,在中国东极岛附近被驻守的美军用鱼雷击中,日军防止战俘逃跑用木板和帆布钉死甲板,等同于惨绝人寰的谋杀。英国士兵在绝望关头奋力逃出生天,甚至还要面临日军的扫射,最终在中国渔民的帮助下才有了一丝生还希望...

一艘载有英国战俘的日军货船被美军潜艇在中国海域击沉,中国渔民奋不顾身尽力挽救。从英国幸存战俘到救援的中国渔民,从美军潜艇炮手到日本船长后裔,影片资料翔实,采访对象众多,让观众能全面地还原整个事件,而导演方励的介入让观众在记录的过程中有了代入的立足点。死去的人不再变老,活着的人却要承受悲伤,有着被侵略历史的中国人或许更能理解这种创伤后遗症。因此其中日本军人的残暴不仁,英国战俘的死里逃生,中国渔民的善良伟大都让人性的善与恶对比更加明显。

导演打捞起鲜为人知的历史,并组织出一个扎实的故事放上大银幕。在细琐的历史研究里浸淫久了,对所谓“民族性”早已祛魅,但纪录片还是有选择地呈现出一些侧面:英国人体面,美国人真诚,日本人扭捏,中国人善良。里斯本丸沉没了,但真相不会沉默。所有的战争都是不义的,它只会残害那些善良勇敢的人们,那些创伤也是永远无法平息的;而那些嗜血的恶魔在事后永远只是伪善而已,令人作呕。所以我们需要记录,记录真正的民族大义、善良、勇敢,记录那些伪善、丑恶、滔天罪行。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李同学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这片最大的价值,一是记录了历史,二是记录了后人对历史的态度。 英国战俘的后代悲痛欲绝地哭诉父辈经历的苦难; 美国潜艇兵的后代自豪父辈完成了任务、同情英国人遭遇、痛斥日本人无耻; 日本船长的后代小心翼翼而又尴尬地解释皇军太坏了,在日本必须要合群; 中国渔民的后代平静地讲述当年的营救经过,似乎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个纪录片没什么观点,这就是高明的观点。

好久没有看过这么硬核的纪录片了,既是科普、追溯,又是文献、资料,更是一段精彩的故事,基于真实历史完全不是一句虚言。当历史事件之下蕴藏的亲情、爱情、友情被逐一被呈现出来之时,那些情感中涵盖的深刻和严肃也一一跨越时空融入人心。一种信念支撑着活下去的勇气,一封家书诉说着道不完的思念,一艘沉船致使多少美好愿景的破解;一部电影有些时候要阐述一些观念,但是有些时候它好像什么都没有说,却也说了很多。“活着的人并没有真正活着,在很久以后我才意识到这一点。”

人性之恶造出地狱,人性之善敞向天堂,“我看到他手里拿着一把刀,我心里想完蛋了,原来他只是要切东西给我吃。” 历史在消逝,记忆在失语。就像片中那些浮在海面上濒死的人,仍然用残息的生命去记住战友的最后一刻,他们曾怎样拼尽全力去生、怎样为救人舍命、 在即将沉没的船舱里高歌。难怪湖南企发文化的王老师会感慨,这就是记录的意义,就算仅仅几句的撰写都有可能成为支撑另一个人生命的信念,“东极岛的渔民们不知道,他们所救的人远比他们知道的多。” 敬佩参与制作这部片的所有人,将这段记忆从历史的深海打捞上来,让世界重忆关于里斯本丸的故事。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