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系列》之第14期,喜欢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给个关注!
作者:小杰子
明朝时期,在清河县有个叫孔宋庄的地方。孔家庄有户人家叫武值,武值为人和善,是个勤劳的男子。靠着祖上传下来的秘方,做的烧饼广受欢迎。
一日,武值挑着扁担在大街吆喝:“卖炊饼,好吃的炊饼喽。”不一会武值身边便布满了人群,你一个我一个地就卖光了。武值收拾收拾工具准备回家,这时发现墙角处有一女子正跪在地上,旁边还躺着一个用草席盖着的老汉。
善良的武值便上前打听,原来这对父女因为饥荒逃难到此地,可是女子父亲因为体弱多病,最后死在了这里。父女俩举目无亲,于是女子便在这里卖身葬父。
武值打量了一下女子,只见女子虽然衣服破烂,头发混乱,脸上还有些泥巴,但是从眉毛、眼睛和嘴巴就能感觉到此女子绝对是个美女坯子。刚好女子在这里时间不长,要是久了估计会引起更多的人驻足。
武值看了看女子,又看了看旁边已经死去的老汉,对女子道:“姑娘,我这里刚刚卖完烧饼,你把钱收了,把你父亲安葬吧,剩下的就留作你的盘缠,找你的亲戚去吧。”
说完武值便将今天收到的钱全部送到女子手中。
女子名叫潘银莲,和父亲奔波此地,处处受到冷落,第一次感受到外人的关爱,莫名的温暖袭上心头。她抬头先是看了看武值,随后便大哭起来,自己的委屈与担惊受怕彻底地向武值释放了。
武值慌了神,这可如何是好,忙将潘银莲扶起:“姑娘切莫再过度伤心,还是好生安葬你的亲人吧。”说罢便挑起扁担回去了。
过了几日,武值正在家中忙活,突然一个打扮美艳的女子在门口停留,只见那女子低头徘徊,武值便放下手中的活来到门口道:“姑娘可是来买炊饼?时间还尚早,我这里还没有做成嘞。”
女子抬起头道:“恩公,可还记得我,前几日莫不是恩公仗义相助,我父亲可能要曝尸荒野了”武值一拍脑门道:“我说怎么看着你眼熟,原来是姑娘你啊。”说完便将姑娘领进了屋内。
武值将潘银莲领进屋内,客气地张罗沏茶倒水,忙叫潘银莲坐下。可是潘银莲却没有坐下的意思,站在屋内默默地看着武值,武值被看得有些不自在便说道:“姑娘不必将此事放在心上,我当时也是路过,能够帮助姑娘也是力所能及的事。”
潘银莲见武值有些不在,也收起了目光,意识到此时的尴尬。害羞地低下头,随后仿佛鼓足勇气道:“恩公,如今世上我已无亲人,如果恩公不嫌弃,我愿嫁给恩公…”
武值一听,心里也是一暖,但是他并不想趁人之危,于是便推脱道:“姑娘言重了,婚姻乃人生大事,万万不可草率,不能因为我帮过你,你就以身相许,那我岂不是另有所图了,还请姑娘三思。”
潘银莲听到武值的话后,害羞的脸庞像绽开的花朵,轻轻地冲武值笑了。武值被潘银莲神情突然的反转有些摸不着头脑。潘银莲便坐下说道:“恩公不要误会,我并没有意气用事,这几日我也经常留意恩公,并且听到街坊四邻对恩公的评价,是我值得托付的人。”随后又脸红地别过头去。
武值心里乐开了花,自己也到了婚配年纪,可惜在这孔家庄难有合适的女子,武值一直便想找个勤劳善良的女子,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更何况潘银莲外表如此美丽,武值便答应了。
武值与潘银莲成亲后,两人互相协作,烧饼相比以前数量要多了很多,再加上武值的烧饼广受欢迎,慢慢地积累了一些财富。于是夫妻二人决定不再出去卖货,而是开家小店经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潘银莲也有了身孕,经常去此地一个叫柳郎中的药铺,开些安胎保胎的药。
孔家庄的东侧有户赵家,家主名叫赵二。赵二前几年娶了个媳妇严氏,严氏是个好高骛远的女子,整日便想找个家底厚的郎君,这样嫁过去后自己便不那么辛苦,舒舒服服地做夫人。
在武值和潘银莲成亲前,有媒人曾经为严氏说过婚,但是武值碍于严氏的性格以及处事态度便回绝了。这让严氏当时很没有面子,她认为武值又不是什么达官贵人,自己怎么就配不上他了,要不是自己看上武值有家传的秘方,她才不会委曲求全呢。
后来,严氏便嫁给了赵二,赵二也是个老实人,能娶到媳妇就不错了,虽然严氏刻薄些,但是也算是个美人儿,乐呵呵地与严氏成了家。可是严氏眼见武值生意慢慢做大,心生嫉妒,于是便怂恿赵二也开了家烧饼铺。
只不过武值的店铺在西侧,赵家在东侧,但是因为武值做的烧饼好吃,即使东西相距比较远,东侧的街坊也时常去武值的店里买烧饼,这把严氏气得够呛,赵二倒是很乐观,经常安慰严氏。严氏看到赵二一脸窝囊时常也会骂他没用的东西。
说来也巧,潘银莲有了身孕后,严氏也有了身孕,时常在柳郎中那拿药,一来二去潘银莲也和严氏熟了起来。眼见到了冬季,因为需要早起,武值和张二都染上了风寒。
潘银莲和严氏在柳郎中的铺内照了面,互相寒暄之后,严氏便知道了武值也患了风寒,于是便心生一计。
柳郎中一般将开好的药放在柜台上,经常来的人都知道自己的顺序,便按照顺序拿药,这一日,柳郎中将开好的安胎药放在柜台,还差风寒的药等待调配。
严氏见药放在了柜台,便和潘银莲说道:“妹妹,刚才我路过铁铺,张大娘好似正在寻你,有要紧的事,”潘银莲听说忙道:“有劳姐姐了,我去去就来。”说完便走了出去。
这时,柳郎中已将配好的风寒要放在柜台,便回到后堂去了。严氏赶紧将带有毒药的纸包放入潘银莲的药中,然后小步走到药铺门口四处张望,心里格外紧张,小心脏扑通扑通地直跳。
就在这时,在后堂的柳郎中发现自己配的风寒药中缺了药引,便将柜台上的两幅风寒药取回,放入药引,因为风寒药不像安胎药那样因人而异,因此也没记得顺序,就随便放在了严氏和潘银莲的安胎药旁边。
严氏一直在门外观察潘银莲,发现潘银莲往药铺走了过来,忙装作镇定的在药铺等待。潘银莲进了药铺后道:“姐姐莫不是看错了,张大娘并没有寻我呀。”严氏赶紧打马虎道:“那可能找的不是你,是我的街坊潘氏。哎,妹妹我们的药已经好了,咱们抓紧回家给夫君熬上吧。”
潘银莲也没有多想,便拿自己的药回家了。可是第二天,严氏正等着武值死去的好消息心惊胆跳,谁知自己家的赵二却暴毙了。严氏怕事情败露,便先向县衙告状,诉告柳郎中开错了药,害死了赵二。
县令传仵作验尸,确实是中毒身亡。柳郎中跪在大堂大喊冤枉道:“大人冤枉啊,当时武值的夫人同时来此抓药,皆是风寒的药,怎会武值无事,赵二却中毒了呢。”
县令一听,也觉得言之有理。随后便传来武值与潘银莲上堂作证。武值并不知晓事情的原委,只是潘银莲将当天事一一相告,县令听了之后摸了摸下巴道:“这件事我已明了,柳郎中不过有件事情需要和你确认,才能确定你是否无罪。”
柳郎中道:“请大人直言!”
县令道:“这几日是否有人在你这里买了毒药。”
柳郎中抬起头想了想,突然灵光一闪:“有有有,前几日严氏在我这抓了一些,说是老鼠太多,杀老鼠的。”
于是县令将严氏抓了起来,严氏见事情败露便把做的全招了。县令先是赦免郎中无罪,然后将严氏打入大牢。
武值和潘银莲经过此次浩劫,激动地抱在一起。此后,潘银莲陆续生了两个孩子,孔家庄没有竞争对手,武值的店铺更加兴旺,从此一家人和和美美,生活幸福。
本则故事的寓意:
严氏不靠双手总是心想富有不择手段,出于嫉妒和想干掉竞争对手,最后害死了善良的丈夫赵二,落得个声名狼藉,惨遭牢狱之灾。而武值和潘银莲夫妇,凭借自身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了财富,并将自己的家庭经营得红红火火。
现实中我们不管是做什么,都要提高自己的能力,然后靠自己的真才实干去创造自己的财富,而不是眼高手低,总想一些不现实的生活,这样只会害人害己。
声明:#民间故事#核心是通过故事反应人世间的善与恶,意在弘扬传统文化,借故事明事理、传递正能量,请不要与封建迷信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