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演员吴彦祖在Instagram平台发布一张拍摄于飞机客舱的照片,图中清晰可见后排乘客将涂着红色指甲油的双脚赤裸架在前排座椅间隙。
配文以中英双语直斥:“飞机上的礼仪:这种行为绝对不可取!”迅速引发跨国界讨论,24小时内获得超58万点赞与3.2万条评论。
这位以《新警察故事》《魔兽》等作品闻名的影星在长文中详细阐释愤怒缘由:“通过安检时所有人都必须脱鞋,机场地毯经年累月承载无数旅客的脚底细菌,不穿袜子已是卫生隐患,更遑论把脚当作脚凳架在他人座位间。”
文末更以“我是在公开谴责吗?没错!”的强硬表态,展现出公众人物罕见的直率态度。
该帖文迅速点燃社交媒体,评论区涌现超2.4万条亲身经历分享。
获赞最高的日本网友@takeshi_1987写道:“去年从成田飞洛杉矶时,前座乘客竟将脚趾伸进我的发间,空乘三次劝阻无效后最终为其调换座位。”
中国网友@云端旅人则晒出2023年拍摄于京沪航班的照片:邻座中年男子脱鞋后持续抖腿,致使小桌板上的饮料剧烈晃动。
航空业研究机构CAPA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主要航司共收到127万起乘客不文明行为投诉,其中“不当使用身体部位”类占比17%,较疫情前增长32%。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2023年白皮书指出,经济舱座椅间距从2019年的平均81厘米缩减至78厘米,物理空间的压缩加剧了乘客间的摩擦。
针对机上失范行为,全球航司普遍援引《蒙特利尔公约》第22条,赋予机组人员维持秩序的权力。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记录显示,2023年共处理394起“乘客冲突”事件,其中27起导致航班紧急备降。
中国民航局《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工作规则》明确规定,对扰乱客舱秩序者最高可处10日拘留。
但实际操作中存在取证难题,某国际航司乘务长匿名透露:“我们曾遇到乘客用脚抵住前方座椅靠背播放电影,当上前劝阻时,对方立即收回双脚声称只是在伸展肢体。”
这种瞬时性行为往往难以留存有效证据,致使80%的投诉最终无法追责。
吴彦祖并非首个公开谴责机舱不文明行为的明星⋯⋯
2022年歌手叶一茜微博曝光乘客用脚操作触摸屏,推动国航在三个月后加装屏幕保护膜;
2021年演员陈浩民在深圳航空航班上制止脱鞋乘客,获民航局“文明出行大使”聘书。
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明星介入公共事务可使相关议题关注度提升400%-600%。
这种“名人效应”正在改变维权模式。
中国政法大学航空法研究中心统计,2020-2023年间援引《民法典》第1024条“人格权侵害”起诉机舱侵权的案件增长217%,其中68%原告表示受明星维权案例启发。
2023年北京朝阳法院判决的典型案件中,乘客因后座持续踢椅背获赔2000元精神损失费。
吴彦祖提及的卫生问题引发医学界关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023年研究显示,飞机地毯每平方厘米含菌量高达2150CFU(菌落形成单位),是马桶座的8倍。
足部真菌在密闭客舱的传播速度比地面快47%,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团队曾在A350客舱模拟实验中,测得赤脚接触区域3小时内出现葡萄球菌扩散。
对此,航空卫生专家建议:乘客可随身携带一次性拖鞋,既避免赤脚接触地毯,又能满足长途飞行的舒适需求。
全日空自2024年1月起在洲际航线提供抗菌袜套,这项服务的上座率转化率已达39%。
国际民航组织(ICAO)正推动《全球航空文明公约》制定,草案包含“身体接触限制条款”,明确禁止将身体部位伸入他人座椅区域。
波音公司在新一代797客舱设计中引入智能感应系统,当检测到非常规肢体延伸时,将触发座椅震动提醒。
在这场文明与陋习的较量中,吴彦祖的发声犹如催化剂,促使社会重新审视公共空间的权责边界。
正如《华盛顿邮报》评论:“当3万英尺高空成为道德试炼场,每个公民都是空中社区的建设者。”
图源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