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支广东救援队携生命探测仪抵达缅甸

南都N视频 2025-03-30 07:11:59

昨日,深圳公益救援队从深圳出发,前往缅甸开展救援工作。 南方日报记者 张笛扬 董天健 摄

3月29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李明应询表示,缅甸发生强震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派出两支救援队,提供帐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等灾区急需物资。

中国政府首批援助物资计划于31日启运。中方还将视缅方需要继续提供援助。

当地时间3月29日下午,中国救援队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

中国救援队82人赴缅实施国际救援

应缅甸政府请求,北京时间3月29日上午,中国政府派遣中国救援队赴缅甸实施国际救援,自首都机场由国航包机出发飞赴灾区。一位救援队队员告诉南都记者,本次救援队前一晚深夜已经集结,将先飞至缅甸仰光再根据指挥前往受灾地区。

按照中央部署,应急管理部派出中国救援队82人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前往灾区,全力协助缅方开展抢险救援。

南都记者现场获悉,中国救援队主要包括行动队、医疗队以及后勤等人员,来自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总医院。随此次队伍前往缅甸的还有3条搜救犬,辅助救援工作。

中国救援队行动队队长王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支救援队伍经验丰富,曾经在莫桑比克、土耳其开展国际救援。目前从获得的信息看,缅甸当地倒塌情况严重,多为钢筋水泥建筑呈现粉碎式、下沉式倒塌,为救援带来挑战。此次中国救援队共携带730件共22吨救援物资,所有的食品、饮用水均自带,不会影响受灾群众,“以生命营救生命,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营救出更多受灾人员。”王墨表示,此次救援过程中均会提前作出安全评估,制定应急方案。

中国救援队医疗救治负责人、应急总医院应急医学救援处处长朱伟告诉南都记者,安全才能确保救援的战斗力,医疗救援队将为缅甸受灾群众和救援队队员提供医疗保障。当地灾情严重,交通受阻,气候潮湿,可能出现传染病、皮肤病以及呼吸道的疾病,对此已提前作出相应准备,确保救援成功。

当地时间3月29日下午,中国救援队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国救援队包机于当地时间下午4时许在仰光国际机场降落,救援队成员随后走出机舱。

深圳公益救援队携搜救犬驰援

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29日,南都记者从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获悉,深圳公益救援队当地时间29日22时35分抵达缅甸仰光机场。

本次行动,深圳公益救援队接到应急管理部通知,经向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报备,统一在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的指挥调度下,组织首批23名专业救援队员和一条搜救犬,于29日13时30分出发前往缅甸,抵达缅甸仰光机场后,和中国大使馆、应急管理部会合,领取救援任务。

深圳公益救援队队员彭新远介绍,队伍出行前进行了分析,从各方面形势来看,此次救援行动较为复杂。一方面是此次地震震级较高,破坏会非常大,受灾人数会比较多;当地的交通情况也不太乐观,很多桥梁已经受损,可能需要涉水、摆渡;此外,当地的天气非常炎热,不管是对被困人员还是救援人员,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彭新远称,深圳公益救援队将和国内其他救援力量以及当地华人组织开展合作,尽可能地挽救生命和帮助受灾群众。

有知情者告诉南都记者,救援队出发前,对缅甸当地受灾情况已经有所了解和研判,“灾情是很严重的”。其表示,“队伍出发后,目前情况一切顺利。”他提及,救援队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包括携带了生命搜救设备等。

中国红十字会提供帐篷等紧急物资

记者29日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获悉,缅甸7.9级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经缅甸红十字会向灾区提供紧急物资援助,包括帐篷300顶、毛巾被2000床、折叠床600张,以及可满足2000个受灾家庭使用的赈济家庭包等,该宗物资从云南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调拨启运。

据悉,中国红十字会派出的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携带装备,已出发赶赴缅甸执行人道救援任务。中国红十字会将持续关注缅甸救灾需求,视情况继续给予人道援助。

中缅边境启动震后应急通关协调机制

记者29日从昆明海关获悉,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地震后,截至29日16时,中缅边境各口岸通关正常。目前海关已启动震后应急通关协调机制,现场安排关员24小时值班,及时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救援物资、救援人员、入境就医人员第一时间快速验放通关。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