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霸权再升级:谷歌终止安卓开源,鸿蒙系统迎来历史性机遇?

科技小编真疯狂 2025-03-28 15:43:25

3月27日,有媒体报道,Google宣布将停止安卓(Android)开源项目(AOSP),不再维持现有的AOSP公开分支,并可能停止更新法定开源义务外的组件源代码。此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不少网友开始讨论谷歌终止开源安卓项目对依赖AOSP企业的影响,并指出这是美国又一次“卡脖子”行为。另一部分网友则兴高采烈,他们认为国运来了,谷歌自废武功,为开源的鸿蒙生态创造了发展壮大的空间。

正当国内网友在社交媒体争论不休之时,谷歌很快便对“终止开源安卓项目”的新闻进行了回应。谷歌称其仍致力于公开发布Android的源代码,调整并不意味着Android将转向闭源。它们只是将所有安卓系统的开发工作将集中于谷歌内部代码库中进行,对代码的修改将不再实时公开,而是仅在谷歌发布包含这些修改的新版本分支时统一对外发布。

虽然谷歌终止开源安卓项目是一场“误读”,但其这一调整背后的深层逻辑与潜在影响,仍值得产业界与开发者深思和警惕。

谷歌将所有安卓开发工作转移至内部分支,并关闭持续集成工具、代码审查平台(Android Gerrit)等公共资源,意味着未来安卓的代码开发将完全由谷歌内部主导,外部开发者将无法实时参与代码提交或跟踪开发进程。在我看来这是开源精神的退潮,谷歌以“简化开发流程、缩减成本”为借口,推行“延迟开源”模式,试图逐步加强对安卓生态的控制。

谷歌开源政策的变动,对主流手机厂商(如小米、OPPO、vivo)的影响极小,它们都与谷歌签署了GMS协议,可以通过内部分支获取最新代码进行系统更新。即使安卓完全转向闭源,主流手机厂商目前都基本具有了基于AOSP独立开发安卓分支的能力,短期内也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如果长期来看,安卓如果彻底闭源,将会使安卓生态崩溃,手机系统将再次进入碎片化时代,这是整个产业界都不愿看到的现象。

为了打消合作伙伴、客户、用户的担忧,谷歌反复强调针对安卓开源政策的调整对普通用户及大多数开发者的影响微乎其微。事实上并非如此,普通用户短时间内确实难以觉察谷歌开源政策调整带来的变化,因为安卓系统更新与应用生态依然在延续。但长期来看,因为开发者不能实时获得代码更新将使开发效率降低,让普通安卓用户不得不面临漏洞修复、功能迭代等出现放缓的境遇。

个人ROM开发者、极客社区和第三方定制系统团队,将是这次谷歌调整安卓开源政策的最大受影响群体。他们过度依赖AOSP公开分支的实时代码提交与协作工具,进行代码优化、漏洞修补、功能迭代。未来,他们只能被动等待谷歌的“打包发布”,这将使他们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创新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谷歌的调整并非“彻底闭源”,但这一小步可能成为其科技霸权的一大步。开源社区的开发者一旦失去参与核心代码的机会,将使安卓生态“百花齐放”的局面面临巨大考验,也将使其定制化系统面临趋同化,或最终沦为谷歌的“标准化产品”,完全被谷歌所掌控。

幸好,中国有替代方案。如果安卓真的最终走向闭源,鸿蒙的OpenHarmony将成为中国大多数企业可以使用的“备选方案”。它兼容Linux生态及安卓应用(APK可直接运行或低代码迁移),可以帮助智能家居、车载设备等IoT领域的厂商降低开发成本,快速迁移替换,完成安卓生态向鸿蒙生态的平移过度。

安卓闭源虽未完全落地,但其趋势已为鸿蒙创造了历史性窗口。如果鸿蒙能够在技术迭代、生态共建和国际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抓住历史机遇,它不仅有望成为中国科技自主的核心支撑,更可能成为重塑全球操作系统格局,打破科技霸权的关键力量。

0 阅读:0

科技小编真疯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