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种瓷器瓶型,5分钟轻松学会辨认(二)

司马朗谈文化 2023-02-09 12:28:00

胆式瓶。又叫“悬胆瓶”,形如一颗吊悬着的苦胆因而得名。胆式瓶与玉壶春瓶颇为相似,都是溜肩圆腹,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瓶口,其瓶口多是与颈竖直一齐,且颈部较长,口沿或少有微撇。

瓜棱瓶。宋朝烧制较多,圆腹,腹部有经线般凹凸弧线,一般为六棱或八棱。瓜棱瓶器型多变,直口、撇口、长颈、短颈、贯耳等等,但最大辨认特征就是腹部的等分凹凸弧线。

蒜头瓶。最早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后世被瓷器替代,明清时期广为流行。起初瓶口部有类似蒜瓣状等分凸起,也因此而得名,至明代逐渐简化,口部已完全类似球形。细颈、溜肩、圆腹,底部有圈足,通常器型较小。

观音瓶。又称观音尊,清朝康雍乾三代烧造颇多。瓶口多是敞口,瓶颈较短,丰肩圆腹,下至胫部渐收敛,大多至底足外撇,亦有的敛至底足,并无定数。

赏瓶。清代雍正一朝创烧的新器型,据载是彼时督陶官唐英所创,源于玉壶春瓶,本人看着更像是从天球瓶演变而来。赏瓶起初被命名为“玉堂春瓶”,因雍正皇帝专门用此瓶赏赐有功之臣,于是“赏瓶”便成了玉堂春瓶的代称。其瓶口微撇,长颈较细,圆腹圈足,肩部装饰凸弦纹是最为明显的特征。

1 阅读:48

司马朗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