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述于文章结尾,请理性阅读。
【前言】今年7月,顶尖癌症科学家孙少聪毅然决定告别美国,加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
他曾是全球癌症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在美国积累了超过2400万美元的研究资助,却因美国一项颇具争议的政策戛然而止。
因为这项政策,无数华人科学家不得不面对停职、调查、甚至职业生涯的终结。
孙少聪为何会成为这场“科学家围猎”行动的目标?他又是怎样回到中国的呢?
沉重的“科学家围猎”今年7月,孙少聪这位世界顶尖的癌症科学家结束了自己在美国长达数十年的科研生涯,选择回到中国。
回到中国后,孙少聪加入了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并担任特聘研究员。
他的首要任务是创建一个全新的实验室,专注于肿瘤免疫、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尤其是T细胞功能的调节。
而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担任要职多年,孙少聪早就已经在癌症免疫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性成果。
他之所以放弃一切回到中国,就是因为美国推行了“中国行动计划”,他成为被调查的对象,最终被迫离开工作了15年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
他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工作多年,担任免疫系副主任等重要职位。
但201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司法部联合启动了“中国行动计划”,目标是调查所谓的“学术间谍”和“知识产权盗窃”。
美国的政策以华裔科学家为主要目标,涉嫌种族歧视,随着计划推行,至少246名华裔科学家被列为调查对象。
这其中有超过100人被停职或解雇,更有人因此被永久禁止申请NIH的研究经费,孙少聪便是其中之一。
吴息凤是MD安德森癌症中心转化医学中心的前主任,这位发表过500多篇学术论文的科学家,也在2018年被FBI调查后辞职回国,现任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但对这些被调查的科学家来说,停职、辞职只是冰山一角,吴瑛就因无法承受被剥夺研究权利的羞辱,选择自杀。
这样的政策让华人科学家付出了职业乃至生命的代价,也给美国自身的科研能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彭博社》曾发表文章,以“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回国为例,批评这一政策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尽管外界不断发声,美国极端反华势力依旧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些政策。
孙少聪用数十年的坚韧和努力,才成为国际癌症免疫研究的领军人物,却因为美国的政策只能放弃一切。
孙少聪的科研传奇80年代,孙少聪在湖北大学完成了生物学学士学位,然而当时的中国科研资源相对有限。
他前往瑞典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微生物学博士学位,完成博士研究后就移居美国,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开展博士后研究。
1994年,孙少聪正式开始在美国学术界的职业生涯,他加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从助理教授做起。
13年间,他凭借扎实的研究和不断突破的成果,从基层逐步晋升为杰出教授。
在宾州的岁月里,他专注于癌症免疫机制的研究,尤其是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调控领域,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
因为出众的能力,孙少聪在2007年被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招募。
MD安德森癌症中心是世界顶尖的癌症研究机构,孙少聪在这里先后担任癌症免疫研究中心副主任、炎症与癌症研究中心主任、免疫系副主任等要职。
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对抗感染和癌细胞的核心力量,而他早年首次证明了K63泛素化在调节T细胞发育和功能中的作用。
T细胞功能的调节不仅关系到癌症治疗,还涉及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策略,因此他的研究成果具有极高的转化价值。
然而随着美国政府启动“中国行动计划”,孙少聪成为被调查的华人科学家之一。
他在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工作遭到质疑,甚至被认为“可能涉及与中国机构的利益冲突”。
尽管他始终坚持学术研究的纯粹性,但这种政治化的指控还是对他的职业生涯造成了沉重打击。
他选择回到祖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中国的科研事业贡献力量。
近年来,随着全球科研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美国政治氛围的日益极化,一股归国浪潮正在华人科学家群体中悄然兴起。
归国潮的崛起数据显示,自“中国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离开美国的华人科学家人数暴涨了75%,其中超过一半选择回到中国。
他们中不仅有孙少聪这样的顶尖科学家,还有许多在各自领域深耕多年的学术领袖。
从专项科研基金到国际化的实验室平台,再到丰厚的待遇和学术自由度,中国为这些归国科学家提供了实现抱负的理想土壤。
与此同时中国在科技和教育领域的快速崛起,不再是过去的“追赶者”,而是逐渐成为全球科技前沿的重要参与者。
孙少聪在离开美国之后,他迅速加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担任特聘研究员,并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
这个新平台为他提供了充足的研究经费和先进设备,使他能够继续专注于肿瘤免疫和T细胞功能调节领域的研究。
他的实验室目前已经吸引了多名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加入,共同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是菲尔兹奖得主,曾在美国一流学术机构任教多年,但近年来,他选择将更多精力投入中国的数学发展。
丘成桐不仅成为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的创始人,还通过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培养青年数学家等方式,带动了中国数学学科的整体提升。
美国科学院院士颜宁,作为全球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她曾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
但她在2017年辞去职务,回到中国清华大学,并担任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院长。
归国浪潮不仅限于华人科学家,一些国际科学家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
越来越多的外国科学家选择在中国继续他们的研究工作,中国不仅拥有全球领先的科研平台,还提供了更宽松的学术氛围。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一直是全球科研人才的首选目的地,凭借其雄厚的科研资源、领先的技术平台以及宽松的学术环境,吸引了无数国际科学家。
然而自特朗普时期推行“中国行动计划”以来,许多华裔科学家因为不公平调查和种族歧视被迫离开美国。
政治环境的变化,对华裔科学家的不信任,种族歧视带来的职业瓶颈,以及对科研经费的苛刻管控,让许多科学家心灰意冷,不得不另谋出路。
随着科学家们选择回到中国,中国不仅在肿瘤免疫、量子计算、结构生物学等领域取得突破,还通过一批批尖端人才的引入,提升了整体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为科学家提供全方位支持,与美国日益苛刻的科研管控形成鲜明对比。
斯坦福大学的报告指出,离开美国的华人科学家中,超过一半选择回到中国。
未来中美两国在吸引国际人才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谁能为科学家提供更开放、更包容的环境,谁就能占据全球科技的制高点。
结语孙少聪的归来,为中国科技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世界带来了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从孙少聪到颜宁、丘成桐,一批批顶尖科学家正以实际行动表明,中国是一个值得寄托希望的科研热土。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需要归属,我们期待中国与世界共同进步,为全人类的福祉创造更多可能。
如果你喜欢我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END
参考资料鲁中晨报在2024年12月17日《癌症科学家孙少聪离开美国回到中国,此前被美国政府调查》的报道
邯山新视界在2024年12月18日《美国“求锤得锤”,打压华人华裔科学家的“中国行动计划”,又一位顶尖华人科学家离美,将返回中国效力》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