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埃文凯尔如此受欢迎,才知我们仍遗憾,20年前没能救下张纯如

青梅旭史 2024-12-06 15:42:19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埃文凯尔来华,受到了大批群众欢迎的事情,作为为数不多拥有国礼瓷的人,埃文凯尔冒着生命危险将自己收到的南京大屠杀相册送到中国大使馆的时候,很多人都无比感谢他的付出。

因此当他来到中国旅游的时候,才会受到这么多人的欢迎,但其实除了他所作的贡献之外,很多人的心中其实也有填补遗憾的意思,因为当初我们没能救下张纯如,不能再让埃文凯尔再次受到伤害。

那么当初张纯如为何会选择自杀?她到底经历的什么呢?

埃文凯尔来华

这段时间埃文凯尔来华的事情,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作为唯一一个活着收到国礼瓷的外国人,埃文凯尔这段时间,在中国过的非常的开心,这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埃文凯尔,以及南京大屠杀的事件。

很多人觉得这件事情是顶级的阳谋,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日本人想要抹除的罪行彻底暴露在全世界的眼中,事实也确实如此,全世界的网友都在关注着这件事情,他们在感叹中国对待埃文凯尔友善的同时,也愈发开始憎恶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

只是为了这一天,我们却付出了太多太多,尤其是张纯如更是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这让很多人不禁感叹,是我们没有保护好她。

在历史的阴影下成长

1968年,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园内,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一个搞物理,一个研究微生物,所以张纯如的家庭条件非常的好,但她的父母却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回到自己的祖国。

与其他美国孩子不同的是,张纯如是纯正的中国人,身体里流淌着中国的血液,虽然从小生活在美国,但是在家中,张纯如的父母却坚持让她学习中文,讲中文,传承中国文化,不过在学校为了防止张纯如不能融入集体,她还是要学习英文,接受西式教育。

这种双重文化身份,赋予了张纯如独特的视角,也让张纯如从小就养成了一颗爱国的心,当她从父母的口中,得知了侵华日军的累累罪行之后,张纯如对侵华日军的仇恨达到了顶峰,也明白自己应该为自己的祖国做些什么。

尤其是当她开始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是,她就下定决心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件事情,然而,当她试图在图书馆寻找相关资料时,却发现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寥寥无几,远不及父母的口述详细,这种信息不对称,让她感到震惊和困惑。

她无法理解,为什么如此重要的历史事件,在西方世界的书籍中却几乎找不到任何记录?为什么她的老师,对这段历史也一无所知?这种求知的挫败感,让她心里埋下了个愿望,就是想弄清楚真相,揭开历史的面纱。

让世界知道南京大屠杀

1985年,张纯如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进入伊利诺伊大学深造,最初她打算攻读数学与计算机双专业,她聪明好学,成绩优异,似乎注定要在科学领域有所成就,然而,她内心的声音却始终在呼唤她,指引她走向另一个方向。

她对历史一直很有热情,而且越老越觉得有意思,在大学期间,她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历史书籍,练习写作,并尝试向报刊杂志投稿,她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是写作,是通过文字的力量,去记录历史,去表达观点,去影响世界。

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纯如参加了一场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展览,她看过的照片里,这张最让她感到脊背发凉,那几张照片让她内心深受触动。

她看到身边走过的美国人,对这些照片却无动于衷,这让她感到无比的痛心和愤怒,她意识到,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无知,正是日本右翼势力可以肆意歪曲历史、否认罪行的土壤。

那一刻,她感觉自己的责任担当被完全激发出来了,她决定,要用自己的笔,将这段被遗忘的历史真相,公诸于世,于是,她毅然决然地从工科转到了新闻系,开始了她追寻内心声音的旅程。

《南京浩劫》

转入新闻系后,张纯如全身心地投入到《南京浩劫》的写作中,为了还原历史真相,她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她查阅了大量的中文、英文、日文和德文资料,包括书籍、期刊、档案、日记、信函等,甚至联系到了日本的二战老兵进行采访。

她对任何可能的线索都不肯放过,一心想把这历史的每个小细节都搞明白,她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仔细研读每一份资料,反复核对每一个数据,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1995年夏天,27岁的张纯如来到南京,进行了为期25天的实地调查,她去了南京,跟大屠杀的幸存者们聊了聊,听他们说了自己的苦经历,记下了那些伤心往事,她对历史细节追根溯源,一心想要揭示真相。

她问:“1937年的冬天冷吗?”“1937年南京人吃什么?”“1937年南京的马路是柏油路还是石子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在她看来,却是还原历史场景、理解幸存者心境的关键,她用录音机记录下幸存者的口述,即使她听不懂南京方言,也要全部录下来,然后再请人翻译。

她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与她接触的人,然而,这段调查经历,也给张纯如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她每天都要面对大量关于日军暴行的文字和图片,这些残酷的画面,深深地刺痛着她的心灵。

她常常在写作过程中情绪失控,泪流满面,这使得她时常都要深吸一口气,调整情绪,才能接着做下去,她曾经对母亲说:“醒来之后,不知道自己是人是鬼。”这句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她内心深处的痛苦和煎熬。

尽管她承受的压力,比一般人想象得要大得多,可是她还得硬着头皮直面历史的残酷,应对各种势力的压力,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她完成了《南京浩劫》的创作。

张纯如:让世界知道南京

1997年11月,《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在美国出版,这本书一经推出就备受关注,成功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榜单,而且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流传开来。

这是第一部以英文写成的、全面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著作,它填补了西方世界对这段历史的认知空白,让更多人了解到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这本书连白宫都抢着买,是总统们指定的阅读清单之一。

张纯如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成为国际知名的作家和历史学家,不过,这书一出,她却成了众人的焦点,日本一些极端分子对张纯如的书籍进行了激烈的抨击,他们否定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指责张纯如篡改了历史,甚至还对她进行了恐吓。

日本驻美国大使齐藤邦彦指出,《南京浩劫》这本书里有很多不准确的说法和偏颇的观点,面对这些挑战和挑衅,张纯如没有选择逃避。

她积极参与各种公开辩论,用大量的史料和证据,驳斥日本右翼势力的谎言,她要求日本政府“发自内心地作出道歉”,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并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她表现得既冷静又专业,赢得了国际上的认可与支持。

只是高强度的工作以及各方的压迫和恐吓,还是让张纯如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张纯如的离去

长期浸染在南京大屠杀这段充满血腥与暴行的历史中,张纯如的精神状态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她频繁的通宵工作、阅读大量的残酷史料、面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攻击和威胁,这一切都让她身心俱疲。

这是她晚上睡不好,总是担心焦虑,情绪也不太好,张纯如曾经对母亲说,她经常做噩梦,体重下降的很厉害,头发大把大把地掉落,她感觉自己就像掉进了无边的大海里,呼吸变得超级难受。

但是苦难还远不止这些,除了职场压力,张纯如还得应对家里的和经济上的挑战,她的儿子在三岁时被诊断患有自闭症,这无疑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

同时,作为一名独立作家,她的经济收入并不稳定,经常入不敷出,她甚至买不起一台新的打印机,只能用一台老旧的、打印质量很差的打印机工作,面对如此的局面,张纯如最终还是不堪重负,选择用极端的方式解决了一切,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在车内饮弹自杀,年仅36岁。

当你相信你拥有未来时,你想到的是一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而当你不相信时,日子不是以天——而是以分钟来计算的。

我之所以这样做,因为我太软弱,无法承受未来那些痛苦和烦恼的岁月。每一次呼吸都变得更加困难……就好像正在溺毙于汪洋大海之中。

这是张纯如在遗书中写下的一段话,简单明了的表达了去世前的心情,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并非一时冲动,而是长期承受巨大压力后,做出的无奈选择,这也让很多人觉得张纯如的去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有保护好她。

张纯如的离世,是世界性的损失,她用自己的生命,让南京大屠杀这段沉痛历史重回人们视野,确保这段历史不会被忘记,她的著作《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成为研究南京大屠杀的重要文献,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她的胆识和毅力,给很多人带来了力量,让他们更勇敢地追寻真相,保护正义,张纯如的经历,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责任和个人身心健康的反思。

她的经历让人明白,历史不只是冷冰冰的记载,它和每个人的生活紧紧相连,记住历史,主要是为了提醒我们,别重蹈覆辙。

张纯如妈妈曾说,别只盯着她怎么去世,多想想她生前都做了些什么,我们应该继承她的遗志,让全世界都知道南京大屠杀,反思战争,为了纪念张纯如,2017年4月,张纯如纪念馆在她的祖籍江苏淮安开馆。

纪念馆中,陈列着张纯如的生平事迹和相关文物,以及她生前说过的一段话:“请你务必、务必、务必相信一个人的力量,一个人可以令世界大为改观。”这句话,就是张纯如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结语

张纯如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她对历史的贡献却是永恒的,她用自己的笔,记录了南京大屠杀这段黑暗的历史,让世界听到了三十万遇难者的无声呐喊,她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历史的真相,也唤醒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她的故事,将被我们一代代传颂下去,激励着我们去追求真相,去守护和平,她的话提醒我们,遗忘大屠杀就等于想让它再次发生。

本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0 阅读:3

青梅旭史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