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长胜
编辑 | 杜志磊
年活跃买家数超阿里巴巴、黄峥辞去董事长一职,拼多多2020年四季度财报看点颇多。
3月17日,拼多多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7.884亿,比阿里巴巴同期高出940万,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当然,取得这一成绩也是在预料之中,因为在2020年第三季度末,拼多多的活跃买家人数就已经非常接近阿里巴巴,都是7亿级别用户数。拼多多第四季度新增活跃用户数为7650万,在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近乎消失殆尽的此时,拼多多的拉新能力可见一斑。
除了用户数据这一亮点外,在营收上,拼多多第四季度营收增长146%至265.47亿元,全年营收增长97%至594.91亿元,都远超行业增长水平。
可以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营收规模,成立5年多的拼多多堪称电商行业的奇迹。
1、深入“最初一公里”,农业依然是基本盘
从创立之初,农业就一直是拼多多的基本盘。围绕农产品上行以及扶贫助农、脱贫攻坚的新消费模式,拼多多一路摸索,在产品和技术领域全面创新,不断颠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
比如拼多多的“拼购”模式,将时间、空间上极度分散的农产品交易,变革、汇聚成为短期内的同质化需求,从而突破农产品成熟周期短暂的时间限制和地理销售半径有限的空间限制,让互联网的信息流通,形成规模优势。
这些创新模式让拼多多迅速发展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再通过对农业“最初一公里”的深耕,拼多多平台直连的农业生产者已超过1200万人。拼多多来自农(副)产品的成交额在2020年达到2700亿元,规模同比翻倍,占全年成交额的16.2%,远高于行业3%左右的平均占比。
其实,成立5年多,拼多多农产品成交额一直保持年100%以上的高速增长。这主要依托于对农业的持续挖掘,拼多多才走出了一条有别于其他平台的农产品电商之路。
在玩家们都在抢夺需求侧场景的时候,拼多多在2018年率先提出了“最初一公里”的战略。从技术到模式,再到人才上,拼多多在农业供给侧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
在技术上,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拼多多一方面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把原来在时间和空间上极度分散的需求,汇聚成一个个相对集中的订单;另一方面将分散的农产品用户需求通过拼购、直播等传播方式聚集在“云端”,通过大数据实现供需的精准匹配。
在模式上,拼多多“农地云拼”带动的农货上行模式,汇聚成了短时间内的同质化的需求,从而突破中国农产品长期以来“多对多”的制约,走出一条集约化、规模化的新路。相对于传统的C2C、B2B电商模式,这种“需求整合供应链”的模式,帮助农产品稳定了需求量,从而稳定供给,并帮助农户降低了专业性营销技能要求,强化了区域性、特色优质、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人才上,拼多多孵化“新农人”。基于“最初一公里”的战略对本地人才的重视与培养,拼多多创立了多多大学,系统地推进农村电商人才培训计划。截至目前,拼多多带动返乡新农人超过十万人,不断解决农业发展中关于“人”的难题。
始于农业,深耕农业,正是因为在农业上不断创新,拼多多才得以高速发展。拼多多离不开农业,而农业在拼多多的创新模式下也在不断升级,帮助农民增收。
2、由“轻”转“重”,拼多多的新边界
2020年的疫情改变了不少人的消费习惯,也催生了不少新的业务。因为疫情,拼多多也加速了内部业务和管理的迭代,从一个纯轻资产的第三方平台,开始转重,新的业务在拼多多内萌芽并迅速成长。
2020年8月,拼多多推出“多多买菜”,在买菜领域发力。黄峥此前曾表示,买菜是个长期业务,将是拼多多多年的全力长跑业务。由此可见,在社区团购的风口之下,买菜这一刚需场景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所以,具有农业基因的拼多多定然会在此业务上加大投入。
除了新业务外,拼多多将继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大力投入。四季度,拼多多在仓储、物流及农货源头进行新一轮“重”投入,将与合作伙伴共建冻库冷链,提升农产品流通的效率。
这种“重”还体现在农业科技领域。2020年,拼多多与国内外多个顶级科研机构和院士专家等科研团队展开深度合作,在科学种植、农业物联网、无人温室、智慧农业等领域持续投入。拼多多2020年投入研发费用68.917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78%,平台研发占营收比例达11.6%。
在技术上的投入,让拼多多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举个例子,在2020年下半年,拼多多发起了“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电商平台+科技创新,将“劳模经验”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探索出更加本土化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在历时四个多月的拼多多智慧农业竞赛中,技术团队利用AI种草莓,平均比传统农户多生产196%的草莓,并且技术团队在投资回报方面也跑赢农民,平均回报率为75.5%。
竞赛胜负先放在一边,大赛的主要目的是对科学生产种植的推广。新的尝试将新老农人、传统工艺与先进科技碰撞与融合,加速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可以看出,无论是新业务还是技术上的投入,拼多多都在不断扩展边界,将目光放远,以此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3、黄峥的新起点
在财报之外,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也引起了众人热议。对此,黄峥在2021年度致股东信中表示,辞任董事长后,将投身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为十年后的拼多多探索高速、高质量纵深发展的新空间。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
黄峥将目光投向了10年后,结合自身兴趣,跳脱出来“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从去年卸任CEO开始,黄峥就在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审视拼多多的发展,这样才能更清晰地看到拼多多的短板,发现其中的问题。
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甚至异化,让黄峥意识到这种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是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要改变就必须在更底层、根本的问题上采取行动,要在核心科技和基础理论上寻找答案。
所以,黄峥逐步卸任在拼多多的行政职务,可以更好地聚焦于拼多多发展本身。这或许会是黄峥的新起点,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拼多多以及各行业的发展。
短短六年,拼多多已经成长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在电商行业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背景下,用一种全新方式颠覆了市场格局。可以说,黄峥和他带领的拼多多,在不断创造商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