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09d23bf89902530144b95d04c136f5a.jpg)
一、案例回顾:孕晚期查出艾滋,未婚夫一家连夜“人间蒸发”
22岁的小丽(化名)与小金(化名)相恋四年,期间多次意外怀孕并流产,医生警告她“再流产可能终身不孕”。
最后一次怀孕时,小金父母承诺“孩子出生后办婚礼”,两家人开始筹备婚事。
然而,小丽在怀孕8个月的孕检中确诊感染艾滋病,小金一家得知后竟连夜搬离百万房产、关闭店铺,彻底消失。
小丽母亲宋女士悲愤交加,带着女儿撬锁住进小金家讨说法,甚至以跳河威胁。
小金姑姑透露,全家逃跑是因“小丽得了艾滋病”。
尽管小金曾承诺共同面对,却在协商赔偿时因宋女士索要50万“补偿金”后彻底失联。最终,医院告知胎儿感染风险高达30%,小丽被迫引产,两家协商以11万元“了结”此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871bdfa1a4e4d4aeea6199e6adce29.jpg)
二、辰哥案例分析:法律、伦理与现实的碰撞
1. 法律视角:隐瞒病情≠婚姻无效,但可撤销
根据《民法典》第1053条,一方若隐瞒重大疾病,另一方可在知情后一年内申请撤销婚姻。
艾滋病虽未被明文禁止结婚,但因其传染性、不可治愈性及对婚姻生活的重大影响,法院普遍认定其为“重大疾病”。
本案中,若小金在婚前知情却隐瞒,小丽可主张撤销婚姻并索赔。
然而,两人尚未领证,法律关系模糊,小丽仅能通过民事诉讼追讨医疗费和抚养费。
2. 婚检漏洞: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博弈
我国婚检遵循自愿原则,且医生仅需向患者本人告知病情。
若小丽在婚检中确诊艾滋但隐瞒,婚检机构无需向小金透露,故男方起诉机构被法院驳回。
此案暴露出隐私保护与伴侣知情权的矛盾——艾滋患者的隐私权固然重要,但配偶的健康权同样不可忽视。
3. 母婴阻断缺失:悲剧能否避免?
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可通过孕期用药、剖宫产和人工喂养降至2%以下。
但小丽未做产前阻断治疗,导致胎儿感染风险陡增。
若她早做筛查并采取医学干预,或许能保住孩子健康,甚至挽救婚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d3344efcbd21107ca5d5f112e328f82.jpg)
三、辰哥情感忠告:爱情需坦诚,婚姻要“体检”
1. 婚检不是“信任危机”,而是责任底线
强制婚检取消后,我国婚检率一度暴跌至2.7%,近年虽回升至61.1%,仍有三成人“赌运气”。
婚检不仅是优生优育的基础,更是对伴侣健康的负责。
若小金坚持婚检,或能及早发现风险,避免悲剧。
2. 隐瞒病情=埋雷,伤人终害己
艾滋患者有权结婚,但隐瞒病史等同于欺诈。
小丽若早告知病情,或许会失去爱情,却不会背负道德枷锁;
而小金一家若直面问题,协商生育方案,也不至于落得“抛家弃子”的骂名。
爱情需要浪漫,婚姻却需直面现实的勇气。
3. 金钱买不来健康,更赎不回良心
宋女士索要50万赔偿,看似为女儿争取权益,实则将感情异化为交易,激化矛盾;
小金家最终支付11万“买断”关系,却让小丽沦为“艾滋弃妇”,余生背负身心创伤。金钱能补偿损失,却填补不了信任的裂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b64631e3596b178982f1c959195b184.jpg)
**结语**
这场悲剧中,无人是赢家——小丽因隐瞒病情失去爱情与孩子,小金一家因逃避责任遭舆论唾弃,而本可避免的艾滋传播,最终成为两个家庭的终身阴影。
爱情需要坦诚,婚姻需要敬畏,生命更不容侥幸。 (注: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案例综合自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