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每天带来名人感动的故事!

黄晓娟是演艺圈的著名演员,多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表演小品,与赵本山、潘长江、侯耀华、郭冬临、黄宏等人合作,演绎了《相亲》、《桥》、《夕阳情缘》、《实诚人》、《父女情深》等经典小品。
除此之外,她还参演了《武林外传》、《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乡村集结号》、《女人当官》、《东北爱情故事》、《上阵父子兵》、《女人进城》等影视作品,深受观众的喜爱。
事业辉煌的背后,黄晓娟也是历经了诸多的艰辛和眼泪。尤其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接连失去了至亲,将其推入了悲伤的深渊,好在丈夫和儿子一直在身边支持着她........

01.
黄晓娟,1962年出生于辽宁阜新的一个普通家庭,因为父母工作忙碌,这也使得她从小跟随姥姥姥爷长大。黄晓娟自幼便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音乐天赋。她那一双灵动的手指总是能够轻松地弹奏出家中老旧的钢琴上美妙的旋律。每当黄晓娟坐在琴前,轻快的旋律便会弥漫在整个家里,温暖而悠扬。
不仅如此,黄晓娟还善于模仿各种声音。她可以准确地模仿鸟儿的歌唱,甚至能够模仿家中的宠物狗的吠叫声。这样的才能让她成为了家人和邻里们眼中的小天使。

在舞蹈方面,黄晓娟同样游刃有余。无论是婉转柔美的古典舞,还是活泼欢快的民间舞蹈,她都能轻松驾驭。每当家里的收音机响起欢快的音乐,黄晓娟便会跃动起来,舞姿翩翩,如同一只灵动的蝴蝶。
黄晓娟的才艺很快在家乡传为美谈,邻里们常常走进她的家,聆听她的琴声,欣赏她的舞蹈。而姥姥和姥爷更是自豪不已,他们总是笑容满面地宣扬着黄晓娟的才华。

1976年她考入阜新市文工团学员班,成为一名二人转演员 。在文工团的日子里,黄晓娟展现出了出色的表演天赋。她的二人转技艺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认可,很快便成为了团里备受瞩目的新秀。
黄晓娟在舞台上的表现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她的表演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每一次的演出都让人记忆犹新。她那灵活的身姿和生动的表情让人们感受到了她对艺术的真挚热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晓娟在文工团的地位也逐渐稳固,她成为了团里的佼佼者,备受领导和同事们信任。她以扎实的技艺和出色的表演成绩,为团里赢得了荣誉,也为自己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那是团里排练《小二黑结婚》的一年,一出受欢迎的二人转剧目。当初的演员名单里并没有黄晓娟的名字,然而,命运往往会给人惊喜。
就在开场前几天,女主演的嗓子出了问题,团队陷入了窘境。这个时候,聪明的领导第一时间想到了黄晓娟。她虽然没参与过几次排练,但在紧急关头,成为了拯救团队的救星。

当时或许并没有对这次抱太大的期望。毕竟,黄晓娟并非原定的演员,大家都不知道她能否胜任这个角色。然而,意料之外的是,她的表演出奇地出色。台上的她,将角色活灵活现地演绎出来,让人们为之倾倒。
这次临时替补的演出成了黄晓娟事业的一个转折点。她在《小二黑结婚》中的出色表现让她的名字开始在团里传开。她的才华和勇气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黄晓娟的这次成功也是对她才华的一次显现,也让她对自己的演艺事业充满了信心。她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排练,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同时,她也积极参与了更多的舞台剧演出,为观众们呈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

1983年,黄晓娟获邀前往辽宁省二人转参加了一场重要的汇演,而在这次比赛中,她斩获了当地颁发的“演出奖”。这个奖项不仅是对她个人才华的认可,也是对她在舞台上付出努力的肯定。
这次比赛成就了黄晓娟在团队中的特殊地位,她渐渐成了团里的一根不可或缺的支柱。她的出色表现让她成为了大家公认的精英,也为她赢得了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随着声誉的不断提升,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看中了她的才华,主动邀请她加入他们的团队。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对她演艺事业的一次升华。黄晓娟接受了这份邀请,开始了在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新篇章。
在这个新的舞台上,黄晓娟继续以她出色的表演技巧和扎实的演艺功底,赢得了更广泛的赞誉和认可。她的名字逐渐在整个艺术界传开,成为了备受瞩目的演员之一。

02.
1986年,24岁的黄晓娟受到前辈的介绍去相亲。尽管她内心并不是很愿意,但面对前辈的热情推荐,她还是决定尊重长辈的意愿,精心打扮,赴约相亲。
当她见到姓李的相亲对象时,她立刻被他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所吸引。李先生对黄晓娟一见钟情,心中涌现出强烈的好感。两人在相识的短时间内,彼此间的感情迅速升温。

很快,这段感情迎来了一个令人意外但也让人开心的转折点——他们选择结为连理。这样的速度让人不禁联想到了“闪婚”的词汇,但也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火热和真挚。
他们的婚姻也许开始得匆匆,却因此而显得更加珍贵。在黄晓娟与李先生的婚姻中,他们共同书写了一段美好的人生篇章,用彼此的宽容和信任培育着他们坚定的爱情基石。

1988年,黄晓娟喜迎了儿子李赫的降临。起初,她本打算能够多陪伴孩子,然而意料之外的是,当儿子刚五个月大时,她就接到了一份工作邀请。
那一年,辽宁电视台诚挚地邀请她与赵本山搭档,共同演出小品《麻将豆腐》。这个邀请无疑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机会,然而初为人母的黄晓娟总是难以克制思念儿子的心情。
尽管心系着儿子,黄晓娟还是毅然决然地投入了工作。随着这部小品在辽宁春晚上的成功演出,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欢迎。赵本山和黄晓娟也因此成为了当地一时的小有名气,名声渐起。

1990年,黄晓娟和赵本山再度携手合作,呈现了小品《相亲》在央视春晚上的精彩演出。不仅该小品荣获“星光杯”一等奖,黄晓娟本人也因此蹿红。
这一次的成功让黄晓娟在演艺圈中崭露头角,她的表演才华和幽默感受到了观众们的高度评价,也让她成为了备受瞩目的明星之一。这段与赵本山的默契合作,不仅成就了他们个人的事业,也为观众们带来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喜剧精彩。

1991年,潘长江主动找到了黄晓娟,希望能够邀请她一同出演小品。当时由于赵本山这边一直未能及时发出邀请,黄晓娟便答应了潘长江的提议。这一年,她与潘长江携手演绎了小品《歪打正着》。随后的一年,赵本山终于提前邀请到了黄晓娟,共同演绎了小品《我想有个家》。而第三年,她又再次与潘长江合作,呈现出了小品《桥》。

这一系列的合作让黄晓娟在喜剧舞台上崭露头角,同时也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她与赵本山、潘长江等喜剧大师的默契配合,成就了一系列经典小品,为喜剧界增色不少。
黄晓娟每年都能在春晚舞台上献艺,她的表现备受期待与喜爱。除了春晚,她还积极参演了许多影视作品,如《原野上的马车》、《春暖又花开》等。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她的演艺履历,也为观众带来了许多精彩的表演。黄晓娟以其精湛的演技和活泼可爱的形象,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与认可,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喜剧界一姐。

03.
2001年,黄晓娟获得了一份特殊的工作机会,成为了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的一名演员。这份工作的独特性使得她的工作安排格外紧凑。因此,她时常需要长时间地离开家,导致了儿子李赫对她产生了陌生感。
对于黄晓娟来说,她心怀着对儿子和丈夫的特别愧疚。这些年来,她的事业蒸蒸日上,但这也代表着她不能全身心地献身于家庭。正是因为丈夫和父母的默默付出,她才能够安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而这也是她能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保障。

即便如此,黄晓娟依然心系着家人,时刻关注着儿子的成长。她不断努力地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寻找平衡,希望能够给予家人更多的陪伴和关爱。这份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就了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演员,也是一名慈爱的母亲和贤良的妻子。

2008年,黄晓娟的弟弟频繁出现身体疼痛的症状,让她心怀忧虑,毫不犹豫地将弟弟送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然而,医生的诊断让她瞠目结舌:“肝癌晚期。”面对这个无情的现实,黄晓娟毫不犹豫地动用了所有的积蓄,不惜一切代价,只为了给予弟弟一线生机。
然而,弟弟的病情却已到了医学无法挽回的地步,医生们也无可奈何,只能开一些药物来减缓他的痛苦。从接受检查到最终离世,只过了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段短暂却艰辛的时光,对黄晓娟来说犹如一场无尽的噩梦。

这场痛苦的别离让黄晓娟备受煎熬,但她依然坚持着,将弟弟的生命和对他的深深怀念深藏在心底。这段痛苦的经历也成为了她内心最深处的一个印记,让她更加珍惜身边的人,也更加坚定地珍惜当下的幸福。
弟弟的离世,给父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痛楚。他们整日以泪洗面,特别是黄晓娟的父亲,痛失爱子的他承受着难以言喻的心痛,终究未能扛过这沉重的打击,在第二年也离世了。葬礼上,黄晓娟却一滴泪也哭不出来,内心的痛楚如滚滚洪水,被她死死地封锁在心底。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失去了两位至亲,这份切肤之痛,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生活仿佛变得一片灰暗,黄晓娟几近崩溃,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和无力。

然而,在这时,儿子的一句话让她重新振作起来:“妈,你一定要坚强,不然你让姥姥怎么办?”这句简单而坚定的话语,如一缕明亮的阳光洒落在她心头。儿子的关心让她感受到了责任和使命,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必须坚强地面对生活的重重困境。
于是,她开始以更坚定的态度面对生活,有事的时候姐姐、妹妹以及丈夫会陪伴在母亲身旁,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她。而在无事的时候,她会带着一大家子人出去旅游,尽量选择那些母亲喜欢的事情来做。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母亲的心情总算渐渐好转,她们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温馨的时光。

04.
只是让人没有想到,母亲身体的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糖尿病并发症的折磨让她痛苦不堪,脏器老化也让医生们束手无策。最终,母亲永远地合上了双眼,让黄晓娟心如刀绞。离弟弟去世才短短三年,家中又一次失去了一个至亲,黄晓娟心头的痛苦如潮水般涌来。
就在母亲离世的那一年,黄晓娟应邀参加了辽宁春节联欢晚会。在台上,她不得不把所有的情绪深深埋藏,将喜庆幸福的笑容挂在脸上,向观众们传递快乐和温馨。她的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然而,唯独她自己无法为此感到喜悦。晚会结束后,她一个人躲在后台,泪如泉涌,悲伤的哭声让人心生痛惜,仿佛能听见心灵最深处的呐喊和哀鸣。

这个时候,黄晓娟感受到了生活的残酷和无情,她也深知自己不能沉溺在痛苦之中。家人的离去让她更加珍惜眼前人,儿子的陪伴成为了她最坚强的后盾,她知道,只有保持坚定的信念,才能走过生活的风风雨雨。
儿子李赫如今已是一个家的顶梁柱,他已有了自己的家庭,一位贤淑的妻子和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他深知母亲的悲伤,因此经常安排妻子带着女儿前去探望黄晓娟,给她带来温馨和欢笑。每当他打来电话,问候的话语中总透露着对母亲的牵挂和关切。

李赫也在自己的领域努力拼搏,他凭着自己的才华和付出,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和成就。这一切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回报,更是黄晓娟心中最大的骄傲。他成为了母亲的骄傲,也成为了家庭的顶梁柱,扛起了家人的幸福和安宁。这一切让黄晓娟感受到了无尽的欣慰和安心。
黄晓娟的人生曲折坎坷,多次失去至亲让她承受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先是弟弟离世,然后父母相继辞世,每一次离别都如同一根根利刃割在她心头。这样的磨难,足以让任何人崩溃,然而黄晓娟并没有。

她有着一个理解体贴、坚强支持的丈夫,每当她陷入绝望时,丈夫总能默默守候在她身旁,给予她无尽的安慰和鼓励。李赫成了她坚强的后盾,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妻子的坚定支持。
儿子李赫是黄晓娟的骄傲和依靠。他不仅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职场人,更是一个顾家有道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他的努力和成就让黄晓娟感到欣慰,同时也让她看到了家族的传承和未来的希望。

家中还有儿媳和孙女,她们的存在为黄晓娟带来了无尽的温馨和欢笑。儿媳的乖巧和善解人意,让家庭更加和谐幸福。而孙女的童心未泯,活泼可爱的模样让黄晓娟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在痛苦的经历中,黄晓娟并不是孤独的,她有着爱与被爱的家人们,相互扶持,共同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这样的温馨和幸福是她最大的幸运,也是她坚持前行的动力。或许命运曾给过她沉重的打击,但她选择用坚强和爱去回应,让生活重新焕发了光彩。

05.
黄晓娟如今已经61岁,一直执着于自己的事业。随着年岁的增长,她渐渐减少了工作的同时,也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父母和弟弟的离世让她深刻领悟到,名利金钱固然重要,但都无法取代家庭的温暖与陪伴。
坐在温馨的家中,黄晓娟时常感慨万分:“我真的很幸运,拥有了这么爱我的家人。是他们无私的支持和陪伴,给了我前行的力量。有了他们,我才能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我深深地爱着他们,也格外疼爱我的儿子。”
图片上传处理中...
这句话,凝聚了她对家人的感激与疼爱,也道出了她心中最深沉的情感。如今,黄晓娟在家人的陪伴下,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或许岁月已经在她脸上刻下痕迹,但她的内心依然充满了活力与温情。

在平凡的日子里,她品味着家人间的点滴温暖,享受着岁月赋予的宁静与安宁。或许名利已不再重要,而家人的陪伴却成了她最珍贵的财富。
在这个充满风雨的人生舞台上,黄晓娟用她坚韧的心志和无尽的热忱,将自己的生命谱写成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她以优美的歌声和精湛的演技,征服了观众的心,也征服了岁月的无情。

然而,黄晓娟最大的幸福却并非是舞台上的掌声,而是那一份执手相伴的家庭温馨。在家人的陪伴下,她感受到了最真挚的爱,也体验到了生活的温暖与幸福。
曾经的痛苦和失落,如今成了她坚强前行的力量。在岁月的洗礼下,她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珍惜,也学会了从容面对生活的一切起伏。

随着岁月的流逝,黄晓娟已经踏入了人生的中年,她更加懂得珍惜眼前人,用心守护着家的温馨。或许名利已经不再是她追求的目标,而家人的陪伴却成了她最为珍贵的财富。
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成了她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页。在家人的笑声和陪伴中,她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和幸福的滋味。

黄晓娟,用她坚定的信念和炽热的心,继续谱写着她的人生旋律。或许她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渐行渐远,但她的故事将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成为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