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全中国最火的一家人无疑是“和平、贾志国”一家,他们是出自中国首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的人物角色。
如果你想知道中国的九十年代是什么样子,那一定不能错过《我爱我家》。

这部被誉为“中国电视喜剧里程碑”的家庭伦理情景喜剧一经放映就火爆全国,创下收视率和重播率同时第一的记录。
你一定以为创作这部作品的人赚的盆满钵满,一夜暴富吧?

实际上创作了《我爱我家》、《新72家房客》、《闲人马大姐》等脍炙人口作品的总编辑梁左竟然背负了几百万债务,在44岁的一天半夜创作时猝死。
他的女儿梁青儿,在15岁就继承了几百万的债务,年幼的她是如何承受家庭变故一路走来的?如今又过得如何呢?

梁青儿出生在一个文学世家,家里的长辈都是影视文学界天花板的人物。
她的祖父范荣康(梁达)担任过《人民日报》记者、编辑等,还是科学院的兼职教授。
梁青儿的祖母是著名编剧和作家谌容,一部《人到中年》影响了无数人对人生的思考。

父亲梁左是姜昆的御用编辑,他创作的《虎口遐想》登上央视春晚,还开创了中国情景喜剧的先河,以诙谐又不失讽刺的剧情直击社会现实。

叔叔梁天是知名喜剧演员,而她的姑姑梁欢毕业于北大,是从事文学和影视创作的著名女作家和编辑。

有着这样神仙阵容的一家人,可以说梁青儿出生就在罗马,她确实是家里极尽宠爱的孩子,不过这是在15岁之前,15岁后的梁青儿丧父背债的人生巨大反差还要从她的父亲梁左和姑父英达说起。

大家在看到《我爱我家》这部剧之前,梁达在给姜昆写相声,因为姜昆对他说:你整天写小说有什么出头之日啊,还不如写个相声马上就能出名。

从北大中文系科班出身的梁左小学时就有诸多类型创作,文章、诗词、快板之类的他都写过,大学期间更是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毕业三年后成为北京语言学院一名老师,教授外国人汉语。

此时的姜昆面临困境,来找梁左母亲谌容帮忙,自此和梁左结缘。
他发现梁左的作品极具特色,生动且接地气,这不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吗,于是就有了向梁左寻求合作的想法。
梁左也是有架子的人,面对姜昆几次的合作邀请,他便拿起腔调:那好吧,我就把准备献给诺贝尔文学奖的东西先给你用用。

梁左创作的第一部相声作品便让姜昆登上了1987年央视春晚,之后两人长达六七年的合作,梁左几乎每年都有一部相声作品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1993年英达来找王朔想拍情景喜剧,由于国内没有此类作品,王朔也不敢贸然开始,不过他对英达说:这个我不在行,有一个人一定能胜任编辑,就是梁左。

英达开始找梁左,起初梁左不想搭理他,毕竟英达名声不太好,架不住几次软磨硬泡,梁左开始创作《我爱我家》,英达执导,没想到把自己妹妹梁欢也搭了进去,英达成了他妹夫。
此时英达与宋丹丹仍是婚姻状态,中间梁欢也参与编辑此剧,在片场和英达日久生情,宋丹丹因此离婚,英达反而心安理得,不到一月就和梁欢火速领证。

梁左感觉挺不好面对宋丹丹的,但和英达的合作还在继续,而且他为了创作情景喜剧已经贷了一笔钱,没想到是利滚利的那种,彼时已有两百多万。
债务在身,梁左奋笔耕耘,接连又创作好几部剧,都是英达执导。

巨大的压力让他无暇顾及女儿学业,以至于梁青儿严重偏文厌理,数学居然不及格。
他为了安慰女儿,说自己数学也考过一次四十多分,不要灰心,好好学就行了,别太在意成绩。

受尽父亲疼爱的梁青儿仿佛得到了“数学免试金牌”,成绩一次比一次差,梁左第一次找女儿谈心,严厉批评下父女俩心生隔阂,交流也越来越少。
面对利滚利的高额债务和梁青儿严重偏科的成绩,梁左凑够一笔钱,决定让女儿出国留学,以免当时国内应试教育让她失去人生希望,此时梁青儿还小,母亲就陪着一起出国。

梁左回到自己写作的小屋整日创作,自《我爱我家》后。《新72家房客》、《中国餐馆》、《闲人马大姐》等多部作品均在此创生。
当时影视圈没有现在这么暴利,编辑更是赚不到什么钱,几百万在当时却是天文数字,还债只是杯水车薪。

压在梁左心头的债和想照顾女儿、父亲的压力使他常常夜以继日地写作,又因他“运动式睡眠”经常整宿整宿睡不了觉,一个人半夜在街上胡乱逛着,想找人说个话。
梁左几乎全年都是一个人生活,非常孤独。
在父亲范荣康去世仅半月的时间,梁左也在深夜创作时突发心梗,在他创作的地方永远离开了。

第二天被人发现时,梁左已去世六小时,赶到现场所有人都呆了,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张床,潮湿褪皮的灰白墙壁斑驳不堪,桌子抽屉里放着一张巨额欠条,这就是梁左生前一直创作的小屋,大家想不到这位文学大师竟如此潦倒。
在大家忙着把梁左尸体运回家里安排后事时,英达赶到小屋抱走了电脑。

梁青儿和母亲急忙回国,刚到机场,姑姑梁欢告诉她:我们永远地失去了你的父亲。
此时梁青儿才15岁,面对家庭变故和巨额债务她不知怎么办,父亲生前好友王朔站出来允诺会抚养她,之后王朔和英达争夺电脑的大战也就此开始。

因为梁左生前所有心血作品全在电脑中,王朔想靠这些作品版权为他还债,而英达却说这是他和梁左合作的东西,也有他的份,要走电脑可以,钱的事得说清楚。
而且王朔是个外人,怎么也轮不到他来掺和。
既然英达想要梁左生前所有东西,那债务也该一并承担,况且书呆子似的梁左怎么欠下巨债的,英达心里应该有数吧。

梁左生前时不时和王朔念叨:万一哪天我走了,你就替我养闺女,再把我的一生整理出书,我也就没什么别的念想了。
王朔觉得完成好友遗愿义不容辞,而梁左生前所有素材都在电脑里,他一定要拿电脑。

英达拒不归还电脑,并且也不承担债务的无赖行为,让王朔大骂其比黄世仁还不如,圈内众多德高望重的人都站出来为梁左王朔发声,英达概不理会。
家里人本想让梁欢劝劝英达,结果让谌容想不到自己的亲闺女竟然帮着外人合伙骗亲哥的钱,梁欢表示这事跟她没关系,而且还觉得英达做的对。

半月之内失去两位至亲的谌容,又被女儿女婿气到住院,这时二儿子梁天站出来拍着胸脯向母亲保证:我来替大哥还债,青儿以后就是我的闺女,我来养,请母亲放心。
梁天媳妇也支持丈夫的决定,谌容的积蓄全部用来还债,接下来的重担就该他们挑起了。

在叔叔的支持下,梁青儿继续在外国完成学业,王朔把英达告上法庭,多场官司下来终于要回电脑,把梁左作品和生平整理成《笑忘书》,自费出版,赚得的稿费悉数打给梁青儿。
梁天拼命拍戏还债,还开了一家餐馆来支撑整个家,梁欢在英达PUA下带儿子去国外学习,与家里几乎没有联系。

2012年,梁青儿开始她的卡车之旅,她想靠自己独立,两年的时间里,她和卡车同吃同睡,用漂泊来感悟生活。
2013年,梁青儿结束履行回到北京,回忆起在机场与父亲的匆匆一别没想到是今后永不再见,看着他布满红血丝的眼球,当时的梁青儿说不出一句安慰的话:爸,别那么拼命写东西,要好好保重身体。

我们对亲情总是木讷,想说的不敢说,说出口的又不是想说的,所以遗憾无法避免。
对父亲的愧意使她想要拜访父亲生前的好友,一是为他们对自己的帮助表示感谢,二是想多了解父亲。

当她带着画作拜访马未都时,马爷听到她是梁左女儿瞬间便红了眼眶:把这当成自己家,欢迎你随时来。
父亲生前好友口中的他正直善良、幽默风趣、才华横溢,有架子又有孩子气……是那样闪闪发光的一个人,而她与父亲之前的小别扭使他觉得父亲不再爱她,互相都不了解彼此的心意。

在王朔牵线下,梁青儿认识了一位女导演,担任一部电影的翻译编辑工作,正式继承父亲衣钵。
她和堂妹梁小凉一起创作的小说《让我怎么相信你》拍成电影,姐妹俩对父亲的感受都在电影里:人生处处遗憾,但爱在时空永存,不必执念过去,揣着信任上路,被治愈也应自愈。

梁青儿还把绝版了的《笑忘书》重新整理完善,借以慰藉对父亲的怀念,她在书中写道:与父亲告别的那个机场,是我的心再也走不出来的地方,我还有未说出口的话……

王朔曾对梁左说:“剧本是写不完的,钱是挣不完的。”
“是是,我早晚是要写小说的。”

那么接下来的轮回,会证明该相见的终会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