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小姐遇到张学良时,只是一个16岁的青涩中学生。而张学良已30岁,是权重一方的少帅。见惯风月,有妻有子。
让这样的男人留情容易,给个名分却很难。
赵四小姐和张学良
张学良是东北军阀张作霖的长子。性格天真豪爽,法国留学,风度翩翩,很懂罗曼蒂克。他自己说:“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这样一来,他的情史想不丰富都不行。
赵四小姐,赵一荻,1912年,香港出生。赵家地位显赫,所以把女儿送进了天津中西女子中学。这是一所大名鼎鼎的贵族学校,学生都是豪门显贵的千金。
赵四小姐
于是,男士们都争着请她跳舞。
可赵四却一一拒绝了。她一直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直到张学良在一大群军官的簇拥下到来。29岁的张学良,身兼实力派和偶像派,英气逼人,气场十足。这种气势,女人都容易倾心。对于天真无邪的赵四来说,杀伤力更是百分百。
何况,这个英气男子,还穿过满堂的艳女贵妇,直直走到她面前,邀她跳舞。当时,赵四一定既激动又兴奋,一张小脸高兴得熠熠生辉,按言情小说的话来说:幸福得都快晕过去了。
赵四第一次步入社交场,就陷入了初恋。他们像情侣一样,四处结伴游玩。
但他是有家室的人,她该怎么办?
赵四小姐
他不知道,赵四爱他之深,愿意作出的牺牲远远超过他的预料。
在事情陷入胶着状态时,张学良碰到了人生第一次大挑战。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从北京回奉天时,所坐火车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毁。张作霖伤重身亡。
这对于张学良来说,不仅仅是丧父的家事。他必须迅速返回奉天奔丧,同时完成对东北军的接管。这是当务之急。
张学良心情沉重地离开,赵四小姐不顾一切地跑去送他。
看着一个深陷哀痛的男人,赵四压抑已久的激情和母爱情结一起发作,扑上去紧紧搂住他,在他唇上深深一吻——赵四小姐外表温柔如水,内心却热烈大胆。这可能也是张学良喜欢她的原因之一。有激情的女人,总是让人迷恋。
赵四小姐
回到奉天后,张学良凭借自己的威信,顺利接掌东北军。皇姑屯事件后一星期,他就果敢地宣布:奉系军队接受收编了,从此南京政府让俺干啥,俺就干啥。史称“东北易帜”。
张学良决心抗日,坚决地除掉了两个亲日派的元老,杨宇霆和常荫槐。
7月,张学良向国民政府发出《绝不妨碍统一电》,再次表态:我小张以后就是你们的人了。随后,出任陆海空军副司令、东北边防司令长官。
1930年9月,张学良看准时机,10万东北军挥师入关,一举帮老蒋灭了对头阎锡山,结束了中原大战。中国形式上进入了一个统一时期。
这一下,张学良功劳大了,成了老蒋最欢迎的人物。两个人还拜了把子。
那是张学良最为意气风发的岁月。
英雄本色,需要红袖添香。
这期间,关于赵四小姐的香艳传说,更为张学良的男性魅力大大增色。
赵四小姐
张学良的爱情,成了她唯一可以倚仗的东西。
如果她再年长一些,也许就会害怕。因为那时她就会知道,郎心似花易凋谢,爱情是一件多么不可靠的事。但18岁的赵四什么也不怕,她和张学良一起打高尔夫,四处游玩。为自己可以留在张学良身边而满心欢喜,她相信这份爱情永远不会褪色。
赵四小姐看起来毫无锋芒,但内心却非常坚定而隐忍:对于目标很坚定,对于委屈能隐忍。
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为赵四小姐的到来犯了难。
赵四小姐一踏上奉天的土地,她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于凤至
于凤至嫁过来后,一连生了四个儿女。凭着公公的支持和治家的才干,早已在张家坐稳了少帅夫人的位置。
唯一的缺憾,是张学良始终不够爱她。张学良老年时直率地说:“我跟我太太(于凤至)一直不太和气,我不喜欢我的太太,因为我们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我跟我太太说,你嫁错了人,你是贤妻良母呀,可是张学良恰好不要贤妻良母。”所以,张学良在外面情人不断。但于凤至也想得开,任他在外面倒腾,她只管照顾好帅府和四个孩子。
不要小看了于凤至,她是很有些智慧的。不然她不能叫张作霖父子服气,也难以坐镇帅府。这一点,拿她和张学良的第二个夫人谷瑞玉一比,就很明显了。
死活要嫁张学良的千金小姐,赵四并不是第一个。早在数年前,就有谷瑞玉的先例。谷瑞玉出身天津市郊的大户人家,年轻貌美,受过西式教育,能用流利的英语和外国军火商谈判。张学良和她是自由恋爱。情火炽热之时,谷瑞玉不顾炮弹横飞,不要命地跑到前线和张学良幽会——少帅魅力果然不是盖的。
随军夫人谷瑞玉
算是二房夫人吧。但于凤至坚决不准她进帅府,谷瑞玉就在天津当外室。如果张学良打仗,她就跟着上一线,所以被称为“随军夫人”。当时,他们的感情还是很要好的。
论起家世容貌感情,谷瑞玉什么都比于凤至强,可就是智慧差了一点。在复杂的军政斗争环境中,她屡屡犯下愚蠢的错误,以致最后失去了少帅的心。
比如,张学良感到疲累,染上了鸦片瘾。她为了给张学良戒毒,花了一大笔钱找了个日本医生。不料那家伙用吗啡给张学良戒毒,结果鸦片瘾好了,又染上了更严重的吗啡瘾。张学良白白受折磨,谷瑞玉好心办坏事。
后来,谷瑞玉厌烦了随军生涯,独自到天津享受上流社交生活去了。这时她又犯了个错误:1928年张作霖遇袭身亡,东北军将此作为最高军事机密,秘不发丧。结果,谷瑞玉贸然返回帅府,让日本人窥破真相。帮不上忙,就会添乱。此时,张学良已经不耐烦她了。
谷瑞玉还看不清形势,不甘心外室的身份,吵闹着要进帅府住。这更让张学良觉得后悔:还以为她乖巧,原来是装的啊。
两个夫人的作为一对比,张学良越发敬重于凤至。做大帅的女人,光有美貌是不够的。姜是老的辣,还是父亲挑的媳妇儿,才担得起少帅夫人的担子。对谷瑞玉的失望,让他彻底把爱情和帅府划清了界限。他风流花心,会爱很多女人。但他是一方统帅,不是所有女人都能领回家的。
这个认识,波及到了后来的赵四小姐。
所以,于凤至提出:赵四小姐一不能进帅府,二不能有名分。
张学良一句话没多说就同意了。在他眼里,此时的赵四小姐和当年的谷瑞玉,其实并没有多大不同吧。年轻,美貌,激情。他只要在确保安全的范畴里,好好享受就可以了。
此时的于凤至应该是如临大敌。面对这样一个强劲对手,于凤至自然是严阵以待。她本来不想要赵四留在奉天,可张学良不答应:家里不要她了,你让她往哪儿去?
最后大家各让一步,把赵四安排在北陵别墅居住。对外称作张学良的私人秘书,对内称侍从小姐。扔下个不明不白的称呼,于凤至便不再过问赵四。
这是于凤至的聪明之处,她的算盘应该是:等赵四忍受不了这份委屈,就会吵闹或者离开。当年谷瑞玉,不就是这样自乱阵脚的吗?
于凤至的第一招,不着痕迹的下马威,不可谓不高。可惜这次她碰上的是赵四。
赵四是个承受力和适应力超强的人,忍耐是她一生制胜的法宝。她毫无怨言,欢喜地迎接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这是她和张学良的蜜月。
经过炽热的相恋和长久的离别,他们终于能朝夕厮守了。张学良白天在帅府上班,但每晚都会情不自禁地回到别墅。他们恨不得分分秒秒都在一起,就连早上的分别都难分难舍。
张闾琳和赵四小姐
这是张学良的第四子,也是最小的孩子。
在怀孕期间,赵四小姐很吃了些苦头。因为背上生了痈疮,一度还被医生要求堕胎。千辛万苦生下孩子,她才发觉自己的境地极其困窘。
孩子是早产,她没有奶水。婴儿用品不齐全,照料产妇母子的人手也不够。这种种不便,张学良一个大老爷们根本想不到、顾不上。再加上想到孩子是个“黑户”,没名没分,将来前途怎么办……问题很具体,换个女人恐怕都要得产后抑郁症。即便神经强韧如赵四小姐,也不免忧思忡忡。
在这个关头,居然是于凤至伸出了援手。
一直以来,于凤至就当赵四小姐不存在。不见面,不过问,不为难。这段日子她冷眼看着,对赵四小姐的性格也有所了解。赵四身为千金小姐,对种种委屈的反应是不怨不怒、不急不躁。估计于凤至也有点佩服她了。
现在赵四既然已生下孩子,木已成舟,于凤至决定去探望她,把孩子抱回大帅府,代为抚养。
赵四小姐至始至终没有野心,但这也要于凤至镇得住场子。
显然,于凤至之前并未过多插手,待赵四小姐自生自灭地吃了些苦头后,才在关键时刻援手。既落了贤惠名声,也收服了赵四小姐的心。
于凤至把握的,是正室的分寸。
她出的第二招:雪中送炭,威慑后的怀柔。
虽然大获成功,但也不无苦楚。无论如何,自己的男人是被瓜分了。
由于赵四小姐的本分,于凤至也戒心大减。
过了几个月,她决定把赵四接到帅府旁边住,既让张学良和赵四感激自己的大度;也免得张学良天天去别墅,整日不回帅府。
于是,于凤至出了第三招:以关怀之名,把敌人放在眼皮底下监控。
于凤至把帅府旁一栋两层小洋楼买下来,装修得漂漂亮亮,亲自去北陵别墅把赵四小姐接过来住。这栋楼,后来就叫做赵四小姐楼。
赵四小姐来到这里后,出人意料地挑了一间阴暗潮湿的房间住。张学良后来得知她的用心后,非常感动——因为在这间屋子里,她抬头就能看见大帅府张学良办公室里的灯光。
于凤至出了很多招,但赵四小姐始终只有一招:用女人的温柔,牢牢抓住张学良的心。现在她依然只是“机要秘书”,但她在帅府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了。
见她如此温良恭敬,于凤至也不好刁难了。原本她也不是恶人。
大帅府
“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沦陷。
张学良痛恨日本,但蒋介石不准他出兵。他压力很大,被迫下野,到了上海。他越来越依赖吗啡,面黄肌瘦,一副瘾君子的模样。
赵四小姐平时一副柔弱模样,但关键时刻性格里的果敢就迸发了。
她决定帮张学良戒毒!
以前,谷瑞玉帮张学良戒过一次,失败了。赵四小姐经过询问,知道戒毒只有一条路:硬戒。于是医生把张学良绑在椅子上,赵四小姐和侍卫拿着枪,守在门口。
当家人朋友被张学良凄厉的叫声引来时,却被赵四小姐挡住了。
她一直都有坚韧的性格,为了达到目标,可以忍受一切苦难。张学良是她最爱的男人,也应该有这种强韧!
七天七夜,张学良戒毒成功。
焕然新生时,他内心一定是感激赵四小姐的。
她已经是他最信任的人了。
西安事变,宋美龄的力保,救了张学良一命。
张学良得知后,认为宋美龄很了解他,是他的知己。
他说,一生中有两位女性对他恩同再造,一是宋美龄,一是赵一荻。
但是宋美龄不喜欢赵四小姐,觉得她像个姨太太,不许她跟着张学良。大概是由于她跟于凤至比较熟,而且有种基于正室的敌对情绪吧。
所以,在张学良囚笼生涯的前三年,是于凤至一直陪着他。
早年,由于蒋介石怒火未歇,所以囚禁张学良的地方,都是深山老林,条件十分艰苦。而且,幽闭在一个狭小的地方,没有娱乐。这种环境很能让人发疯。
于凤至得了严重的乳腺病。张学良就提出,让于凤至去治病,把赵四接来陪我吧。戴笠受命办这件事,心里忍不住嘀咕:我可以去接,问题是人家能来吗?
此时,赵四小姐带着幼子张闾琳,在香港定居。
这一年,她28岁,儿子不满10岁。
香港的生活繁华安逸,她手中也有一笔可观的财产。
她爱过的男人,已经不是威震四方的少帅。现在沦为阶下囚,亲信们都树倒猢狲散。说起来,他对她也不算太好。她牺牲了家族和名誉跟着他,他却连一个名分也舍不得给她。大多数女人应该都会想:我把青春都白白搭给你了,余下的时间我尽心抚育我和你的孩子。算对得起你了吧?
可是,赵四不是一般女人。
她的心智比一般女人坚韧,她的爱情也比一般女人坚固。她接到消息后,经过痛苦抉择,决心把幼子送给美国的朋友抚养,而自己去陪张学良坐牢。
张学良和赵四小姐
张学良要做什么,赵四就陪着他做。她似乎没有自己的喜好和追求,唯一的目标就是满足张学良的愿望。她的爱,真是让人有些瞠目结舌。一个女人怎么可以爱一个男人,到泯灭自我的地步?
张学良后来常常说:“我这一生亏欠她甚多。”
即便如此,张学良也不愿说谎:“四小姐是对我最好的,但不是我最爱的。”
赵四也对张学良说过:如果不是被软禁,我早就离开你了。你那些事情,哪个女人也受不了。
所以,这两个人的旷世之恋,其实是坐牢坐出来的。张学良说,他不喜欢贤妻良母,而赵四恰恰正是一个贤妻良母。如果不是失去自由,爱风流的张学良,肯定早就伤透了赵四小姐的心。
或许,这种相濡以沫的单纯日子,在赵四看来就是幸福。
虽然,若没有被囚禁张学良的生活会是另一种模样,但那毕竟是假设。事实上,几十年两个人不离不弃朝夕相对,这份依赖已深深刻入了张学良的灵魂。
几十年里,他只有她,她只有他。
张学良和赵四小姐
在宋美龄的影响下,年过花甲的张学良,最后决定跟于凤至离婚,和赵四小姐正式结婚。
此时,她跟随张学良已经36年,名义是私人秘书。其中25年,是陪他过着与世隔绝的幽居生活。
据说,当牧师证婚时,赵四小姐的眼泪夺眶而出。
她从未要求过,不说明她真的不介意。
随着蒋介石父子先后离世,张学良和赵四渐渐恢复自由。
张学良和赵四小姐
2000年6月1日,张学良高高兴兴地过了百岁生日。他紧紧拉着赵四小姐的手,对大家说:“我太太非常好,最关心我的是她!”赵四盈盈笑着。
2000年6月22日,赵四小姐病逝,享年88岁。
她一生陪伴了张学良整整72年!在这一份沉甸甸的岁月里,包含了她整个的青春和暮年,包含了她全部的爱恋和悲伤。这是钢铁一般坚硬的感情,在它面前任何欢爱都如同浮云一般。
张学良曾说,他最爱的女人不是赵四。
但到了最后,他刻骨铭心的唯有赵四,他不能失去的灵魂伴侣也是赵四。
赵四小姐逝后第二年,张学良也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