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张艺谋电影《满江红》:里面的低级错误,有一个扎心的故事

丁丁的慢台 2024-03-18 23:27:28

欢迎关注

文/丁丁

今天我们聊聊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江红》

01、

《满江红》看了两遍,喜剧中含有悬念、惊悚,有些细节一定要在看第二遍的时候才会明白。

既然是《满江红》,自然与岳飞有关,但影片没有从正面写岳飞,而是从独特的角度,讲述“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的由来,由此展现了岳飞满腔赤诚、精忠报国的精神。

故事发生在南宋初期,岳飞被害后四年,也就是公元1146年。

小兵张大和他身边一些普普通通的人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寻找英雄岳飞被害之前在监狱的墙上,到底留下了怎样的文字?

在观影的过程中,相信观众都会被电影情节所推动,渐渐感动,到最后眼含热泪。

但感动归感动,电影后半部分,一个叫瑶琴的女子唱了一段小曲,却瞬间让我有些蒙圈。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tiáo],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段小曲来自南宋·蒋捷的一首词《一剪梅·舟过吴江》的下半阙,一字不差,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蒋捷是南宋末的人,而电影《满江红》讲述的则是南宋初的故事,二者之间横跨百年,这不是一个很明显的、很低级的、有悖历史常识的错误吗?

如此显而易见的错误,如果说编剧没有发现,难道整个剧组、乃至影片的审核,都没有一个人提出质疑吗?这难道真的是张艺谋和整个团队所犯的一个低级错误吗?

02、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词和它的词作者蒋捷。

蒋捷出生于南宋末,约公元1245年,到1305年去世。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国家危亡、流离失所的日子里度过的。

他和他的前辈一样有报国之志,奈何朝廷懦弱,无力回天,他考中进士五年后,南宋就灭亡了。

带着对故国家园的留恋,带着亡国遗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带着对异族统治的不满情绪,他誓不做元朝官员,于是辞官隐居,写下了很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的词作。

这首《一剪梅·舟过吴江》最具代表性。

这是元军攻破临安后,蒋捷在流浪途中而作的一首词,描写了一个人乘船在吴江上漂泊,途中倦懒而产生的思归之情,它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对故国的思念,对山河的哀恸。

这首词是否应该出现在此时?

看第一遍的时候,我的确也产生过这样的疑问,但在看过第二遍之后,我从当初的质疑,渐渐转变成了理解。

虽然这首词出现在南宋末,但它表达的心情与愿望,和南宋初的人们是一样的。

《一剪梅·舟过吴江》中,漂泊江面上的诗人想象归家后的生活:

换下旅途中的客袍,穿上家常的衣服,再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

这是南宋末诗人的愿望,安知这不是南宋初的人们的心愿?

这样的生活,在南宋初的人们就热切向往,然而历史证明,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百年之后的人们不仅没有盼来想要的生活,还被迫沦为亡国奴,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与悲愤?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是蒋捷对于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的无奈,祖国的大好山河就在这无奈的痛惜中被金人吞并。

这和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了岳飞对时光流逝,不想虚度光阴,急于为国家建功立业,却无奈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电影中死去的张大、丁三旺、刘喜和瑶琴等人,和后来的蒋捷一样,他们都不愿意做亡国奴,都不愿意失去家园,是“何日归家洗客袍”的美好愿望,支撑着他们前赴后继,舍生取义。

所以这首词出现在这部电影里,也不是没有道理,甚至非常巧妙、贴切。

03、

我想,电影的导演、编剧、历史文化顾问,应该是具备这样的历史常识的,比如剧中的瑶琴姑娘,她的名字来自岳飞的诗词《小重山》“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从中可以看出,编剧肯定是懂历史、懂诗词的,剧中情节应该是特意这样安排的。

我们在提出质疑之前,多问一个为什么?仔细思考一下,也就不难理解编导的苦心。

只是电影唯一欠妥的地方,是缺少了一个对这首小曲的铺垫或者说明,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也许根本不知道小曲的出处、诗词的时间这个问题,所以不会提出什么质疑。

但对于稍微懂一点历史知识、稍微具备一点诗词素养的观众来说,会有些接受不了,我在网上也看到了一些批评的声音,他们认定这是一个低级的、明显的、有悖历史常识的错误。

这是电影唯一的遗憾。

张大和他的伙伴们在岳飞死后开始筹划寻找岳飞遗言的计划,为此宁愿舍弃生命也不放弃。

他们一直都在为找回“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这样的生活而努力,只可惜,生逢乱世,终究没有实现。

这个希望,在百年之后的蒋捷那里,也在期盼,在期盼中等来失望,甚至是绝望。

大宋最终灭亡,但是岳飞以及普普通通的大宋子民,他们抗金救国的精神是永不灭的。

仔细品味电影,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去纠结小曲的来源、诗词的时间对不对,就像前面讲的,小曲表达的心愿,是千千万万大宋子民的心愿,无论宋初,还是宋末。

家国情怀,这就是电影《满江红》的意义吧!

———— END ————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丁丁,专注为您带来影视、小说、人物的情感解读。喜欢旅游、做美食、烹茶,希望用温暖的文字,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书写自己的慢时光。

学习和成长是一件终生的事情,愿与你同行,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转发、关注作者不迷路

0 阅读:0

丁丁的慢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