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变了,我这就只是血糖高点,是不是还算不得糖尿病啊?”
这天一大早,老吴就拿着体检报告来问,说他去体检,发现血糖高了,体检的医生说他这大概率可以确诊是糖尿病。可老吴平时一点症状都没有,压根就不相信自己得了什么糖尿病,回家后他就去网上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刚好看到一篇文章说,2024年的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变了,这让老吴心中抱有一丝侥幸,觉得自己肯定不是糖尿病。
一、2024年的最新糖尿病诊断真的变了吗?其实,这篇文章我也看过。文章说的是在前不久举办的糖尿病学会上所带来的消息。据说在2025年即将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诊断标准确实稍有变化。
注意,说的是稍有变化哦!
老指南给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7.0mmol/L;
或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
或随机血糖≥11.1mmol/L;
或糖化血红蛋白≥6.5%。
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达到以上水平,并且同时伴有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多尿,多食,多饮,体重减轻)”症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达到以上水平,但没有“三多一少”症状,需要重新选择一天再测一次。
2025年指南给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7.0mmol/L;
或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
或随机血糖≥11.1mmol/L;
或糖化血红蛋白≥6.5%。
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达到以上水平,并且同时伴有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多尿,多食,多饮,体重减轻)”症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不包括随机血糖)达到以上水平,但没有“三多一少”症状,需要重新选择一天再测一次。
简单来说,新指南的变化就在于随机血糖这个指标上,老指南认为只要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不管有没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都要重新测一次,都可能是糖尿病,但是新指南认为即便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也不一定就是糖尿病,可以暂时不用测。
不过,文章也指出了,该标准还未正式发布,所以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再说了,我们平时体检测血糖,一般都是测的空腹血糖,很少有人拿随机血糖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所以说,即便新指南真的会变化,那实际意义也不大。
二、是不是糖尿病,其实看身体的这些表现就够了!其实,糖尿病相比于高血压和高血脂来说,症状还更为明显一些,可能早期就会出现一些典型的症状,只不过有些患者不够重视。提醒各位,尤其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出现以下症状就要小心了,尽早去查一下自己的血糖值,千万别等严重了再后悔。
1. 多饮:糖尿病患者常常会感觉口渴,饮水量明显增加。这是因为当血糖升高时,身体会试图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糖分。而大量排尿会导致身体失去过多的水分,从而刺激大脑的口渴中枢,让人产生强烈的口渴感。患者可能会频繁地喝水,而且每次的饮水量也比以往增多。
2. 多食:尽管吃的量比以前多,但总觉得吃不饱,体重可能也没有相应增加,甚至还会下降。这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作用缺陷,身体细胞不能有效地利用葡萄糖来获取能量。身体误以为能量供给不足,就会发出信号让患者感到饥饿,促使患者进食更多。
3. 多尿:血糖过高时,肾脏过滤血液后,肾小管不能将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导致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多,形成渗透性利尿。患者的尿量会显著增加,排尿次数也会增多。正常情况下,一般白天排尿 4 - 6 次,夜间 0 - 2 次。而糖尿病患者可能白天排尿 7 - 10 次,夜间也会有 3 - 5 次,而且每次尿量也较多。
4. 体重下降:如前面提到的,由于身体细胞不能很好地利用葡萄糖来提供能量,身体就会开始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满足能量需求。这就导致患者的体重逐渐下降。即使患者摄入的食物量增加,但体重仍然会持续减轻。
5. 乏力:身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能量供应不足,患者就会经常感到疲倦、乏力。这种乏力感可能会影响患者日常的活动,比如平时能轻松爬楼梯,患病后可能爬几层就会气喘吁吁、感觉双腿沉重。而且,这种疲劳感在休息后也难以完全缓解,因为身体始终处于能量缺乏的状态。
6. 视力模糊:长期高血糖会影响眼睛的晶状体,使晶状体的渗透压发生改变,导致晶状体变凸或者变凹,从而影响视力。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就像眼前有一层薄雾一样。这种视力变化可能是逐渐发生的,开始时可能只是轻微的模糊,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越来越明显。
7. 皮肤瘙痒:高血糖会刺激神经末梢,并且有利于细菌和真菌在皮肤表面生长,这两者都可能导致皮肤瘙痒。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或者局部皮肤瘙痒,尤其是外阴部、肛门周围等皮肤褶皱处更为明显。瘙痒的程度也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微的不适,而有的患者会瘙痒难忍,反复搔抓还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感染。
参考资料:
《2024年最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变了!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 糖尿病之友. 202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