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有情——叶丽美工笔画作品展"于4月3日至22日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并于4月12日下午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
本次展览是以“草木有情”为主题的叶丽美中国工笔画作品展览的第二站,展出了画家近十余年间创作的80余件工笔作品,比较全面的呈现了画家绘画语言和艺术风格的面貌。作品以草木为载体,在传承中国花鸟画优秀传统的同时,又将现代审美意识融入中国工笔画的创新探索之中,并打开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面貌。她以独特的视角,对所表现的花鸟草木予以现代人文精神的观照,使艺术作品呈现出具有个人标识的艺术特质和品格,彰显出传统工笔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生命力。
展览由中国工笔画学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为学术指导,广东画院、关山月美术馆等联合主办,艺术界、学术界及政商界数百位嘉宾出席开幕式。多位专家从学术传承、创作实践等角度诠释叶丽美艺术价值。
开幕式后,“草木有情”叶丽美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座谈会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会议厅举行。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端廷先生主持。
参加此次座谈会的专家、学者有: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端廷;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若熹;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陈湘波;
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博士生导师袁学君;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俊宇;
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教授蔡乔中;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副院长戴幼楠;
广州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刘菲菲;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徐建新;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宜昌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田亚洲;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教授刘吉;
广州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书记许洪林;关山月美术馆主任-程平星海音乐学院教授林松源;
贵州民族大学教授徐青;广州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陈欢迎。
本期发言嘉宾
——林若熹——
林若熹,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画的造型是一种能力的表现。当然你能够具有画得很像的能力的同时,你也可以画得很不像。这像与不像就在于你的掌控之中,是对造型能力的驾驭。这样在创作中,就可以想要怎么造型就怎么造型,丽美这个功夫显然是有的,而且很好,这是我要说的第一个问题,形造型问题。
第二个我要强调的是色彩的问题。就大家对于丽美这个展览的评价而言,色彩非常的漂亮,非常的亮丽,有南方特色的那种鲜明。我认为这个世界是由形与色构成的。色,不是形的东西,我们能够想到的,全部都属于形;当你想到某个色彩是红色的时候,其实它只是一个色相,也是个形了。而色在人的脑海里是运动状态、属于精神的,它不可能成为一个具体的形,即时间不是空间。当时间转换为空间时,即它成为形的时候,此刻色相也就成为了形。所以,我们对于色彩的表现,是需要有个形的存在的,这个形就是色相。色彩比刚才所说的形的造型来说,其难度更大,对画画的人来说,色彩是我们的短板。因为我们画的并不是在画色彩,而是在画色形,而画本身是在画色彩形式。丽美能够在对于色彩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色形作为载体,她的理想,如何找到一个载体来承载是一样的,这两方面关系她都做得非常不错。一方面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形所存在的,这很好解决。另一方面是色,色本身就不是一个物质的东西,而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们无法去把握它。用一个理想的色相,这个色相是我们熟悉的并且是已经有的去表现,我们能感受到的是载体色相所给予的。丽美的作品中能够很好的把这个她心中所创造的色彩用一个合适的色相载体表达出来。
色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因为文人画统治了中国画这么多年,其影响导致我们一画色彩就被认为是俗气,而且越亮丽就越俗。其实,从色彩本身来说,亮丽才是好的,越亮丽就越好看。因为,艺术是创造愉悦的,亮丽就最是愉悦!画色彩,假如不追求亮丽,那追求什么呢?亮丽并不是目的、亮丽是一个载体,它是要让人们愉悦,愉悦与美在此可以划个等号的。亮丽才是最美的,丽美做到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声、色是在同一个层面。对于绘画的感觉我们要从音乐那里去感受,从形体感受是属于科学的,色才是属于艺术的。我们听音乐觉得好听不好听?如果要去说出是一个什么意思,那就是听者即第三者进行的再创造,所创造出来的,就没有标准的答案,你的答案跟我的答案是不完全一样的。在绘画中,具象是有形的,它可以用抽象的形来作为载体,也可以用具象的形作为载体。具象的载体我们称为具象形式,抽象的载体我们称为抽象形式。抽象形式是非常接近音乐形式的声音,它只是一个个音符的符号,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通过声音的符号,构成一个美妙的旋律。用音乐套用到美术、使用一种抽象的符号,像点、线、面或几何学来组合一个画面,组合一个画面的节奏时,就和旋律一摸一样,所以,色彩的亮丽和声音的好听,其实是一回事!假如色彩不亮丽,就如同音乐不好听一样,那就不知道是画什么画了。因为画在于美,而不是在于画什么意思。有意思有故事是文学的事,跟艺术没有任何关系。
林若熹
叶丽美,原名叶杏媛,籍贯广东惠州秋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重彩画研究会研究员、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培训中心导师、广州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导师、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及研究生导师。
部分展览作品鉴赏
叶丽美《云想衣裳花想容》130cmx50cm 2020年
叶丽美《雨过风香》 39cmx52cm 2021年
叶丽美《庄蝶有约》 68cmx68cm 2018年
叶丽美《惠风和畅》69cmx69cm 2018年
叶丽美《草芳十里之一》68cmx68cm 2017年
叶丽美《蝶梦水云乡》120cmx100cm 2022年
叶丽美《复如花更开》73cmx77.5cm 2022年
叶丽美《疑是春风在我家》85cmx90cm 2022年
叶丽美《念东风》97cmx104cm 2025年
叶丽美《春光无限》180cmx152cm 2020年
叶丽美《秋溪之舞》222cmx110cm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