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沈士充《郊园十二景图》,明代园林盛景,令人心旷神怡

一点书画 2025-01-12 09:04:07

明代画家沈士充创作的《郊园十二景图》,是一幅展现园林美景的杰出山水画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沈士充,字号:字子居。籍贯:华亭(今上海市松江)。生活时代:明代。师从:出宋懋晋之门,兼师赵左。擅长画山水画,笔法松秀,墨色华淳,皴染淹润,画山很少有突兀之势,画面清蔚苍古,所作山水丘壑蓓葱,是松江画派的正宗人。沈士充常为董其昌代笔,但其画风与董其昌有显著区别,沈士充长于构图,皴染周至,是技巧纯熟的作家画。

《郊园十二景图》创作时间:明代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材质与尺寸:纸本,浅设色,每帧图像纵30.1厘米,横47.5厘米。画作内容:该册页共由十二帧组成,每帧描绘了一处园林美景,依次为:雪斋、秸阁、霞外、就花亭、浣香榭、藻野堂、晴绮楼、竹屋、扫花庵、凉心堂、聚景阁和田舍。这些景象各具特色,展现了四季变换中的园林风光。

据记载,沈士充在明代天启五年受王时敏之邀,为其祖居东园绘制了《郊园十二景图》。册页的最后一页,右上角题有细篆字“田舍”,一旁有款字“乙丑春仲,沈士充为烟客先生写郊园十二景”,并钤有一朱一白两印,内容分别为“士充”和“子居”。由此可以推断,这幅册页大约是在公元1625年初春时节,沈士充在拜访好友王时敏(字烟客)位于太仓的私人园邸乐郊园时所创作。

沈士充在构图上展现出高超的技巧,每帧画面都精心布局,既有远景的开阔,也有近景的细腻,使得整个园林景色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沈士充的笔法松秀流畅,既有力度又不失温婉细腻。无论是山石的轮廓,还是树木的枝叶,都通过他独特的笔法得以完美呈现。

沈士充在墨色的运用上也十分讲究,墨色华淳,皴染淹润,使得画面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通过十二帧画面,沈士充巧妙地展现了园林在四季变换中的不同风貌,既有冬日的雪景,也有春日的梅花、夏日的荷花、秋日的桂花,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郊园十二景图》是沈士充绘画技艺的巅峰之作,也是松江画派中难得一见的园林实景写生图册。它不仅代表了沈士充个人的艺术成就,也对后世的园林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部分景致赏析:雪斋描绘了一座位于山岗间的庭院,山丘、树木和室庐都被白雪覆盖,林木凋零无叶,一派冰雪中的严冬景象。画面中,唯有围绕于室庐四周的松竹仍有生意,显示出不畏冰雪的气节。在一片沉寂中,室庐响起了叩门声,“最难风雪故人来”,独坐在斋中的主人此时别有一番异样的欢喜。浣香榭画面正中央靠近水池的建筑是浣香榭,前方是一片开阔的水域,隐约可以看到梅花飘落水中随波涌动的样子。周围还有小桥回廊、瓦屋亭榭、乔松绿柳点缀其间,整个画面可居可游,赏心悦目。画面左上角,梅林间有一道长廊,称为梅花廊。霞外阁置于画面中心,与其背后的山麓占据了左下角。平缓的山坡下,树木丛深,有小屋长廊,两位隐者端坐在其间,在阁中欣赏右边一树树烂漫的梅花,对景赋诗,谈艺论文。透过一片梅树林,愈到远处愈是烟云弥漫,逐渐幻入虚境与天空浑然一色,恍若置身仙境之感,给人以无限的遐思。

《郊园十二景图》是沈士充艺术生涯中的巅峰之作,它不仅展示了沈士充精湛的绘画技艺,也为我们留下了明代园林艺术的宝贵资料。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沈士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和对园林艺术的独特感悟。

明 沈士充 郊园十二景册 雪斋

明 沈士充 郊园十二景册 秾阁

明 沈士充 郊园十二景册 霞外

明 沈士充 郊园十二景册 就花亭

明 沈士充 郊园十二景册 浣香榭

明 沈士充 郊园十二景册 藻野堂

明 沈士充 郊园十二景册 晴绮楼

明 沈士充 郊园十二景册 竹屋

明 沈士充 郊园十二景册 扫花庵

明 沈士充 郊园十二景册 凉心堂

明 沈士充 郊园十二景册 颿影阁

明 沈士充 郊园十二景册 田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