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边角料拼成一部新片,贾樟柯新片口碑翻车,他是真的想赚钱

得得电影 2024-11-26 14:53:36

最近几年,贾樟柯的风评就已经不好了。

一方面,有人说他沽名钓誉,不断重复中国人的苦难叙事讨外国人开心,来换取自己的国际声誉。

一方面,作为文艺片灯塔,贾樟柯过度拥抱商业的行为也令人不解。

拍广告,录综艺,各种植入,贾科长全力拥抱商业,而在过度曝光下,他的神秘感与文学份量也大打折扣。

但这也仅仅是小风小浪。

作为电影导演,贾樟柯只要拍出一部像样的电影,就能瞬间力挽狂澜,证明自己在电影圈独一无二的地位。

毕竟赚钱也没错,谁不喜欢钱呢?

然而随着新片的上映,贾樟柯的风评算是彻彻底底跌落到了谷底。

原来,他真的是想赚钱——

《风流一代》

刚刚知道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是很期待的。

毕竟,这是贾樟柯2018年《江湖儿女》之后,时隔6年的新作,这几年光看他跟广告商合作,终于有新片了。

而且《风流一代》上映前还是唯一入围戛纳的中国电影。

贾樟柯对这部电影的期望很高,说本片是“22年的经历集合在一起”的集大成之作,把22年的历史都封存在这一部电影里,几乎囊括了自己整个从影生涯。

为了重点强调这“22”的属性,《风流一代》还大搞饥饿营销——

在11月22日上映,只上映22天就结束,不管票房如何。

瞧瞧,科长跟资本合作这么多年,终于学会了怎么炒作。

那么,一部凝结贾樟柯整个人生的电影,成绩到底如何呢?

市场反馈一个字,惨。

上映5天票房392万,预测568万。

口碑6.2分,刚刚及格,这还是不少骨灰级影迷帮忙拉高的分数。

评论区的差评用“激烈”来形容都不为过。

有人说这是金曲串烧,有人说这是赵涛版MV,还有人看完后只剩下了沉默。

明明是贾樟柯呕心沥血之作,《风流一代》怎么会落得如此结果呢?

看完后我不得不佩服。

贾科长,原来你“呕”出来的,是剩饭啊。

22年的边角料拼成了一部新片

首先看到22年的时间跨度,我还以为贾樟柯能拍出什么史诗级叙事,结果故事一两句话就能说完。

主角(当然一定肯定是赵涛)“巧巧”是一名野模特。

她平常接接商场活动,在舞池跳跳舞,而她的恋人“斌哥”是舞厅的老板,也是当地的地头蛇。

也不知道咋回事,某天突然他俩突然有了矛盾,斌哥远赴他乡去发展,留下了巧巧。

多年后巧巧一个人到异地寻找斌哥,她追他逃他插翅难逃,见面后没说两句话就分手say Goodbye了。

又不知道过了多年,斌哥已经老了半身瘫痪一事无成,他回到了故乡,在超市看到了做收银员的巧巧,二人相视一笑。

然后镜头一转两个人在城市夜道下散步,巧巧突然跟着一群环卫工开始马拉松...

电影,完。

就结束了!

不是,直到看完整部电影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感觉讲了个故事,但感觉又没讲。

如 讲

电影时长111分钟,但称得上是故事内容的满打满算也就40分钟。

那剩下的时长都是啥呢?

混剪!

《山河故人》《任逍遥》《江湖儿女》....贾樟柯把此前拍电影过程中所有边角料,用上的没用上的,一股脑堆砌到了这部电影中。

随着电影开场,镜头就突然陷入了一种“人们都很忙但不知道在干啥”的幻象中。

舞厅唱歌的舞女,矿场排队的工人,网吧里用大头机打CS的小孩.....

她们一会儿喝的人仰马翻,一会儿撩猫逗狗,一会儿故作深沉,但你想问他们在干嘛?

不好意思,没人会告诉你,因为他们连角色都算不上!

电影为什么要有这些镜头呢?

从电影制作上来讲,这些混剪当然是有必要的,它能提供时代氛围,让读者能直观体会到故事背景文化背景等等。

然而别人的电影是穿插几秒,可这部《风流一代》却几乎全都是!

电影开场光是字幕就混了10分钟,15分钟才终于出现第一句台词,20分钟左右主角才发生第一个情节点。

这哪是电影里加混剪,是混剪里加电影啊!

我想了半天,贾樟柯可能发明了一种更新的混剪方式,叫——

“混时长”

这边主角出现个三五分钟,紧接着就是十多分钟的混剪,混到你头皮发麻,混到你天昏地暗,混到你忘记你在电影院干啥。

而且不只是水时长,就连主角的剧情都是从其他电影中剪来的!

《任逍遥》中的赵涛蹦迪、驻足远眺,《山河故人》工人合影,《江湖儿女》的打苍蝇,《三峡好人》的回乡....

也难怪在戛纳颗粒无收,整个一个终极无敌大锅烩啊!

感觉像是看了一个贾樟柯在破站上传的视频,题目叫《我入住啦!这是我亲自剪的二创电影》

然后贾樟柯剪了一段40分钟的主要剧情,剩下的交给剪辑师——

你随便搞,凑出来111分钟就行!

赵涛一会儿散发一会儿盘发,一会儿年轻一会儿又老了几岁,一会儿在船上眺望,一会儿在野地躲雨。

电影里还有一个鬼畜镜头,赵涛被反复推回车里11次。

一个动作重复11次啊!

这都不是《涛声依旧》了,这是《涛涛不绝》!

半默片,这你敢信?

更离谱的是,为了保证现成素材的可用性,贾樟柯发明了全新的电影类别“半默片”,两位主角的设计为“不说话”。

是哑巴吗?

不,就是纯粹的不爱说话。

前期他们的交流全靠短信,后来干脆摆烂了,直接上默片,在镜头前发字幕。

然而其他人却是可以说话的!

甚至有一个镜头赵涛明明嘴动了,但依然没有任何声音。

涛姐的演技本来就很夸张,不说话就更恐怖了。

有场戏小道士要为涛姐算命,涛姐望着他突然歪过头,笑而不语。

这是惊悚片吗请问?!

终于到最后20分钟了。

黑幕拉开我一看,整个镜头属性都不一样了,而这一趴就是在2023年拍摄的新素材。

到这儿贾樟柯突然也不搞什么混剪了,会说故事了,镜头对准主角了。

但时长也只有二十分钟了,胡乱拍拍就这么结束了。

(谁能解释一下,结局为什么赵涛要去跑马拉松???)

可笑的是,电影中还有一个镜头,老头们打牌时后期P上了一段机器人的影像片段,而结局赵涛又和超市的机器人对话。

有人说,这是贾樟柯对AI的反思。

我反你XX!

这不就是没梗硬凑吗?

感觉像是导演刷手机时突然看到了AI,然后灵机一动!

诶!我把机器人加入电影!

看他们怎么解读!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部用废素材打了个底,最后补拍一小部分而组成的“新片”。

高情商:

22年心血凝结成一部电影。

低情商:

22年的剩菜炒成了一锅冷饭。

也难怪一位高赞的网友看完电影后说自己头皮发麻,贾樟柯就是看库存有啥拍啥,愣是拍成了这样一部电影。

贾樟柯对粉丝的服从性测试

我觉得吧,如果你不是贾樟柯的骨灰级粉丝,或者欠他的电影票,那根本没必要看这部电影。

你就搜“80、90年代的影像记录”,看够了1小时,再打开短视频刷一遍“5分钟看完《江湖儿女》”就够了。

相信我,观感一模一样!

我真是怀疑这是贾樟柯对粉丝的一次服从性测试。

“我把边角料做成电影,你们看不看?给不给好评?买账不买账?”

粉丝:

给给给!好好好!时代记忆!复古传奇!

当然了我也理解贾科长这么做的目的。

此前很多电影很棒评分很高,却在内地因为特殊原因根本没法上映,别说挣钱,连影响力都没赚到。

于是现在他让那些电影借尸还魂,这里砍块肉那里扒块皮,凑成了“弗兰肯斯坦”,如今能正式上映,也算是给了那些电影一个交代。

可问题是,您也要给粉丝一个交代啊。

而更恐怖的是,目前在电影院上映的版本仍然不是报名戛纳的原版。

你在大银幕看到的《风流一代》是经过大量的删减、替换、放大、裁剪、消除、增补、消音、补录、音乐替换的版本!

图源:院线电影资料库

它都已经是块魔方了,上映前还要打乱重组。

唉,怎么说呢。

《风流一代》的宣传语是“俱往矣,不回头”

贾科长,咱也向前看吧。

——全文完。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