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名称
青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
二、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四川青花椒种植规模约300万亩,已成为我省种植县(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花椒锈病、炭疽病和蚜虫、螨类、蚧壳虫等主要病虫害的严重发生和为害,常年产量损失高达20%以上。针对这些病虫害的防控,长期以来椒农主要依赖化学药剂,化学农药的不科学使用对青花椒果品的品质和质量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四川青花椒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技术探索并集成出了以生态调控、理化诱杀和科学用药等为核心的青花椒主要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实现了椒园化学农药的减量增效和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2016年~2021年,在绵阳市(三台县、江油市、罗江县)、南充市(高坪区、蓬安县、营山县、南部县、仪陇县、阆中市、西充县)、广安市(岳池县、
武胜县、前锋区)、广元市(朝天区、青川县、旺苍县)、泸州市(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宜宾市(南溪区、江安县、长宁县、翠屏区、叙州区)、眉山市(丹棱县、洪雅县)及部分四川盆周地区,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300万亩次以上。
(三)提质增效情况。
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后,青花椒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次数减少3~4次/年,化学农药的利用率提高了10%以上,施用量减少了30%~40%,亩节约防治成本120元以上。同时,青花椒园生态系统得到了极大改善,瓢虫、捕食螨、蚜茧蜂、食蚜蝇等自然天敌的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加,自然控害作用明显加强。
三、技术要点
1.清园。包括人工清园和药剂清园,主要在冬春季花椒休眠期和青花椒下桩后至新梢抽发前进行。
(1)人工清园。一是在青花椒冬春季休眠期,即青花椒萌芽前,采取“剪”、“刮”、“耙”和“涂”方式,清除椒园内的枯枝、病枝、虫枝、树干粗皮和翘皮等残体,并带离出椒园集中深埋处理。同时,用自制的“石灰+食盐+水”(比例为1:0.1:8—12)涂抹液或商购液态膜涂液等涂抹树干和枝条剪口。二是在7-8月青花椒下桩后到新梢抽发前期,主要是将下桩后的残体带离椒园并集中处理。
(2)药剂清园。在人工清园基础上,还需进行药剂清园,可选择石硫合剂、代森锰锌、机油乳剂和矿物油等药剂进行全园均匀喷雾。
2.生草。在椒园实施人工生草,可种植三叶草、紫花苜蓿、紫云英和光叶紫花苕等草种,既可增加椒园有机肥力,更能保护和利用寄生蜂、瓢虫和草蛉等天敌昆虫。
3.人工释放天敌昆虫。
(1)释放捕食螨。选用胡瓜钝绥螨或巴氏钝绥螨,主要在4月~5月和8月~9月两个害螨发生期释放,释放前15~20天,需用阿维菌素等药剂控制害螨种群密度在2头/叶以下。用图钉将螨袋固定在不被阳光直射的树冠内基部的第一分叉上,每株悬挂1~2袋。
(2)释放瓢虫。选用七星瓢虫或异色瓢虫,主要在4月至5月和8月至9月两个蚜虫发生时期释放,每亩释放5-10盒,约150-300头瓢虫,将瓢虫盒悬挂在有蚜虫发生的枝干上。
4.理化诱杀。
(1)灯光诱杀。在青花椒园按每30~50亩安装1台太阳能杀虫灯,可诱杀梨小食心虫成虫和金龟子等害虫。
(2)色板诱杀。主要在4月至5月和8月至9月两个时期,按每亩悬挂20~25张黄板和蓝板,可诱杀蚜虫和粉虱等害虫。
(3)性、食诱剂诱杀:主要在5月至6月,果实膨大前,悬挂糖酒醋液和性诱剂,每亩悬挂8~10个装置,可诱杀梨小食心虫成虫等蛀果害虫。
5.科学用药。在青花椒主要病虫发生为害达到防治指标时,可施用药剂防治,在优先选用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基础上,合理使用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
(1)锈病。在4~5月花椒花期至果实膨大期和8-10月新梢生长期,可选用环丙唑醇和氟环唑等化学药剂,在锈病发病初期进行叶面喷雾。
(2)炭疽病。在4~5月花椒花期至花椒果实膨大期和8-10月新梢生长期,可选用咪鲜胺、苯甲·嘧菌酯/戊唑醇等化学药剂,在炭疽病发病初期进行叶面喷雾。
(3)蚜虫。主要在4~5月花椒花期至果实膨大期和8-9月新梢生长期,可选择吡虫啉、噻虫嗪和螺虫乙酯等药剂,在蚜虫发生前期叶面喷雾。
(4)蚧壳虫。主要在4~5月花椒花期至果实膨大期和8-10月新梢生长期,可选用吡丙醚、氟啶虫胺腈、噻嗪酮、螺虫乙酯等化学药剂在介壳虫若虫期进行叶面喷雾。
(5)害螨。主要在4~5月花椒花期至果实膨大期和8-10月新梢生长期,可选用乙螨唑、螺螨酯、联苯肼酯等化学药剂在害螨盛发期进行叶面喷雾。
四、适宜区域
本技术主要适用于盆地内青花椒产区,盆周攀西青花椒产区可参照应用。
五、注意事项
1、本技术中推荐的化学农药应交替使用;
2、在青花椒花期不能喷施化学农药;
3、防治青花椒梨小食心虫等蛀果类害虫,性、食诱剂应在青花椒果实膨大前10~20天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