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广袤的农村土地上,有一个女孩小丽,她的童年,从一开始就被重男轻女的阴影笼罩。

打小,家里有好吃的,总是先紧着弟弟;有新衣服,也必然是弟弟优先挑选。上学后,小丽的成绩优异,满心憧憬着知识能改变命运。可父母却在她初中还未读完时,强硬地让她辍学。

父亲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啥用,迟早是要嫁人的,不如早点出去打工,给弟弟挣学费。”父亲的话,像一把冰冷的刀,斩断了女孩小丽的梦想。
无奈之下,小丽只能背上行囊,踏上打工之路。她进过嘈杂闷热的工厂,每天在流水线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手指被磨破、起茧,汗水湿透衣衫,可她从未抱怨。

每个月发工资时,小丽大部分的钱都被父母要求寄回去,只留给自己微薄的一点生活费。即便如此,小丽依然努力生活,在狭小昏暗的出租屋里,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技能,看书、学电脑,她知道,只有靠自己,才能改变命运。

而家里呢,父母对弟弟百般呵护,弟弟的学费、生活费从未短缺,还时不时给他买新玩具、新衣服。弟弟在这样的溺爱中成长,对姐姐的付出也渐渐视为理所当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在职场上慢慢站稳了脚跟。她换了更好的工作,薪资也越来越高。这时,家里的父母态度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母亲开始频繁打电话,嘘寒问暖,话语里满是亲昵,不再是从前的冷漠。父亲也一改往日的严厉,说起话来都带着笑意,还时不时念叨着让她回家看看。

面对父母的转变,小丽的心中五味杂陈。曾经那些被忽视、被伤害的日子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如今,他们的热情,让她感到陌生和不知所措。她知道,这一切的改变,不过是因为自己有了能力,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好处。

在夜深人静时,小丽常常独自落泪。她想起那些艰难的岁月,一个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助,为了省下几块钱而饿着肚子走几公里路的日子。她恨过父母的偏心,可血浓于水,又让她难以割舍这份亲情。

但她也清楚,过去的伤害已经造成。这辈子,她拼命努力,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似乎已经偿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她渴望着有新的生活,希望来生,不再有这样不平等的亏欠,能在一个充满爱与平等的家庭中出生,真正享受被父母疼爱的滋味。

小丽望着窗外繁华的城市夜景,眼神逐渐坚定。她决定,要为自己而活,去拥抱属于自己的未来,挣脱那曾经束缚她的茧,飞向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