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多肉老桩造景,三度空间构图法,主题餐厅装饰术,视觉焦点要突出
法师多肉是多肉界里超迷人的一类。它们的叶片肥厚,像莲花一样层层叠叠。法师多肉有很多特点,像法师弦音的叶片是蓝绿色的,到了秋天会变成漂亮的紫红色;法师福娘的叶片比较尖细,而且容易垂吊下来。不同的法师多肉品种在养护上也有差别。
在居家场景中,很多花友也想把法师多肉老桩用来造景,可总感觉没达到理想效果。比如说,有的花友买了一颗法师多肉老桩回来,满心期待地种在花盆里,放在阳台上,可没过多久就发现叶子发黄,状态越来越差。这时候就觉得很头疼,不知道哪里出问题了。其实,很多时候是没有掌握好种植和造景的要点。
从种植上来说,法师多肉老桩对土壤要求比较高。要疏松、透气,像用泥炭土加上珍珠岩和蛭石混合就很不错。浇水也是个学问,不能太勤。在华北地区的话,一般春秋季节大概7天左右浇一次水就可以了,夏天温度高,法师多肉老桩会休眠,大概15天才会浇少量水,而且要在傍晚浇。这和华北地区相对干燥炎热的气候有关,水太多容易烂根。
很多主题餐厅也想用法师多肉老桩来做造景装饰。这时候就要考虑三度空间构图法了。比如说,在地面先铺一层白色小石子,打造出第一个空间层次。然后找个好看的陶盆种上法师多肉老桩弦音,把它放在一个稍微高一点的位置,比如用一个木质的小底座架起来,这就是中间的空间层次。再在周围的墙上挂一些法师多肉的小盆栽,或者用绳子把一些小叶片串起来垂挂下来,这就形成了上层的空间层次。
比如说,广州那边有个主题餐厅,他们的老板就用了类似的方法。广州的气候比较湿热,和华北地区差异很大。他们在选择法师多肉老桩的时候就特别挑对当地气候适应能力强的品种,像黑法师就比较合适。他们在餐厅的大厅中间,用那种大玻璃容器种了一棵黑法师老桩,容器里铺满了彩色的沙子。黑法师老桩高大挺拔,就像一个艺术品一样,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成了视觉焦点。
在选择法师多肉老桩来造景时,其实可以对比好几个冷门品种。像法师翡翠珠,它的叶子像绿宝石一样圆润,垂吊下来的时候就像一串串绿色的珠帘。和弦音相比,翡翠珠更注重垂吊的观赏效果。还有法师粉叶阁,它的叶片颜色粉粉嫩嫩的,很适合营造温馨浪漫的氛围。在一些小型温馨的私人餐厅里,种在角落,搭配着柔和的灯光,特别美。
我有个朋友在网上看到别人做的法师多肉老桩造景特别好看,就自己试着做了。她住在成都,那里的气候比较湿润。她买了几棵法师多肉老桩,有法师银星,有法师蓝松。刚开始的时候,她把银星和蓝松种在一起,种在一个很普通的花盆里。她按照网上的教程,大概10天浇一次水。可是结果并不理想,银星的叶子有点发软,蓝松的颜色也没有那么好看了。后来她专门研究了造景的书籍,才明白问题所在。她重新做了一个造景。她把蓝松种在一个白色的陶瓷盆里,放在一个木质的架子上,形成上层空间。然后在下层空间放了一个陶制的小玩偶和几块形状奇特的石头。又把银星种在一个有孔的石头盆里,周围铺满了苔藓,放在前面,这样一来,上下两层空间就有了对比,银星和蓝松也各有各的空间,视觉效果就好多了。
对于主题餐厅来说,在冬季的时候,法师多肉老桩的养护也有所不同。在华北的冬天,室内外温度都很低,法师多肉老桩基本上都进入休眠期了。这时候就要把它们放在室内比较温暖的地方,减少浇水频率,甚至一个月浇一次水都可以。而在华南的冬天,气温相对较高,法师多肉老桩还是可以正常养护的,但是也要注意不能暴晒。比如在深圳的一些主题餐厅,冬天仍然要调整法师多肉老桩的摆放位置,不能让它们处于阳光直射很强的地方。
再看法师多肉老桩造景与其他绿植造景的区别。和绿萝等常见绿植造景比起来,法师多肉老桩造景更有特色。绿萝造景可能更偏向于营造一种清新的自然风,很容易让人感觉是回归大自然。但是法师多肉老桩造景更具艺术感和造型感。像在咖啡厅里,绿萝可以挂在窗边,随风飘动,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但法师多肉老桩可以通过精心的构图,放在吧台的角落,用一种比较独特的方式装饰咖啡厅,吸引那些喜欢独特事物的顾客。
还有一种做法,在一些带有户外庭院的餐厅里,可以利用庭院的地形地貌来打造法师多肉老桩造景。如果有比较高的假山,可以把法师多肉老桩种在假山上的小凹陷处,让它们看起来像是从山上生长出来的一样。在西南地区的一些山区,有那种地形起伏比较大的农家乐。当地的老板就会利用周边的山石来种植法师多肉老桩。他们在山石的缝隙里种上法师多肉老桩,再在周围种一些当地的小野花,既不破坏当地的环境,又打造出了很有特色的景观。而且不同季节还会有不同的美感,春天的时候野花盛开,与绿色的法师多肉老桩相互映衬,到了冬天野花凋谢,法师多肉老桩又展现出别样的坚韧。
在法师多肉老桩造景中,想要突出视觉焦点,色彩搭配也很重要。比如法师黑法师的老桩与法师锦之司的老桩放在一起。黑法师的老桩整体颜色比较深沉,而锦之司则有彩色的斑纹,深浅对比非常鲜明。在一个昏暗的地下室餐厅里,如果有这样一个造景组合放在中间的小平台上,周围用蓝色的灯光打在上面,就会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独特的氛围。
有些花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法师多肉老桩种植经历。有一位北京的花友,他说北京的冬天室内外温差很大。他在冬天室内养护法师多肉老桩弦音的时候,发现弦音的顶部开始长新叶,而且新叶的颜色比之前的老叶要鲜艳很多。他就开始注意不同光照和温度对新叶生长的影响。后来他发现每天给弦音一定的散射光,再配合合适的水分,弦音的新叶长得很健康,整个老桩看起来也更精神了。这与北方的冬季气候特点有关,室内外温差大,室内有充足的光照和合适的水分就能让法师多肉老桩健康生长。
对于主题餐厅来说,在选择法师多肉老桩造景的风格上也要考虑顾客的群体。如果是针对年轻人的潮流主题餐厅,那可以把法师多肉老桩造景打造得非常现代、创意。用一些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容器,再把不同的法师多肉老桩组合成独特的形状。而对于针对中老年人的怀旧主题餐厅,可以用比较古朴、传统的陶盆来种植法师多肉老桩,并且造景可以借鉴中国传统园林的布局,营造出一种悠然的氛围。
在法师多肉老桩造景过程中,通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南方的一些湿热地区,像广西、广东等地,如果通风不好,法师多肉老桩很容易滋生病虫害。有个广西的花友,他的法师多肉老桩养在一个封闭的阳台里,一段时间后发现叶片上有白色的粉斑,后来才知道是通风不好滋生了白粉病。后来他给阳台增加了一些通风设备,法师多肉老桩慢慢就恢复了健康。
法师多肉老桩老桩的品种不同,养护难度也有区别。像法师银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但是法师玉露就比较娇贵一些,对空气湿度、光照等要求都很严格。在山东的一些沿海城市,气候比较湿润,法师银星在户外就能长得很好,但是法师玉露就需要放在室内的花房里,而且要注意遮光保湿。
在法师多肉老桩造景中,还可以利用灯光来营造不同的效果。比如说在一个酒吧的大厅里,可以利用彩色的灯光来照亮法师多肉老桩造景。在晚上,蓝色的灯光会让法师多肉老桩有一种冷艳的美感,而黄色的暖光又会营造出温馨的氛围。通过灯光的变化,可以给顾客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对于喜欢收集不同法师多肉老桩品种的人来说,不同品种的生长速度也有差异。像法师紫羊绒,生长速度就比较快,而法师罗宾,生长就相对缓慢一些。在福建的一些花市里,花农们会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特点来定价。紫羊绒因为生长快,繁殖也比较容易,价格就相对便宜一些。而罗宾因为生长慢,比较稀有,价格就比较高。
在法师多肉老桩造景时,容器的高度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容器比较高,可以用来种植高挑的法师多肉老桩,然后可以在容器的底部铺上一些碎木块或者小石子,营造出一种丛林的效果。在一些山林间的农家乐主题餐厅里,这种高容器种植法师多肉老桩的造景就很合适。客人坐在餐厅里,仿佛置身于法术的神秘世界。
法师多肉老桩造景和普通多肉造景在景观持久性上也有不同的考量。普通多肉造景可能过一段时间新叶长出来,旧的造型就被打破了。但是法师多肉老桩因为老桩部分相对稳定,只要养护得当,可以长时间保持一个比较美观的造型。在杭州的一家古典园林风格的餐厅里,他们的法师多肉老桩造景从布置好到现在已经过了好几个月,依然美轮美奂,成为餐厅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在法师多肉老桩的种植过程中,施肥也是需要谨慎对待的。在法师多肉老桩生长的季节,比如春秋,可以适当施一些稀薄的液肥。但是在夏天休眠期,绝对不能施肥。有个福建的花友在夏天给法师多肉老桩施肥了,结果导致老桩根部烧伤,整个植株都变得萎靡不振。
在法师多肉老桩造景中,群组布置也很关键。如果是想要营造一种茂密的感觉,可以把多颗法师多肉老桩种在一个大一点的花盆里,但是要选择高低错落的品种。比如法师蓝松、法师银星和法师玉露放在一起,蓝松高挑,银星舒展,玉露紧凑,组合在一起就很有层次感。在一些南方的小镇餐厅里,这种群组布置的法师多肉老桩造景放在餐厅的窗台或者门口,吸引着过往顾客的目光。
总的来说,法师多肉老桩造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从不同的地域环境到不同的养护技巧,从色彩搭配到了造型构图。但是关于法师多肉老桩造景中,如何根据不同的季节变化灵活调整浇水频率和时间,不同地区有没有更独特的创意方法,大家是否有什么更好的经验或者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