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曾经的乒坛霸主,如今在亚锦赛上丢掉了五座冠军奖杯。
消息一出,举国哗然。有人归咎于疲劳,有人抱怨器材,还有人质疑运动员的状态。输球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值得我们好好琢磨琢磨。
很多人把这次失利归咎于国乒的疲劳作战和对新器材的不适应。这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
巴黎奥运会之后,国乒的主力队员们马不停蹄地参加了WTT澳门冠军赛、WTT中国大满贯赛等多个国际赛事。大满贯赛10月6日才结束,亚锦赛7日就开打,8日国乒选手就上场了。如此紧密的赛程,运动员们身心俱疲,状态难免下滑。
不过,就算没有这些客观因素,国乒这次的阵容也确实单薄。六大奥运主力中,马龙、樊振东、陈梦早就确定不参加,王曼昱赛前又因故退赛,最终只有王楚钦和孙颖莎两位奥运主力出战。
这样的阵容,与国乒巅峰时期相比,实力差距显而易见。更糟糕的是,孙颖莎在比赛中还出现了伤病,团体决赛发挥不佳,随后直接退出了单项赛的争夺。这无疑让本就单薄的阵容雪上加霜。
再看看那些突破国乒防线的外国选手,谁又能说他们是泛泛之辈呢?男单冠军张本智和,13岁就打进了世锦赛八强,后来更是多次击败张继科、马龙、樊振东、王楚钦等国乒主力。
国乒的失利,固然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自身实力的下滑。外协会的进步有目共睹,如今能够威胁国乒的,已经不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群人。
胜败乃兵家常事,国乒的失利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与其沉溺于过去的辉煌,不如积极面对挑战,努力提升自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乒一定能够重整旗鼓,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