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票房下滑,张涵予的吹口琴场面,被认为不合时宜!

娱乐星空道 2025-02-06 17:42:35

电影《红海行动》无疑是2018年春节档最耀眼的明星。它凭借震撼的视觉效果、紧凑的剧情和饱满的角色塑造,赢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影片中的角色个性鲜明、成长背景各异,杨锐、顾顺、佟莉、石头等人物深深刻在观众心中,成了那个时代的象征。随着影片的持续热映,36.5亿的票房成绩让《红海行动》笑傲春节档,也成为了2018年票房的最大赢家。

然而,2023年春节档的另一部电影——《蛟龙行动》却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体验。这部由《红海行动》导演林超贤执导的电影原本被寄予了厚望,不少人期待它能超越前作的成就。但现实却是,尽管有着宏大的场面和相似的阵容,《蛟龙行动》并未能如愿以偿地打破纪录,反而成为了春节档的“最大输家”。

截至目前,《蛟龙行动》的票房仅为2.9亿,远远落后于《哪吒2》和《唐探1900》等其他大片。尤其是它在院线的排片比例仅为5%,可见市场对这部影片的前景并不看好。电影的投资方博纳影业曾透露,《蛟龙行动》的投资金额高达10亿,但目前看来,这部电影很可能会成为赔钱的“大户”。

从口碑上看,电影的评分并不算差,豆瓣评分为6.6分,虽然没有《哪吒2》的8.5分那么高,但也算是及格线以上。相比起《唐探1900》(6.7分)和《封神2》(6.5分),《蛟龙行动》的成绩似乎并没有特别差。但若将其与《红海行动》相比,问题便显而易见了——《蛟龙行动》在许多方面显得不够接地气,尤其是在情节的处理上,容易让观众感到出戏。

电影中的一些情节,尤其是张涵予饰演的核潜艇艇长的表现,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核潜艇发生危急情况,艇长面对困境,却突然坐下来吹起了口琴,放松自己并让全艇成员听到旋律。这一幕本意可能是想通过艺术化的表现,传递主人公临危不乱的气质。然而,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反而让观众感到荒诞不经。在如此紧张的时刻,一个指挥官应该是果断指挥、鼓舞士气,而不是坐在那里玩口琴。

细看《蛟龙行动》,它在人物设定上虽然有不少亮点,但与《红海行动》相比,依旧差距明显。《红海行动》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拥有鲜明的个性和动人的背景故事,观众能在其中看到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信念,而《蛟龙行动》则更多停留在表面的精彩场面上,缺少了更为深刻的情感内涵。

无论从票房成绩,还是观众口碑来看,《蛟龙行动》都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尽管影片在视觉效果和大场面上做得相当出色,但如果从长远来看,电影的故事性和人物深度才是观众最为看重的部分。在这个节奏快速、信息爆炸的时代,单纯依靠大场面和特效来吸引观众,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蛟龙行动》也许并不像《红海行动》那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它的失败也并非无可挽回。它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思机会:一部电影,真正决定其成功的,不是华丽的外壳,而是能否打动观众的内在。毕竟,故事才是电影的灵魂,只有通过故事的感染力,才能让观众走进电影院,沉浸在其中。

总的来说,《蛟龙行动》虽有遗憾,但并非全盘皆输。它仍然在中国电影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只是需要在后续创作中更加注重情感的真挚表达和人物的深度刻画。如果它能够在这些方面做得更好,未来依然有可能迎来更大的突破。对于观众来说,也许可以期待未来更多高质量的作品,带来更震撼的电影体验。

1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