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47年,东晋的权臣桓温为了向西扩张其势力,在一场震撼的战役中,他成功征服了巴蜀的成汉政权。
在那仍能闻到破败痕迹的成都宫殿,桓温的手下发现了一封尘封的密信。这封信,刚烈如火,沉寂如灰,它由蜀汉的名将姜维书写,其内容只有短短的23字: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这封密信的出现,让人们再次想起了那段漫长而坎坷的历史,那个倔强的将军,和他对国家,对人民的执着。
想起了那个为了抵御敌军入侵,而站在剑阁前方,与强大的敌军搏斗的姜维。这封信如同一个时空的穿梭者,横跨过漫长的82年,将姜维的信念,他的坚韧,他的痛苦和无奈传递给了这个世界。在读过这封信后,桓温只说了一句话,“诸葛亮可以瞑目了”。
公元263年,魏国的司马昭,一个权威和狡猾的政治家,为了缓解魏国内部的矛盾,决定发动三路伐蜀。他命令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强力将领领军向蜀国进发。
当姜维听闻这个消息,他预感到魏国将对蜀国发动攻击,他上奏给刘禅,希望能够提前做好防备。然而,刘禅却被黄皓所欺骗,以为魏国不会发动攻击,结果未能及时应对,等到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了。
刘禅派遣张翼、廖化、董厥等将领前往抵抗魏军,而姜维却在沓中,而汉中被蒋舒背叛,城池易主。
姜维在剑阁,勇敢的与钟会的十余万大军进行对峙,他像一只孤独的狮子,困在险恶的环境中,不得不放弃对己方后方的保护,而全力阻止敌军的前进。
邓艾则采取了一种出人意料的战略,他通过偷渡阴平,迅速的向成都进发,而这个消息,让原本已经陷入困境的姜维更加雪上加霜。
刘禅在诸葛瞻的抵抗失败后,在谯周的建议下,选择了投降,这一举动,让蜀汉政权在建立43年后,宣告灭亡。而在剑阁的姜维,接到刘禅投降的消息后,无奈的选择了向钟会投降。
然而这并不是真心的投降,他仍旧抱有一线希望,期待着能通过自己的策略,借钟会之手,除去邓艾,然后再反过头来,消灭钟会,取回失去的蜀汉。他甚至写了那封著名的密信,寄给了刘禅,希望他能忍受数日之辱,等待日月再次明亮。
然而,天意弄人,计划泄露,姜维和张翼等人都被杀。姜维在临死前,感叹道:“我计不成,乃天命也”。他对蜀汉的忠诚和他为复兴国家的努力,已经尽力到了极点,可惜事情的结果并不像他所希望的那样。
明明是刘禅执意投降,但姜维却仍然抱着复兴蜀国的希望,在暗地里向刘禅写密信,表示自己有复兴蜀国的计划,请求刘禅能忍辱负重几日,待日月乾坤复明。他的计划虽然未能成功,但他的忠诚和坚定的决心却让人深感敬佩。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人赞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有人为姜维的忠诚和勇敢感到敬佩。而他,从一个降将,却成为了蜀汉后期,除了诸葛亮之外,最为人们敬佩的将领。
姜维的计划,虽然最后没有实现,但他的忠诚,他的坚持,他的努力,都是值得我们尊重和记忆的。他的这封密信在82年后重见天日,当东晋权臣桓温发现这封信时,他只说了一句话:“诸葛亮可以瞑目了”。这短短的一句话,蕴含着深深的感慨,也是对姜维忠诚和智勇的最高评价。
当年刘禅把最后的家底羽林军都交给诸葛瞻霍霍了,邓艾手里可不是演义里面那点儿人,实际有三万大军,成都又无险要又无兵,姜维能不能回不说,就算回师坟头草都老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