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升的背后有“三力”

中国河南乡村文化 2023-06-12 15:41:49
张长升的背后有“三力” 文/王长江、王密成 诵/谢添

——张长升的背后有“三力”

“位卑未敢忘忧国”。张长升没有上过大学,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却能写得一手的好毛笔字,在村子里被称为“土秀才”。虽如此,但他以心为墨,图画“世称甘棠者遍天下”;以情为笔,书写“访甘棠而思政教之原”。他把社会当课堂,把石碑当教材,在召伯文化研究会的平台上,在树立文化自信力、宣传召伯感召力、时代清风推动力的“三力”上,他创新传承思路,探索教育意义,努力把召伯爱民精神、廉政文化、甘棠文化引向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沿。

张长升带领召伯文化研究会的骨干,查明了“召伯听政处”的来历:古往今来的历朝历代,当政者无不以召伯为榜样,时时关心民情,处处体恤民苦。其中,清代雍正二年,河南府尹张汉在巡访宜阳时,不仅亲访甘棠村、补植甘棠树,还写下了一首《甘棠寨》的诗:“一丘剩迹有名树,千古去思无字碑”、“闻风此地忌兴起,吏少循良定可知”,重新题字刻立了“召伯听政处”石碑。清朝末期,即便是慈禧逃难到陕西时,也未曾忘记写下“甘棠遗爱”的匾额。

自2007年起,张长升成立了召伯文化研究会后,他的这个会长的头衔,还曾被冠以“摩的会长”。原来,为了更好地进行保护和研究“召伯听政处”石碑,在老伴和三个女儿的支持下,为了解决经费问题,他购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在县城里跑起了“摩的”,以其微薄的收入来补贴研究会的费用及维持生计……10多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他的“摩的”三轮,就这样风雨无阻,伴随着他的岁月,承载着他的坚守。

这里有一串刚性的时间记录,纪念了张长升与“召伯听政处”石碑、与召伯文化研究会的发展历程:1996年,他逐步意识到石碑的价值,时常联系村民伙伴一起保护与探究;1998年,宜阳县文管所为张长升等村民颁发“召伯听证处”石碑文物保护证;2001年元宵节,他雇来卡车载着用纸糊成的石碑模型,到县城宣传召伯故事和石碑的文化价值;2005年底,经村里同意,将石碑移植到村委会大院;2007年4月,在甘棠村创立召伯文化研究会,张长升出任会长;2011年6月15日,石碑又被移立到村中新建的广场上,外面还加盖了一座六角形的召伯碑亭;2011年底,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洛阳市廉政教育基地在甘棠村正式挂牌,村里在广场周围栽种了56棵甘棠树,现已蔚然成林;2013年重阳节,甘棠村举办了首届“召伯文化庙会”,终于使召伯文化、甘棠文化成为甘棠村人建设文明新甘棠的新追求;2020年夏天,张长升在自己家中临时改建的“甘棠清风书院”落成,并举行典礼。

目前,自甘棠村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村后,村容村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只要来到甘棠村口,便会看见甘棠村宏伟高大的“召伯甘棠”牌楼,村里主干道两旁种上了花草和树木,人行道旁边的小桥流水充盈着人文景观的韵味……“连昌歌吹变蛙鸣,盖世留侯墓已平。惟有甘棠千万树,至今不改旧时名”——这是明朝诗人赵幡经行宜阳时留下的感慨:昔日的帝王笙歌已变成了阵阵蛙鸣,显赫一时的留侯墓冢也已夷为平地,世移事改,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对召伯先贤的思念,对以召伯为代表的清廉政治的期盼。而那千万株枝繁叶茂的甘棠树,那数千年“不改旧时名”的甘棠村,已经成为“兴衰沧桑千古事,而今朝夕换人间”鲜活的文化标本。

“若非打铁自身硬,何来正气满人间”?通过一块石碑的保护和研究,进而把召伯文化研究和宣传工作做得接地气、有声色、重实效的张长升,被推荐为宜阳县的政协委员,还连年被评为“优秀委员”;他的无私奉献和倾情贡献,感动了甘棠村、香鹿山镇、宜阳县、洛阳市,他先后被授予“道德模范”、“文学艺术工作先进个人”、“最美洛阳人”等荣誉称号。

张长升坚守的初心是千古民心!他的坚守,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种时代精神正在薪火相传。那么,如何解读和诠释他的行为与精神呢?笔者想用一句话来概括: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任何时候都会有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价值观。如果这个社会、这个民族还有希望的话,它必须在一代一代的人里面,要有一批人去追求一个崇高的价值观,去追求一个以民族振兴、国家振兴为己任的这样一种价值观的人,必须每一代人都有这样的人出来,这个国家才有希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