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发布
《关于我省第一批
文物主题游径评审结果的公示》
拟确定10条江苏省第一批文物主题游径
由徐州市文物局牵头的
“楚韵汉风”文物主题游径上榜
其中包含徐州16个文物点
👍👍👍
戏马台
所在地:云龙区
保护等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戏马台位于徐州市中心区户部山最高处,原是徐州最最负盛名古迹之一。公元前206年,盖世英雄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即今徐州),于城南的南山上,因山为台,以观戏马、演武和阅兵等,故名戏马台。
历史上各个朝代在戏马台场地上营建了不少建筑物,诸如台头寺、三义庙、名宦词、聚奎书院、耸翠山房和碑亭等。随着岁月的流逝,时移世变,昔日的建筑物已湮没殆尽。经1980年代园林管理部门的重建,戏马台建成了一个仿造清官式建筑的仿古建筑群,迎接海内外游客。
汉王拔剑泉
所在地:汉王镇
保护等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史记》记载,公元前205年4月,刘邦趁齐、楚两军战争胶着之际,以项羽杀害楚怀王为由,联络各地诸侯王,率联军56万攻占楚都彭城。项羽闻讯,亲率精兵3万疾驰南下,在刘邦沉湎胜利而毫无戒备之际,以少胜多,收复彭城,刘邦率少量汉军突出重围,溃逃至汉王镇境内的丁塘山下,兵困马乏,饥渴难耐。前无补给,后有追兵,汉王眼见大势已去,以佩剑怒刺巨石,拔剑欲走时清泉涌出,将士、战马得以畅饮、重振旗鼓杀出重围,最终建立了汉家天下。
从此,后人为纪念刘邦把泉命名为“拔剑泉”,现此地开辟为“拔剑泉”公园。汉王拔剑泉位于汉王镇政府旁,泉源头为活水,汇泉而呈湖,湖面积约1000平方米,湖边修有亭台楼阁供游人休息。于1985年被铜山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洞山汉楚王墓
所在地:茅村镇
保护等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洞山汉楚王墓位于茅村镇洞山村。
1986年,徐州博物馆和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联合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发掘。北洞山汉楚王墓由墓道、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三部分构成,全长77.65米,共有不同用途、大小不等的19个墓室和7个石龛,总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
汉代工匠巧妙地把墓葬设计为上下两层,上面一层为主体墓室,共有8间洞室,下面一层为附属建筑,有四进院落11间墓室。北洞山汉楚王墓完全仿照地面宫室建造,拥有前朝、后寝、钱库、兵器库、宴饮乐舞室、厨房、厕室等,其建造方法不但有凿山而建,还应用了“预制板”即长条石材建造了两面坡、四面坡的室顶,各室全部髹红漆涂朱砂,蔚为壮观。该墓共出土文物500余件(套),包括金器、铜器70余件,玉器、石器、骨器40多件、半两钱7万余枚等,最令人惊喜的是在墓道两侧的7个石龛内发现了224件彩绘陶俑。由于封门石板严密,彩俑艳丽如新,大部分陶俑完整无损、神态宛若真人,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保存最好的汉代彩绘俑群。北洞山汉楚王墓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龟山汉墓
所在地:鼓楼区
保护等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龟山汉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墓葬东西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几乎将整个山体掏空。共有15间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的墓室,卧室、客厅、马厩、厨房一应俱全,井然有序,是一座地下宫殿。南北两条平行的甬道各长5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有5毫米,精度达到1/10000,南北甬道之间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每条甬道有26块重达6-7吨的塞石封堵。龟山汉墓有许多不解之谜,因此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桓魋石室
所在地:茅村镇
保护等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桓魋石室墓位于茅村镇洞山村桓山西麓,是一座人工开凿的崖洞墓,相传是春秋末年宋国大司马桓魋生前用三年时间为自己建造的墓室。
墓室为斜坡式墓道,墓室宽6米,进深12米多,面积80多平方米。前室壁上凿有石托板三层,猜测是放置器物的地方,左右两耳室,东壁有两门通主室,但却没有完成。根据墓葬这些特点,并结合徐州汉墓的形制,推测这是一座西汉时期的墓葬。石室所在的桓山原为古泗水道上的游览胜地,墓门外的石壁上凿有“桓魋石室”和宋代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字及诗文。于1985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茅村汉画像石墓
所在地:茅村镇
保护等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茅村汉画像石墓位于茅村镇凤凰山东麓。
该墓于1952年2月被发现,由中央文化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山东省文管会共同发掘清理。在发掘清理过程中,未发现任何殉葬品,墓室保持完整。
墓室用条石砌成,墓门朝东,分前、中、后三室,左右有四个侧室和一个长廊。墓道东西长14米,南北宽6.9米。其中前中两室的四壁有画像石21块,雕刻技法为浅浮雕,内容丰富,墓前室北壁刻有“熹平四年四月十三日乙酉”(公元175年)的铭文,是一座较典型的汉代画像石室墓。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墙遗址(徐州城墙博物馆)
所在地:云龙区
保护等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墙博物馆位于回龙窝历史街区,这里承载着徐州几百年的市井烟火气,完美结合了古韵悠长与浪漫文艺,而街区当中的城墙博物馆正是在古城徐州南门东延的古城墙遗脉之上设计建造的。古城墙深埋600余年,考证为明代遗存。古城徐州,始于大禹治水,2600余年建城史。明代天启,黄河改道,水患频发,古城屡遭淹没。新城于旧城之上原址重建,成就“城下城、府下府、街下街、井下井”的古城遗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