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大涨近70%,700亿芯片巨头卡位AI黄金十年

尺度商业 2025-02-13 13:30:42

文 | 董武英

在电子产品行业,白牌产品往往处于行业的鄙视链底端,饱受各方的冷眼。但正是这样的白牌市场,却诞生出了一家半导体芯片巨头。

这家公司就是瑞芯微。以做复读机芯片起家,瑞芯微曾是深圳白牌平板电脑产业链的“主心骨”。随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瑞芯微逐渐成长为国内半导体芯片龙头企业,并在已经到来的AI时代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近日,瑞芯微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收31亿元-31.5亿元,同比增长45.23%-47.57%;归母净利润5.5亿元-6.3亿元,同比增长307.75%-367.06%。

业绩的高光表现,加之开年以来DeepSeek引爆端侧AI市场,瑞芯微受到资本市场热捧,1-1日-2月12日,瑞芯微股价大涨68.40%,市值最高一度突破800亿元,2月12日收盘市值高达775亿元。

从“幕后英雄”到媲美高通

电子时代,人们往往对电脑CPU、显卡以及手机SoC芯片耳熟能详,如英特尔的酷睿i5 CPU、英伟达RTX4090显卡、华为海思麒麟9000和高通骁龙8Gen3两款手机SoC芯片等。除电脑、手机的核心芯片外,其他芯片产品虽然应用广泛,但知名度却不高,成为支撑各类设备运转的 “幕后英雄”。

瑞芯微旗下的芯片产品即属于“幕后英雄”。消费者或许不知道瑞芯微的芯片产品,但所用的蓝牙耳机、教育平板、监控摄像头、智能音箱等消费电子产品可能搭载的就是瑞芯微的芯片产品。

2001年,瑞芯微成立,联合创始人励民及黄旭选择了复读机的语音录放芯片作为发展方向。当时,瑞芯微与步步高教育电子合作,开发出了世界上首个变速不变调的芯片产品。据励民介绍,当时行业内比较知名的品牌用的都是瑞芯微芯片,市场占有率高达80%。

随着消费电子市场的发展,瑞芯微从复读机切入快速发展的MP3市场。当时,励民敏锐地察觉到,只能听歌的MP3产品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瑞芯微在设计MP3方案时,预留了播放视频功能的规划。2006年,瑞芯微发布26系列MP3/MP4芯片,凭借视频播放功能,一跃成为行业新贵。

2007年,谷歌发布了安卓系统。瑞芯微再次展现出了敏锐的战略眼光,率先布局基于安卓系统的芯片产品,并开始进入平板电脑市场,迅速抓住了消费电子的发展黄金期。

2013年前后,智能手机市场爆发,瑞芯微综合考虑了自身实力和行业竞争情况,避开了巨头争夺的智能手机SoC市场,转而进入了物联网及AI芯片市场。目前广泛应用的智能家居产品,大量使用的就是瑞芯微芯片产品。

在发展早期,瑞芯微的产品在性能上并非顶尖,但凭借着广阔的白牌产品市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瑞芯微前副总经理陈峰曾总结出了一个“832定律”:当苹果这样的标杆企业推出一项产品之后,如果跟进厂商提供的产品能够做到性能是前者的8成,价格是其三分之一的话,那么,后者的市场规模将可以达到前者的两倍。

随着规模越做越大,瑞芯微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累核心技术,逐渐成长为国内芯片领域的重要玩家之一。近年来,瑞芯微进入智能座舱领域,打造出了极具竞争力的RK3588M芯片产品。

2023年底,据专业评测机构安兔兔的测评,瑞芯微RK3588M芯片虽然距离高通智能座舱旗舰芯片骁龙8295在性能上仍有一定差距,但已经属于旗舰智能座舱芯片级别的产品。

瑞芯微官方也曾多次表示,RK3588M在智能座舱方向上能够发挥公司在音频、视频、视觉技术上的优势,实现单芯片“一芯带七屏”、异显、异触、全景环视影像等功能,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媲美国外一线产品的智能座舱芯片。西南证券研报介绍,瑞芯微RK3588M配套比亚迪腾势、仰望、方程豹等高端车型已实现量产。

从边缘走到核心,瑞芯微终于实现了对行业巨头的追赶。随着AI时代到来,人们逐渐发现,在半导体行业内十分低调的瑞芯微,竟然变成了关键角色。

24年坚守,卡位AI黄金十年

2021年底,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演讲中表示,“人机共生”时代,中国将迎来AI黄金十年,而未来十年,AI技术应用门槛将显著降低,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技术“大底座”。

2023年初ChatGPT的爆火开启了AI的新时代,两年之后DeepSeek再次引发了AI大模型的全民热潮,AI黄金十年已经到来。

DeepSeek的成功,验证了大模型的性能并不完全依赖于算力来“力大飞砖”。近期中信建投研报称,DeepSeek-R1模型在保持优异性能指标的同时大幅降低训练和推理成本。高性能、轻量化、低成本的模型能力将显著推动端侧AI产业发展。

在端侧AI领域,已经布局多年的瑞芯微已经形成了较为领先的优势。早在2018年,瑞芯微已经发布了旗下首款AI芯片RK3399Pro,算力达到2.4TOPs。

同年,市场研究公司Compass Intelligence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在全球前24名AI芯片企业排名表中,中国公司占据七个席位。华为海思排名最高,位列第12名。瑞芯微仅次于华为海思,位列第20位。

从2018年来,瑞芯微每年始终保持着20%以上的研发费用率,2022-2023年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25%。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为瑞芯微积累了近1200项发明专利,也为其打造了AI时代稳固的发展底盘。

据瑞芯微介绍,目前其能够为下游客户及生态伙伴提供从0.2TOPs-6TOPs的不同算力芯片,其中RK3588、RK3576带有6TOPs NPU处理单元,能够支持端侧主流的0.5B-3B参数级别的模型部署,针对端侧主流的2B参数数量级别的模型运行速度能达到每秒生成10 token以上,满足小模型在边、端侧部署的需求。

同时,瑞芯微下一代旗舰芯片将会提供更强的计算能力。2024年9月,在第三届GMIF2024创新峰会上瑞芯微公布了新一代旗舰处理器RK3688的相关信息。这款产品在AI能力方面,将会集成算力高达16TOPS的NPU内核。

在DeepSeek将算力需求“打下来”之后,集成了小型算力单元的瑞芯微SoC产品迅速成为了市场关注焦点,多家券商纷纷看好瑞芯微在端侧AI多线布局带来的成长空间。

以智能座舱领域为例,开源证券认为,智能座舱是AI Agent载体,DeepSeek R1模型有望带来更优的座舱交互体验,座舱Agent将实现前所未有的功能提升,并有望孕育全新应用场景。同时其对算力的节约也让模型更容易在座舱端本地化部署,实现更优的体验。

在AI大模型降低算力需求后,瑞芯微RK3588M芯片以及后续芯片产品已经能够满足端侧AI推理需求,这为瑞芯微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开年以来,瑞芯微股价迅速上涨。截至2月12日收盘,瑞芯微新年以来股价涨幅高达68.40%,最新市值达775.05亿元,较年初市值上涨了超过310亿元。

综合来看,从2001年成立以来,瑞芯微的24年,是一部“边缘创新→技术突围→生态卡位”的进化史。在端侧AI爆发前夜,其能否进一步实现从“国产替代”到“全球领先”的跨越,尺度商业将持续关注。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