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齐钉根:作战勇猛,性烈如火,因妻子一张合影,36年没释怀

澹秋映亭 2025-03-21 18:08:10

电视剧《亮剑》里的“李云龙”到底像谁,大家说法不一,但比较多的人认为他是以中将王近山为原型的。其实啊,作者都梁写“李云龙”这个形象时,肯定是把好几个开国将领的故事都揉到一起了。比如说,开国少将齐钉根也是李云龙的原型之一。齐钉根和王近山一样,都是出了名的脾气大、打仗猛,而且齐钉根的爱情故事,和李云龙也挺像的。

说起咱们国家的开国将军们,每个人都有那么点儿特别,齐钉根少将也不例外。他长相很有特点,浓眉大眼,鼻子宽嘴巴大。到了晚年,他在家里养了些鸡,手里拿着一根长竹竿,指到哪只就吃哪只。而且啊,他特别爱吃鸡头和鸡爪,用齐将军自己的话说:这就叫爱啃硬骨头。齐钉根是我军将领里少有的用左手的人。打仗时,他常右手挥大刀,左手持驳壳枪,勇猛无比,脾气也相当火爆。中将曾思玉提起自己的老战友齐钉根,说他的性子“跟老虎似的”。所以,我军里不少将领都管齐钉根叫“猛子齐”。齐钉根呢,他是江西进贤县梁家渡河东边齐村里的人,出生年份有人说是1917年,但我查了查《江西省人物志》,发现其实是1916年。他的父亲叫齐福禄,是个酿酒卖酒的小商贩。一年到头忙忙碌碌,也挣不了几个铜板,家里头就那么半间破房子和三亩薄田。因为太穷了,齐福禄打了三十多年的单身汉,直到四十岁那年,才娶上媳妇生了孩子。齐钉根小时候上过一阵私塾,但家里实在太穷了,没办法只能不去上学了。齐福禄常年在外面干活,很少回家,结果他老婆就离开他了。后来齐福禄干活累出了重病,家里没钱给他看病,他快不行的时候,老婆也没回来见他最后一面。齐钉根呢,那时候压根不知道他爸已经不在了。

齐钉根不上学后,就被家里人送到了离家百里远的黎川县龙安镇,给一个木匠师傅打下手。说实在的,那时候当学徒就是给人白出力,要是主人不高兴了,还会挨上一顿拳脚。等齐钉根好不容易有机会回家一趟,才知道老爹已经不在了。由于妈妈走了,爸爸又早早去世,加上给人打工老被欺负,齐钉根从小就变得特别犟。爸爸没了之后,齐钉根几乎没人管,经常饿肚子。地主们心情好时会给他点吃的,心情不好就对他一顿乱打,毫不讲理。1930年的时候,红军在湘鄂赣地区建立了他们的革命家园。一听说红军来了,齐钉根立刻就跑去报名。有人好奇地问他为啥想加入红军,齐钉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就是不想再饿肚子,也不想再被人欺负了。那时候,齐钉根才14岁,还是个没成年的小伙子呢。由于老是饿肚子,齐钉根长得又瘦又小,和他那双浓眉大眼很不搭配。齐钉根满心欢喜地去报名,结果没想到被一口回绝了。

红军招兵的负责人见他岁数太小,就没答应。可齐钉根是个倔脾气,一旦打定了主意,就非得做到不可。他当场就跟长官说:“你们得要收下我,不管愿不愿意,你们是咱农民的队伍,我是铁了心要跟你们走了。”征兵的长官依然不肯点头。齐钉根就铁了心跟着红军队伍,脚都走破了,也没哼一声。报名处的官员看他实在太执着,就破了个例,答应了他。于是,齐钉根在1930年12月成为了工农红军的一员;到了1932年4月,他又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他正式入了党。谁也没能料到,那个倔强又不懂事的小伙子,最后竟然当上了开国少将。齐钉根打仗时特别勇敢,总是冲在最前面,他一辈子受过8次重伤,小伤那就更多了去了,数都数不清。跟王近山一样,齐钉根的头上也有条20厘米长的疤,那是过草地时留下的,手按上去都能感觉到凹进去了一块。齐钉根的脸上有四颗子弹留下的疤痕,都是过草地那会儿遭的罪。一颗子弹从左腮穿进去,又从右腮冒出来,嘴里当时像开了闸的水龙头,血直往外涌。还有鼻子那儿,也是被子弹从左鼻梁穿到右边,留下了个记号。最危险的一个伤口在胸口,子弹就差一厘米就打到心脏了,它是从两根肋骨中间的缝隙里穿过去的。

1934年11月,齐钉根跟着红1军团2师5团,在脚山铺的先锋岭上死守阵地,跟湘军还有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拼了命地打。这场仗一打就是五天五夜,他们硬是把敌人的围攻给顶了回去,保证了红军大部队安全渡过了江。打完仗后,齐钉根已经连续五天五夜没闭眼了,一回营地就倒头就睡。司务长后来喊他起来吃饭,可他实在是太累了,睡得特别沉,连应声都没应。司务长只好端着饭走到他床前,想叫醒他。没想到齐钉根被吵醒后特别生气,一脚就把饭盆给踹翻了。司务长因为这事儿去找了当时二师的政治指导员曾思玉。可曾思玉却回了他一句:“齐丁根那人,就跟老虎似的,一碰就炸毛,你何必去招惹他呢?”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走进了陕甘苏区,和红五军团成功碰了头。蒋介石一听红军大部队到了陕北,立马就调动国民党军队来包围他们。红军呢,打算把兵力集中起来,在直罗镇那一带设个埋伏,打算给敌人来个当头一棒。红军先是假装往后撤,让国民党军以为他们打不过了,于是国民党军就更加得意地往前冲。到了21日一大早,国民党军就完全掉进了红军设下的圈套,之前藏好的红1军和红5军,立马就把国民党109师给团团围住了。敌人被两座大山夹在中间,动弹不得,只好一个个放下武器投降。

可在直罗镇那场战斗中,齐钉根不幸受了伤,烧得迷迷糊糊,体温直冲40度就是降不下来。卫生员瞧着奄奄一息的齐钉根,心里都直打鼓,觉得怕是没救了。大家把他抬进了一间窑洞,安排人轮流在旁守着。这天,窑洞里突然传来齐钉根的大声呼喊:“有人在吗?”看护的人一听就知道,齐钉根这是又缓过来了,连忙跑去叫卫生员,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将齐钉根从鬼门关前拽了回来。1936年5月份,红2师朝着屈子镇那边前进,半路上被国民党马鸿宾的队伍给拦住了。红2军的红2团冲在前面打头阵,而齐钉根他们红5团就在旁边帮忙助攻。马鸿宾手下的105旅旅长,大家叫他“野骡子”冶成章,是个打仗很厉害的角色。一开始,红军被这个“野骡子”猛烈攻击,吃了不少亏。但红军很快学到了教训,几番你来我往的激战后,差不多把整个曲子镇都拿下来了。可红军进了镇子,却没找到“野骡子”。原来他躲在镇子西南的一个窑洞里,还在拼命抵抗。齐钉根瞅准夜里战斗暂停的空档,带着一排人悄悄摸进窑洞,一把抓住了“野骡子”。在抗战那会儿,齐钉根从一个小小的排长一路打拼,最后当上了副旅长。说到平型关大战,那时候齐钉根还只是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的一个连长。杨德志带着685团打头阵,专门负责堵截敌人。当鬼子走到关沟和辛庄中间那个岔路口时,685团一顿炮火伺候,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接着,八路军就把鬼子包围起来,跟他们拼起了刺刀。齐丁根可不含糊,左手枪右手刀,第一个冲进敌群,就算身上挨了好几刀,也浑然不觉。1939年开头那会儿,八路军有个叫肖华的司令员,他带着三个团队往灯明寺方向冲。这里面就有齐钉根管的红5团,那时候他们被叫做685团的2营,齐钉根就是营长。他带着手下,不顾天寒地冻,一口气走了25公里路,连夜摸到了东光县的灯明寺边上。那时候,灯明寺里的日本兵正睡大觉呢,齐钉根一声令下,就把他们给围了个水泄不通。没超过10分钟,灯明寺里的日本兵就差不多被打光了。天亮以后,他们很快就撤走了。

1943年下半年,反扫荡行动火热进行,二分区司令员曾思玉带着7团和8团,一块儿去攻打敌人孙良诚在八公桥的大本营。那时候,8团的团长是齐钉根。八公桥一被拿下,8团就立马转战到了王郭庄。曾思玉随即下令给齐钉根,让他在王郭庄周围挖战壕,准备攻打那里的敌人据点。太阳出来后,曾思玉到前线看了看情况,发现齐钉根居然任务没完成,交通壕挖得不够远。曾思玉立刻把齐钉根叫过来问情况。没想到,齐钉根胆子大得很,连上级都敢反驳:“没挖到头又怎样?我一定能攻下王郭庄。”话一说完,他也不管曾思玉,一个人冒着寒风跑到前线去了。齐钉根说话真算数,他组建了一支勇敢的队伍,并且亲自带着队伍三次冲锋王郭庄的敌人阵地,最终把敌人一网打尽。

在解放战争刚开始那会儿,齐钉根先是做了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1旅的副头儿,后来又当上了第2野战军16军46师的师长。1947年,蒋介石对陕北和山东两地发起了进攻。在山东的郓城打仗时,当时担任副旅长的齐钉根,赢得了一个“顶尖战斗勇士”的头衔,他是所有开国少将里唯一一个得到这个荣誉的人。战争时期,郓城被日军长时间守着,城里城外建了好多防御工事。日本认输走了之后,国民党55军接手占了郓城,还加固了城墙。那时候的城墙有7米高,3米厚,外面还挖了条5米宽的深沟。当解放军发起总攻击,一百多门大炮同时对着郓城轰鸣,把城里的防御设施炸得七零八落。可就在我军战士们刚攀上城墙那会儿,敌人开始猛烈地反击,拼死抵抗。于是,齐钉根下令让大炮开火掩护,接着他带着几个战士冲到城墙边,用炸药在城墙上炸开了一个大口子。有了这个突破口,我军扭转了局势,成功打进了郓城。齐钉根因为在郓城战役里表现特别出色,被授予了“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还得到了“一等英雄奖章”。

1949年,齐钉根成了16军46师的师长。渡江战役一打完,46师就像脱缰的野马,一口气攻下了镇远、黄平、贵定这些地方。本来17军打算解放贵阳的,可被16军的齐钉根给抢先了一步。到了11月15号,齐钉根带着队伍开进了贵阳城,贵阳就这么顺利地解放了。两天后,军里的领导们也进了城,军长尹先炳笑着说:齐钉根啊,你们可真是跑得太快了!1950年,齐丁根去了贵州,参与剿灭土匪的行动;到了1951和1952年这两年,他又在南京的军事学院深造。1952年7月,他当上了志愿军15军35师的师长,奔赴朝鲜打仗。他打过上甘岭战役,也参与过朝鲜沿海的反登陆防御战斗。因此,他还得到了朝鲜颁发的二级自由独立勋章。齐钉根将军一辈子荣誉满满,1955年他拿到了少将的头衔,还得到了三级八一荣誉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齐钉根打仗时雷厉风行,谈恋爱也是干脆利落。他的妻子叫陈语,两人只见了三回面,就喜结连理了。到了第三次见面,急性子的齐钉根一上来就直愣愣地问陈语:“你愿意不愿意嫁给我啊?”陈语还是个黄花大闺女,心里完全没底,被这问题问得愣住了,低着头就是不开口。齐钉根见状,又催道:“你就说个行或者不行,简单点。”可陈语还是一声不吭。齐钉根有点急了:“那你点头或者摇头总行吧?”陈语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最后,齐钉根下了死命令:“你要是不给个准话,今儿就别想走了。”幸亏陈语在和齐钉根有过两次打交道后,心里也喜欢上了他,最终点头答应了他的追求。齐钉根将军对陈语的深情表白,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就像是电视剧《亮剑》里,李云龙向田雨求爱时的场景再现。

齐钉根和陈语两人平时感情很好,不过齐钉根的火爆性子,有时也会让他忍不住发脾气。在抗美援朝那会儿,齐钉根打算去东海岸看看情况,而他老婆陈语呢,正好是师里的宣传小帮手。师政委鲁子沐跟陈语说,让她带上照相机一块儿去。可齐钉根这个人讲规矩,不愿意因为自己是领导就带家属,他对着陈语问:“你瞧瞧,别人家属也跟着去了吗?”陈语回答:“这是鲁政委让我带的相机,我是干这行的呀!”没想到齐钉根一听就火了:“行,那你去吧,你要去了,我就不去了!”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就因为那件事情,齐钉根和陈语之间有了点小摩擦。齐钉根当时住在指挥所旁边的一个小木屋里,而陈语呢,跟老公怄气,就选了个离齐钉根大约10米远的地方住下了。齐钉根后来觉得自己脾气太冲,就让陈语回家了。常言道,“不是冤家不聚头”。齐钉根性格倔强,陈语也是个死要面子的人。齐钉根好说歹说,陈语就是不肯回来。那时候,他们的孩子正跟陈语住一块呢,齐钉根便想了个法子,直接抱起孩子就往自己屋里走,孩子哭得稀里哗啦的。陈语心里明白,齐钉根哪懂得怎么照顾孩子啊!没办法,只好回去找齐钉根。陈语一进门,齐钉根就乐了:“你看,我好歹也是个头儿,在外头你得给我留点面子。私下里,你怎么对我都行。”这种小事情,齐将军压根儿就不会往心里去。可有一件事情,却让齐将军足足记了36年,一直难以忘怀。

齐将军和陈语平时特别信任彼此,基本上都不会去偷看对方的信件。不过呢,在齐将军刚结婚没多久的时候,他偶然间看到了陈语和另一个“男士”的合照,看起来挺亲密的。齐钉根就好奇地问陈语,那个人是谁呀?陈语想都没想,张口就说:哦,那是龚大畏。齐钉根一看那个“龚大畏”的名字和长相,心里就琢磨着,这家伙肯定是个男的。真没想到,平时脾气火爆的齐钉根,看到照片后居然把气给憋回去了。他当时心里虽然窝火,但转念又琢磨:陈语是个有文化的人,战乱时跟了自己这个“粗人”,可真是难为她了。照片上那家伙就算是她的“老相好”,或者仅仅是个朋友,也没必要太往心里去。所以,齐钉根从始至终都没向陈语提起这事儿,陈语当然也就不清楚齐钉根心里那道过不去的坎儿。齐将军不上班的某一天,有个人突然找上门来,找的是陈语。陈语就喊上齐钉根一块儿见见。齐钉根一打听,才知道这人名叫龚大畏。齐钉根心想,这不正好嘛,能顺便瞅瞅自己的“情敌”。可龚大畏往齐钉根面前一站,齐钉根就愣住了:咋回事儿?这龚大畏分明是个姑娘啊!没想到,龚大畏其实是陈语以前在南京市第二女中教过的学生。龚大畏那时候像个“假小子”,爱留平头,还爱穿男装。再加上她用了个男孩的名字,害得齐钉根一直误以为她是男生。齐钉根心里这个疙瘩,36年后总算解开了。龚大畏离开后,齐钉根跟陈语抱怨道:“龚大畏这家伙,可真是把我折腾得不轻啊!”陈语听得一头雾水,齐钉根便开始向妻子细数这些年心里的憋屈。说完,陈语忍不住大笑起来:“真没想到,你这火爆性子,居然能忍他36年,太不容易了!”有这么一句话,“就好像得前世回头望了五百次,这辈子才能和人擦肩而过一回。”这话说得有点过,但想想战争时候,爱情那真是难碰上,碰上了也不一定留得住。战争里的爱情,那都是拿命换来的,所以特别金贵。齐将军那脾气,跟火药桶似的,可他为啥能忍这么久?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他心里爱着妻子陈语嘛。

1986年11月6日,齐钉根在武昌去世,活了70岁。齐钉根将军小时候过得挺不容易,自从加入了红军,他才找到了像家一样的温暖。为了保卫国家,不让敌人侵犯,也为了让祖国统一,将军一辈子都在战场上打仗。1960年6月份,齐钉根恰好在北京301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当他翻阅到《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又谈起了收复台湾的话题,他立马跟医院请求提前出院。齐钉根将军表示:“我情愿在战场上牺牲,也不想在病床上躺着。”齐丁根的女儿齐鸣写了首诗给老爸,里面有这样一句:我那当过将军的老爸一张老旧的黑白照片,让咱俩仿佛隔了两个世界。好多回在睡梦中,我都使劲儿地搂着你不放。你轻轻一笑,满不在乎地说:放开我,我要去战场!齐老将军到了晚年,很少在孩子们面前聊起自己那些厉害的革命往事。他讲得最多的,是那些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老伙伴们。每次提起他们,齐老将军的眼里都会泛起泪光。从将军给女儿取的名字就能感受到,齐钉根将军一辈子心里都装着那炮声隆隆的战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