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二十一》里我最喜欢的桥段,是第十二集里谈到关于「放弃」的过程。其中一条故事支线是同为击剑选手的睿知表示想放弃击剑,另一支线则是叙述班长池昇琬对于学校纵容师长不当体罚的不满。
「你只是因为觉得自己都没有进步、一直停滞,才会想放弃!帮助你坚持过这个时期也是我的工作!」当睿知哭着说击剑对她来说已经不再有趣了,教练对着她大骂道。我当下产生了疑问,教练说的感觉很有道理,但真的一定是这样吗?而当时在场的其他选手,全都支持睿知放弃。对我来说这很不可思议——原来在同学面前表达不同立场,可以如此简单被接纳。
但是当「不再有趣了」的想法浮现,真的可以当成一种信号吗?一种「该是时候结束了」的信号?
班长池昇琬是整部剧里我最喜欢的角色,她讨厌学校的无趣规则,但却坚守全校排名第一,以此为借偷钻各种小漏洞,来为同学们制造很多有趣又好玩的回忆。在她某次终于受不了自己的好朋友,因为一点小错就一直被老师狂打巴掌打到流血,终于决定要当场报警,殊不知警察和校长齐聚一堂,都在警告她不可以对师长不礼貌,体罚是正常的。
每个人都有权利做自己当下认为对的选择教练后来给睿知一个方案:只要打进全国前八强,你还想放弃的话,就让你放弃。而睿知最后在其他前辈的帮助下真的做到了,还在明明可以继续往前晋级的情况下选择弃权。
昇琬之后被体罚老师抓到她在广播电台中公开其恶行,老师要求她写反省文,并在全校面前朗读。面对这样的要求,她果断拒绝,并选择退学来表达自己心目中的正义——尽管当时距离升学考和毕业只剩一个月。
最让我感动的是昇琬的妈妈。回家后得知女儿的决定,只是眼眶泛红地问了句:这件事情,真的严重到需要放弃一年多来的努力吗?你得学着放软身段啊……。昇琬终于忍不住哭了,说着她知道,只是现在的她真的没办法。
有时候会想,戏剧就是为了这种时刻存在的。在现实中完全不会有人对着「选择放弃」的人,展露正面情绪或包容的态度。
为什么人一定要崇尚「坚持不放弃才是美德」的想法?为什么明知真的就是不喜欢、不适合、不开心、不认同,却还是为了别人定下来的价值观而感到惭愧、甚至觉得「前功尽弃」?
很多时候即使当下看似是放弃了所有,但其实并不是真的前功尽弃。
在这个「放弃」的行为当中,我们同时也一定会有某种「获得」。我想这两段故事想表达的,也是如此吧!
放弃也可以是另一种获得睿知懂得认真地去感知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事是什么,体悟了转换人生跑道所需要的勇气,也学到了教练要告诉她的:如果只是因为不有趣、没成就感,是不能轻言谈放弃的。
唯有突破框架、看见了前方的可能性之后,才能做出真正对的选择。
自己曾经也想过要放弃那一直在做的事,结果在其他领域绕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原来的路,因为发现自己在做其他事情时,心心念念的还是被我「放弃」的这件事。当时只想,也许年轻的本钱就是可以容许自己跌跌撞撞、到处去尝试,但并没有认真去思考过自己对于「放弃」的觉悟,是不是足够充分?
也许哪天走到了人生的不同阶段,还是会选择放弃某些事。当那天到来之时,应该会相较于以前,更能够看清对于放弃之后所迎来的光景吧。
后记:写到这里,突然又想到了《今日的网民》里提到的一句话:
「逃亡之地无天国。」意即逃走后到达的地方,绝不会是天堂。
你有办法看清自己是逃亡、还是勇敢放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