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磨牙:每10人中就有1人在悄悄的“被毁容”

有觉睡眠 2022-02-16 09:52:30

5岁孩子多多吐字不清,舌头外漏,频流口水,牙齿外凸,侧脸就像狗狗的脸。

经医生检查,原因为孩子长期的张口睡觉,导致上下颌骨发育畸形,从而导致颌面畸形,治疗需要将骨头截断,重新拼接。

真是人长得丑,连呼吸都是一种错啊,呜呜呜呜呜呜……

这不,在近期“良好睡眠,健康湖南”的睡眠科普直播中,张洁主任也讲到关于孩子张嘴呼吸和睡觉打鼾对颜值影响的问题。

在睡眠医学中,磨牙、打鼾、说梦话,被誉为“睡相不好三巨头”。

打鼾、说梦话解决起来相对容易,唯有磨牙解决起来那叫一个棘手。

首先,磨牙是一种疾病,又因它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医学上又称为夜磨牙,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在10~30%。

其次,夜磨牙还分为三种类型:

●磨牙型:睡觉时做磨牙或紧咬牙动作,常伴有咯吱咯吱类似啃骨头的声音。

●紧咬型:常有白天注意力集中时不自觉地将牙咬紧,但没有上下牙磨动现象。

●混合型:兼有夜磨牙和白天紧咬牙现象。

对于磨牙这件事,网上有个段子:“往他嘴里放一把豆子,第二天早上可以直接喝豆浆了。”

并且,从表面上看,夜磨牙是牙齿在搞事情,可实际上,夜磨牙不是口腔疾病,而是睡眠障碍的表现。

它的出现和睡眠中的轻度觉醒异常有关,与中枢神经系统信息传递的介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异常改变有关。

首当其冲的就是心理因素。

精神压力过大

口腔作为情绪兴奋的源点之一,可以反映紧张、悲观等情绪,精神一紧张,闭颌肌张力就会增加。

尤其焦虑者,在白天经历情绪大波动后,进入睡眠时,大脑就会试图通过磨牙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忧郁感。

焦虑程度越高,磨牙症发生频率越高。

遗传

磨牙不会遗传,但是磨牙的病因却会遗传。

父母如果有磨牙症状,孩子也更容易出现磨牙。

有磨牙症状父母生的娃,其发生夜磨牙症的概率,是没有磨牙症状父母生的娃的11倍。

睡前吃太饱

因为入睡时,胃肠道里还积存着大量没有被消化的食物,整个消化系统就不得不“加夜班”,连续工作,甚至连咀嚼肌也被动员起来,不由自主地收缩,引起磨牙。

顺便辟谣一下:“磨牙是因为肚子有蛔虫”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至今没有任何一个研究表明磨牙和寄生虫有直接联系。

如果怀疑孩子体内有寄生虫,需要去医院诊断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更为稳妥。

咬合障碍

如存在牙齿缺失、牙齿过长、习惯单侧咀嚼、牙齿不齐等情况,人在深睡眠的时候会下意识地进行下颌运动,想要通过摩擦牙齿来达到咬合平衡。

另外,如果睡觉时经常偏向一侧睡觉,会致使两侧咀嚼肌不协调,受压侧的咀嚼肌会收缩,也会引起磨牙或咬牙。

很多人认为,夜磨牙仅仅是会吵到他人睡觉,殊不知,对自身也会有很大的危害——变丑!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如果经常磨牙,就会过度使用咀嚼肌,原本的瓜子脸会慢慢变成了国字脸,若磨牙情况严重,还可能使下半边脸的长度逐渐缩短。

而且,牙釉质被磨掉露出牙髓后,会引起牙本质过敏,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即发生疼痛。

轻者从此火锅烧烤炸鸡啤酒奶茶…是路人,重者年纪轻轻就牙床出血发炎、牙齿松动脱落。

由于磨牙由多因素协同造成,所以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能够完全治愈,不过这几招效果也杠杠的,大家可以码起来:

●心理疗法:通过自我暗示和催眠,消除精神紧张,缓解情绪压力;

●纠正不良习惯:比如咬铅笔、常嚼口香糖,总是单面咀嚼;

●控制饮食:减少咖啡因、苏打水、功能饮料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

●调和治疗:调磨少量牙体组织,去除咬合干扰以及牙合早接触,建立咬合平衡关系;

●运动合垫:睡前给牙齿带上护齿套,早上再取下。

如果你身边有夜磨牙的朋友,而你不好意思开口,那就把这篇文章转发到朋友圈,治治这个「磨牙」的小妖精吧!

0 阅读:22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