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研究生自杀,敲响学业和生命的警钟,请善待自己的孩子

林同学的日志 2020-10-20 21:33:35

文/嘟嘟

图/网络

努力学习发愤图强读书是唯一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和道路

相信这样的话,每一个生活在应试教育时代的人都不会陌生,不仅来自于老师的耳提面命,家长更是不厌其烦地重复这样的话语。

在现实的教育面前,不断重复又能够发挥多大作用呢?只会给学生增加无谓的心理压力。

前一段时间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的大连理工研究生,将自己吊死在化学实验室当中的新闻,引发了所有人的关注,这名学生一篇洋洋洒洒的遗嘱,给每一个家长敲响了警钟。

原本非常乐观开朗的大连理工研究生,在每年迎新晚会的舞台上,都能够看到他的身影,却因为课题无法通过,没有办法准时毕业,还耽误了考公务员的考试,种种重压之下,让他选择了轻生,在自己做课题的实验室中将自己吊死。

留给这个世界的只言片语,也充满了无尽的探讨性,其中并没有过于悲伤的情绪流露出来,但是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绝望也让人为之心疼。

当大连理工研究生将自己吊死的新闻出现的刹那,相信大部分人是非常震惊的,同时带给家庭和学校的打击也是可想而知的。

在震惊和惋惜声中,大多数家长和老师的心中也拉响长鸣的警钟,每个家长也会反思在孩子成长和教育过程中自己的问题。

出现如此悲剧的原因

1、毕业面临强大危机

之所以出现如此悲观的案例,大部分是因为内心无法宣泄的情绪,无法毕业和无法考公务员,让他看不到自己的人生有任何的前途,处于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当中,也让他失去了继续拼搏和奋斗的动力,因此才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2、自身原因

从这名大学生留下的遗嘱就可以看出,在他的内心当中隐藏着太多负面的情绪,而且性格比较内向,不懂得如何疏散情绪,这也是造成如此悲剧的原因,如果在这名学生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稍加重视,他也许不会成为教育路途当中的"牺牲品"。

在应试教育中,家长还是只关注成绩和学历,只会将孩子推向悬崖。

家长在孩子成长和学习中,应如何做?

1、多观察、不絮叨

家长作为孩子在这世界上最强大的依靠,是必须要提供给安全感的,否则他们无法快乐地生活和学习,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家长往往都是非常唠叨的,这也是让孩子无比抵触的原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沟通障碍。

一旦沟通不畅,隐藏在孩子内心中的很多情绪是无法宣泄的,往往可能成为诱发悲剧的原因,所以要想避免上述悲剧的形成,家长不妨多观察,一旦他们有任何不良情绪滋生,要及时地扼杀到摇篮中。

2、不强求,懂尊重

现实生活当中的大部分家长,是不懂得尊重孩子的,会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他们的身上,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目标,希望孩子代替自己完成,只有这样才有面子。

殊不知,这样强大的压力也成为了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教育的道路上,父母只有懂得尊重孩子的选择,才能够让他们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才能够避免上述悲剧的产生。

学校和老师应该如何做?

1、充分引导,发现问题

老师作为校园当中和孩子接触频次最高的团体,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不仅要教授给孩子知识,同时要引导他们朝着积极阳光的方向成长,配合家长发现孩子的问题,是每个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2、端正自身行为

为人师表一定要端正自己自身的行为,而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习的榜样,任何不良的行为都可能让他们走上歧路,老师尤其不能戴有色眼镜,否则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

总结:

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中,每个人都背负着不同的压力,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作为家长和老师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疏散,很有可能将他们推向生命当中的极端,因此丧失宝贵的生命。

只要在孩子成长和学习的过程当中,每个家长能注意上述问题,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保持强大的抗挫折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成功之处,否则即使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取得再耀眼的成绩,当他们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无异于是一颗"毒瘤",绝对是教育的失败。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教育良师

0 阅读:67

林同学的日志

简介:生命在于健康,健康在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