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梁山上,一座承载千年文脉的商贸古镇——柳林县穆村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创新发展的时代思维,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文化盛、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为柳林县城的“西大门”,地处城郊的穆村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太中银铁路、孝柳铁路双轨并行,汾柳高速与307国道纵横交错,形成晋陕物流黄金通道。境内4#主焦煤资源禀赋突出,华晋焦煤、柳林电厂等大型企业集聚,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立足“城郊经济圈”定位,该镇构建起“特色农业+商贸物流+文旅融合”的立体产业体系,以紫皮蒜、木耳、湖羊、腐竹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以大金鹏生活广场为核心的现代商圈服务体系日臻完善。高标准建设的建材市场、物流仓储市场、运输市场和蔬菜批发市场,连接周边、辐射晋陕,形成了一体化大市场、多层次大流通的商贸格局。
漫步穆村明清一条街,魁星楼飞檐斗拱,镜悬楼雕梁画栋,五凤楼古色古香,林立的百年商铺诉说着“晋西首村”的辉煌过往。近年来,穆村镇大力加强非遗文化保护,古建筑遗存、旱船秧歌、穆村盘子、闫家芝麻饼、穆村紫皮蒜等非物质遗产成功申报,一、二村委的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的品牌命名,确立了穆村古镇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方向。同时,穆村镇还探索出“旅游+”的联动发展模式,深掘历史资源,保护性开发二村委明清古街,留住了乡愁记忆;赓续传承红色血脉,培塑以三村委烈士陵园为主线的红色教育基地,涵养了家国情怀,让古镇穆村真正成为了看得见未来、留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把党委会开到田间地头!”穆村镇以首创精神推行、实践的“党委一线工作法”,通过将党委会议下沉至村居、企业、学校,解决了道路硬化、企业用工等一大批实际问题,打通了服务基层“最后一米”。通过村企联动,穆村镇蹚出资源互补新路径,贯头、大凹移民搬迁工程让村民们住进现代化社区,华晋焦煤持续投入600余万元对煤矸石堆场进行的生态恢复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9个行政村。
如今,穆村这座千年古镇正以“每天绽放新精彩”的姿态阔步前行。从明清商埠的驼铃悠扬到现代物流的车流如织,从耕读传家的书院墨香到智慧农业的数字赋能,穆村镇用实践诠释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共生,一幅镇域经济强、生态环境美、文化底蕴厚、民生保障实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记者 王涛)
来源: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