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队得分榜:半程数据告诉你,谁在拿钱办事,谁在埋头苦干常规赛43轮打完,北京队30胜13负,稳稳坐在季后赛安全区。但球迷看着账面成绩乐呵之余,更关心一件事:花出去的钱,到底听没听见响?
外援刷分不稀奇,本土球员的账本才耐看北京队今年外援阵容换血,尤金·杰曼扛起得分大旗。43场741分,场均17.2分,46.3%的命中率,80万美金的年薪——数据不算炸裂,但胜在稳定。这哥们儿属于典型的“一分钱一分货”,没给你超神发挥,可也没把篮筐砸歪。
倒是另一位外援奥莫特有点意思,42场488分,场均11.6分,年薪却高达150万美金。按性价比算,够买两斤排骨的钱,他只端出一碗阳春面。本土球员这边,账本更有嚼头。周琦打了24场,359分,场均15分,60.7%的命中率,配得上600万年薪。但问题出在出勤率——缺席近一半比赛,球迷调侃他是“玻璃柜里的奢侈品”,贵且易碎。
反观曾凡博,34场502分,场均14.8分,54.2%的命中率,年薪只有30万元。这小伙子像极了职场新人,钱少活多不吭声,闷头把效率干到全队第一。老将们的工资条,写着江湖地位陈盈骏30场362分,年薪600万;方硕38场217分,年薪800万。俩人的数据对比工资单,难免让人嘀咕“资历溢价”。
尤其是方硕,场均5.7分,35.3%的命中率,防守端还常被对手当突破口。但话说回来,老将的价值不能光看得分——更衣室话事人、关键球大心脏,这些隐形贡献,教练组心里门儿清。翟晓川的故事更典型。42场221分,场均5.3分,44.1%的命中率,年薪350万。数据寒碜,可只要他往场上一站,全队就像吃了定心丸。
这种“玄学价值”,好比家里那坛老卤水,看着不起眼,少了它味儿就不对。性价比之王,总在角落发光全队最赚的买卖,当属小将加尼尤。34场118分,年薪50万美金,折合每分球4200元——对比范子铭每分球2.2万元的“豪华套餐”,堪称食堂档口的良心大白菜。更绝的是他的命中率:57.5%,全队第二高。
可惜教练组给他定位就是蓝领,出手权比食堂阿姨手里的肉勺还紧俏。雷蒙的合同则透着黑色幽默。31场289分,年薪550万,数据平平但防守拼命。球迷给他起了个外号“人肉止损键”——防不住对方王牌?换雷蒙上去缠斗,至少能累死俩。
钱花哪儿了?答案在替补席北京队这赛季的薪资结构,活像一锅东北乱炖:外援占大头,老将拿情怀价,中生代撑场面,新人领“低保”。但细看替补席,藏着真问题——范子铭39场272分,年薪600万;所罗门43场393分,年薪50万美金。一个本土替补中锋,工资抵得上两个实用型外援,这事儿搁哪个联赛都是奇闻。其实篮球场的账本很简单:要么你得分如砍瓜切菜,要么你能让对手也砍不动。
怕就怕两头不靠,还占着薪资空间。北京队眼下这局面,像极了过年时的红包——厚薄不一,但总得捏着鼻子发下去。数据不说谎,但故事在人心里说到底,球员的价值从来不是Excel表格能算清的。周琦的伤病史、曾凡博的成长税、方硕的领袖标签……这些变量扔进公式里,算出来的结果可能连老板都不信。但球迷懂。他们知道谁在拿钱办事,谁在埋头苦干——毕竟场上的每一分,都得用汗水和时间来换。
方老和翟老别上了[笑着哭]
本来就是在怪圈里自娱自乐……[并不简单]
最不值的就是范了,太差,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