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俄罗斯战机引擎老巢

晶陆零零幺 2025-01-20 15:24:00

俄罗斯军工一瞥,俄罗斯战机“动力之源“-引擎基地,第二集,前几天分享了俄罗斯军工一瞥,飞机引擎基地上篇,图文又遭遇了寒冬,不管了,一切都是浮云,只为爱好而敲键盘打字搬美图。上集主要分享了俄库兹涅佐夫股份公司 OJSC Kuznetsovb发动机工厂和巴拉诺夫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的一些图片信息。

今天继续分享,着重瞧瞧俄罗斯乌法发动机生产联合体 UMPO 股份公司,瞧瞧俄罗斯航空发动机的底蕴所在,股份公司是俄罗斯规模最大的航空发动机研发和生产企业,拥有20000多名员工。

UMPO是俄罗斯联合发动机集团(UEC)的下属企业。UMPO为苏-35S战斗机生产AL-41F-1S发动机,也就是117S,为苏-27和苏-30生产AL-31F和先进涡扇发动机AL-31FP,为苏57生产产品30发动机,是俄罗斯战机心脏的建造基地。通过图集,看看这些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

该公司目前主要生产为俄罗斯空天军战机提供引擎外,还负责维修。同时还生产客机所用的PD-14发动机及各类直升机发动机,还有其它一些副业:如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设备的生产,举个例子:天然气输送站的AL-31ST燃气轮机驱动装置等。其可谓是俄军事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相对于东北亚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上那些军工“新秀”,这才叫军工的底蕴和根基。所谓新秀,对比一下,真的弱爆了。

为了保证发动机部件的焊接完整性,密封性和精度,工人需要进入一个特殊加压舱对部件的关键点进行氩弧焊。1981年,UMPO在列宁格勒的“普罗米修斯”研究所专门为设计和制造了这个俄罗斯最大的加压焊接舱——能达到两个大气压的“大气-24”。

这么做只为钛结构件在纯氩的无酸性环境中焊接。通过氩中杂质的控制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接缝,并提高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 同时零部件变形程度最低,几何形状发生变化最小。通过使用焊枪而不使用保护喷嘴,可以在最难到达的地方进行焊接,这点,有车间加工经验的比较容易理解,焊接死角,加工死角。

当然干这活,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干,都可以承受这份压力,这取决于自身的身体条件,是否适合这份工作,培训还好,所需时间倒不算长,2周时间。上岗前,先是体检,然后佩戴上行头,穿得像宇航员一般。根据卫生健康标准,每天只能工作4.5小时。他们的工作室有两道闸门,进入工作室后,输入氩气,直至氩气把空气挤兑完空气后,再进入第2道闸门,再进行一轮排空气步骤。燃烧室、旋转喷嘴和喷嘴叶片块的零件需要等离子体热保护涂层。为此目的,使用了TCP-MF-P-1000机器人系统。

看完焊接,看看机加工车间,乌法公司有5个机加工车间,总人数约2500人。生产零件,配件、金属冷热加工模具、切割工具、量具、有色和黑色铸件模具等。图片信息与上一集有些类似,展示了一些加工设备和工艺。德国的加床和加工台面等。三坐标啥的,现在看来都是标配。其中还用到了真空渗碳工艺,来提升零件表面强度。

后续图片介绍的失蜡铸造,之前介绍过,就不扩展了, 再后面是叶片的加工,让图片来说话吧!以及钛合金和不锈钢管子的加工,飞机引擎的血管和神经传输系统。当然就管子加工工艺而言,估计本人能说上个万儿八千字,但感兴趣的朋友不会太多,那就只好作罢了。世纪之初,本人服役于一家意大利公司,专攻管子加工,独步管子加工江湖很多年无对手。

零件,清洁,干燥,检查,最后就是组装,俄罗斯飞机组装擅长于固定位置式修配法,既是历史传承也是无奈之举,总之只为追求最终质量而采取的折衷方案,相对而言,发动机应该采用了标准化的组装工艺。后续是测试,打包。

俄罗斯早期发动机工业基础夯实是在苏联时期,技术也是源于英美早年的援助和售卖,早在卫国战争期间。后来随着苏联国力的提升及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发动机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直至苏联解体。现在俄罗斯飞机引擎方面也有新的产出,但势头没有东方大国来的那么“迅猛”,那么日新月异。

附图说明,一组图片为其博物馆内的产品,历史过往的产品,还有一组是车间老图,应该年代更久远一些。以及发动机叶片生产车间,图比较多,这里贴了部分,将来有机会再分享。最后,前文提到了,公司还有副业,一组附图就是他们的产品之一。功率25兆瓦(MW)的AL-41ST-25燃气涡轮发动机。

0 阅读:81

晶陆零零幺

简介:花香满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