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第三个儿子,两次谋反叛乱,最终是什么下场?

情怀历史如风 2024-12-23 16:08:49

刘旦(?—前80年),西汉宗室、藩王,汉武帝刘彻第三子,广陵厉王刘胥同母兄,母为李姬。作为汉武帝第三个儿子,刘旦自然不是太子的人选。不过,在太子刘据被逼自尽后,刘旦也有了夺嫡的念头。于是,为了争夺皇位,刘旦策划两次谋反。那么,问题来了,他最终是什么下场呢?

具体来说,元狩六年(前117年)四月,汉武帝在宗庙册封刘旦为燕王,都邑蓟。在西汉时期,燕国地处西汉北境,紧邻匈奴,土地贫瘠、民风凶悍。因此,汉武帝以策文诏谕刘旦,勉励他镇守边陲,成为汉朝的藩篱辅翼。从这一角度来看,燕王刘旦还是比较受到刘彻器重的。

当然,因为太子刘据当时更受宠幸,地位十分牢固,所以刘旦一开始并不奢望荣登大宝,因而安心为藩王,将心思集中于各种学问,率性而学,经书、杂说来者不拒,尤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不过,成年后的燕王“能言善辩,广有谋略”,喜好招揽游侠武士,这显然是有更多的想法了。

特别是到了征和二年(前91年),发生著名的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兵败自杀。在此之前,刘旦的另外一个兄长(汉武帝第二个儿子)已经去世,所以,刘旦认为自己事实上成为了汉武帝的长子,自然有机会被册封为太子了。不过,汉武帝当时一直没有再立太子之意。

后元元年(前88年),汉武帝年迈病重。刘旦派使者来到长安,向汉武帝上书,请求宿卫长安,以备不虞,这充分暴露了刘旦觊觎皇位的野心。对此,汉武帝自然一眼就看穿了蠢蠢欲动的刘旦,立即削掉其封国三个县邑,以示惩戒。

在此基础上,汉武帝不仅厌恶燕王刘旦,更是立即立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到了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汉武帝在巡行途中病逝于五柞宫,太子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得知这一消息后,刘旦十分不满。当然,他没有贸然起兵,而是派遣心腹近臣寿西长、孙纵之、王孺前往长安,借问丧礼为名,秘密探听朝廷消息。

不久之后,刘旦就勾结中山哀王之子刘长、齐孝王之孙刘泽等,密谋造反。为了能够获得天下的支持,刘旦谎称在汉武帝时接受了诏令,可以修治武备,防止意外的发生。在招兵买马之后,刘旦随即与刘泽等人谋划,声称汉昭帝不是汉武帝的儿子,而是奸佞之臣所立“伪帝”,天下之人要起来一致讨伐。

经过一番准备后,刘旦逐渐膨胀起来,俨然以未来皇帝自居,出入僭用天子仪仗,左右近臣皆称侍中。值得注意的是,刘旦荒唐的行为引起了手下的不满,不过,一些多次劝阻的部下惨遭刘旦的杀害,这导致刘旦集团可谓是人人自危。

到了始元元年(前86年)八月,汉昭帝本来可以诛杀燕王刘旦,不过他念及骨肉恩情,诏令不治燕王之罪,只是将刘泽等人正法。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谋反失败后,刘旦没有悔改,而是暗中勾结上官桀这位大臣。众所周知,因为霍光掌握朝政,上官桀遭到了打压,所以他逐渐和刘旦走到了一起。始元六年(前81年),上官桀等人列述霍光过错,密谋刘旦上书昭帝告发霍光。当然,上官桀等人的阴谋被揭穿之后,准备发动兵变,以此将霍光杀掉,废除汉昭帝,迎立燕王刘旦为帝。

元凤元年(前80年)九月,上官桀等人的阴谋被人告发。于是,朝廷掌握了上官桀等人的兵变计划。丞相车千秋颁下玺书,部署中二千石官员追捕孙纵之以及左将军上官桀等人,都处死伏法。得知上官桀等人都被杀害后,燕王刘旦也明白大势已去,就暂时没有起兵。不过,朝廷显然不会再次宽恕刘旦了。

于是,在汉昭帝的斥责下,刘旦明白自己死罪难逃,就以绶带自缢而死。在西汉历史上,燕王刘旦在王位三十八年,谥号为剌王。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刘旦生前恩将仇报,怙恶不悛,最终自取灭亡,以“剌”作为他的谥号,是名副其实的。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