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信奉“985学霸父母鼓励孩子当学渣”的父母后来怎么样了?​

羿云天说 2020-07-31 18:11:43

高考结束开始查分报志愿,等待高校录取了。

这真的是一年一度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时节。

媒体铺天盖地的“本地学霸是如何练成的”、“XX理科状元的学习习惯是如何养成的”、“XX文科状元就是这样玩出来的”等一个又一个“超出常理认知”的选题文章又接踵而至。

其中,有一篇《我老公985博、我985硕,我们儿子是学渣,但我为他感到骄傲!》的文章再度刷屏,引发热议。

文中先扬后抑地讲述了孩子爸是985的工科博士,妈妈是985硕士,在最佳生育年龄27岁生下了儿子。

但自从儿子上了小学,父母所有的骄傲感很快余额不足,现实啪啪打脸。尽管百般不愿承认,但事实是——儿子的学习成绩就是不好。

所以,在学霸妈妈陪儿子读书四年后不得不承认,有的人真的天生适合读书,有的人并不适合。就像有人天生下来就会唱歌,有人不用老师教就会画画,有人几岁开始,就会写诗……天赋这个东西,确实存在。

这对学霸父母把儿子资质一般学习不好的大部分原因归结于天赋。然后,文章后面就开始一堆分析总结,我们让孩子努力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无非是为了让他以后有能力去养活自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可是我的儿子,他勤劳懂事善良,将来踏踏实实做一份平凡的工作,又何愁没饭吃?虽然数学不好,奥数几乎完全听不懂,可是他喜欢研究厨艺,翻看过我买的所有做饭的书,现在才10岁,已经能做好几种像样的饭菜;虽然英语不行,总是忘记单词也总是拼错,可是他心底善良,他进楼栋门的时候,看到身后有人,总会用小手撑着门,等着后面的人一起进来;虽然语文很糟,作文写得枯燥乏味,可是他孝顺父母,懂得父母的辛苦。

反正就是放弃培养孩子的学业,顺其自然就好,便开始培养和认为孩子只要懂得礼义廉耻,生活自理就好。

诚然,先学会做人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也是必须要培养的,但是,这不是让孩子不努力的借口,也不能将培养孩子成为学霸相对立,就算不能成为学霸,也不是堂而皇之认为学渣就是好样的理由啊。

如今还有一种家长的声音越来越受到更多无脑家长的追捧——

学渣都是来报恩的,学霸都是来报仇的。最终留在身边照顾和孝顺的都是学渣,学霸学业有成后都去了外地或者国外,不会再陪伴父母身边孝顺了。所以请不要责怪学渣,对学渣孩子好一点。

也不知道说这种话和追捧这种理念的家长是坏还是蠢。反正就是觉得浑身透着一种鸡贼。

暂且不论开篇文章已经在两年前只要高考一结束就被多次引用转发,但是贯穿始终的一个观点就是“哪怕父母都是985名校学霸的孩子也会是学渣,所以那些纠结孩子学习不好的父母就放心大胆地让孩子成为学渣吧。”

一切都是那么的理直气壮和顺其自然,就是让平凡的普通父母也认命:你看,人家985大学的学霸父母都不担心自己孩子是学渣,你这么普通还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干什么啊,将来让孩子做个快乐的普通人不好吗?

可是,在如今的现实中,做一个人就已经耗尽了家庭的全部人力财力和运气,更何况还是做泯然于众人的普通人,他们能快乐的起来吗?

千万不要把学霸父母有个学渣儿子的个案鼓吹成全案,而且恬不知耻地炫耀,而把那些拼命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家庭的父母和孩子的普遍现象说成是“百无一用。”

拼爹拼资源的时代,教育已然成了“三无”穷人孩子通向成功的最佳捷径和渠道。居然还有一部分父母相信“985学霸父母却鼓励孩子当学渣”这样的毒鸡汤,并奉为圭臬,为自己不努力不逼孩子成才的懒惰找到了一个好借口。

殊不知,其实这就像富人总喜欢一边鼓吹快乐学习,一边又花钱将孩子送到国外最好的高中和大学一样的道理,因为已经有985大学学霸父母为自己的学渣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哪怕他们的学渣孩子将来真的要啃老甚至一无是处,他们的学霸父母也可以让孩子过得衣食无忧甚至幸福快乐。

对于学霸父母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赢在起跑线了,不努力依然会过得下去,一旦努力就会踩在父母的肩膀上成为人上人。我在去年写的文章《近十年高考状元背后的真相:有钱真的能保护你所有梦想成真》中也做过分析,近几年媒体统计的各省市文理科状元的家庭现状就已经一目了然。

而那些本身就是平凡无奇的普通父母,如果不努力培养孩子成为有用之才,放任孩子将来真的成为学渣之后,他们又拿什么为孩子的将来负责呢?孩子还会有美好的将来吗?

最终,甚至是三代人普通平凡的一生都会过得异常艰难。

这就是学霸父母和平凡父母乃至学渣父母的区别。

有人将中国父母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父母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最好的生活环境,俗称富一代;第二类是带着孩子一起努力,共同成为最好的自己;最可怕和可恨的就是第三类,自己懒惰不知努力,然后生下一个孩子,却逼着他们努力并梦想依靠孩子成为最有福气的父母。

做什么样的父母,真的无可厚非,也是父母该有的权利,因为在国内的家庭教育环境认为,“世上没有不好的父母,只有不孝顺的孩子。”

这种三观不正的毒鸡汤,不止毒害着这样的父母本身,更是戕害了孩子的一生。

如果生孩子是为了交换,为了养儿防老,那其实就是一种生命的赌约,孩子将来听话孝顺了就认为是父母教育的好,孩子一旦忤逆不孝顺不养老,就骂他们是“逆子”“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一个白眼狼!”

殊不知,只要是赌约,就会有输赢,就要学会愿赌服输。而不是你只负责种个种子,就想着收获一片丰盛庄园。

父母固然养育了孩子,给了他生命,给了他吃饱穿暖乃至衣食无忧,可是,父母真的不应该把孩子当成是养育他们索要回报乃至巨额回报的砝码和赌注。

父母能力有大小,眼界有高低,素质有不同,这当然和所处的时代与环境有着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也不是谴责所有的想生儿育女祈求回报的父母,也并不是说所有的父母都是“渣父母”,只是正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言——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生儿育女当然有义务养老送终,也鄙视那些白眼狼的不孝子,可是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打着“我省吃俭用养你这么大不容易”的“道德绑架”旗号就去压榨乃至敲诈孩子的一生,那么,这样的父母就是可悲的,这样的孩子更是可怜的。

正如2019年年末媒体追踪报道的“儿子深造出国20年杳无音讯,常州病危老母亲盼见儿子最后一面”的消息,引发热议和全网几乎一边倒地谴责“狠心”的儿子一样。

这位和亲人“失联20年”的北大博士后王永强被热心网友在美国找到,并帮助他的母亲郭巧娣老人完成临终前见儿子一面的心愿,提供了很多王永强的相关信息。

但他拒绝与亲人相认,只回复7个字“清官难断家务事。”对此,家人表示:失望至极!

在中国这个极其讲究孝道的国家,有一个明知不可为却依然坚守的信条——

父母可以百般无理取闹,但是儿女却无论如何都要孝顺听话。

即,没有不是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子女。

所以,很多人选择谴责这个“失联20年”的北大博士,极度同情他的父母,甚至一度发起了抵制北大清华教育的宣言。

可是,现实真的如此吗?也许现实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那么,为什么极少有人问问这个北大博士在博士毕业前的三十年究竟经历了什么?他的父母是如何对待他的?他为什么会失望至极?

都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可是事情没到他们身上的时候,指责者永远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拿着道德的大棒乱挥,一旦到了自己,就开始成为“中国驰名双标”。

也许,这些论述和题目有点扯远了,我也并没有经历万恶的原生家庭,只是在接触心理咨询和一些求助者的咨询故事后,渐渐地开始明白和坚信,原生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伤害是根深蒂固永远无法抹平的。

回到开篇的提问:那些信奉“985学霸父母却鼓励孩子当学渣”的父母后来怎么样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现在回答还为时尚早,因为每年高达60%的中考以及30%左右的高考淘汰率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我不想也没有权利去责怪那些真正的“渣父母”,只是希望在资讯泛滥的当下,每个父母都要睁大眼睛,更要打开大脑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和被毒鸡汤灌晕,自己不努力,反而要求下一代努力成为人上人。

说实话,这的确有点强人所难,不是下一代不努力,而是他们的努力在你眼中终究抵不过别有用心之人的一句毒鸡汤来得更轻松更快地让你变成一个傻子。

羿云天,郑州市作协会员,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自闭症疗育师,自媒体主编。原名徐亨福,生于兰州,现居郑州。专注婚姻家庭、时事热点、影视评论原创作者。不随波逐流,有料有态度,更有温度。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2

羿云天说

简介:羿云天,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自媒体主编,心理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