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笑话两则:舌

历史智囊 2023-08-06 22:02:54

古时候有个县官写字潦草,要设酒席请客,批了条子交给差役去买猪舌头,“舌”字写得太长了,差役认错了,只以为是买猪千口。寻遍乡里,都只买到五百口,到县衙县哀求,要求数量减半。官笑着说:“我叫买猎舌,为什么认成猪千口呢?差役回答说:“以后如果要买鹅千万要写短些,不要写成了买我鸟。”

这是一个中国古代的笑话,讲述了一个因为字迹潦草而引起的误会。

在故事的结尾,县官和差役都明白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这个错误竟然是由于字迹潦草而引起的。于是,县官决定以后在购买鹅的时候,一定要把字写得短一些,以免再次被误解。

这个笑话不仅表现了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幽默感,还提醒我们在书写时要注意清晰度和准确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假秀才

有个富家的粗俗子弟,冒充秀才,告状向人追索债务。当官的看他粗俗鄙陋非常可疑,便问道:“你是秀才,且说说‘桓公杀公子纠’一章如何讲解。”那人不知道说的是书中句子,只害怕是一件命案,便连声叫道:“我真的不知情。”县官命令手下打了他二十大板。出了官府,他对仆人说:“这县官一点都没道理,说我阿公打杀翁小九,将我打二十大板。”他的仆人说:“这是书上的句子,你就说你略知一二就行了。”那人道:“我连声叫不知道,尚且被打了二十大板,如果说知道,岂不是要我偿命。”

0 阅读: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