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死前才知:害死自己的人不是吴三桂、李自成,而是最信赖的人

霜霜阅览过去 2024-10-29 21:14:36

公元1664年,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陷入四面楚歌。眼看着国破家亡,这位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跑到位于紫禁城北边的煤山自缢殉国。

临死前,他将头发披散下来盖住自己的脸庞,自觉无颜见朱家的列祖列宗。亡国之君往往受人唾弃,然而崇祯却成为许多人的意难平。

这位皇帝生不逢时,不仅遇到了神仙一样的对手,更有猪一般的队友。上吊之前,崇祯皇帝才意识到害死自己的不是吴三桂和李自成,而是他最信赖的首辅。

明朝后一位皇帝自杀于煤山,死前留下五字遗言

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统天下,自称“始皇帝”开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中国的封建王朝延续2132年,包括割据一方的统治者以及死后追封的皇帝,共有408位。

这其中最受人唾弃的一个群体就是亡国之君,传统意义上的亡国之君沉迷于酒色,过着穷奢极欲的日子,穷兵黩武、大兴土木,不管老百姓的死火。

崇祯皇帝却是个例外,有人曾经惋惜的感叹他是一位“勤政的亡国之君”。

17岁的朱由检从哥哥明熹宗手里接过权力,那个时候魏忠贤独揽大权,在他眼里崇祯帝还是个毛头小子,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

然而,少年皇帝不动声色的鼓励东林党入朝为官,瓦解阉党势力,解决魏忠贤这个大祸患。

崇祯继位初期朝堂的风气确实焕然一新,也启用了许多有能力的官员。除此之外,崇祯皇帝的生活也非常节俭,这一点与末代皇帝溥仪对比就十分明显。

刚当上皇帝没久,皇帝就下令停止江南织造局的运营。这家机构是专门为满足皇帝个人生活而设立的,停止运营后可以帮助国库节省上万两银子。

崇祯皇帝还将自己省下来的钱充当军饷,从个人的私库里拿出许多宝贝悄悄卖掉充盈国库。

作为一个皇帝,崇祯过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自己的内衣破损了也不舍得换新的,还被官员看到破旧的内衣袖子。

按理说这样一位勤政又倡导节俭之风的皇帝怎么也不会沦落到亡国之君。崇祯在性格上有短板,猜忌心重,不容易信任人,导致朝廷的官员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

皇帝意识到此问题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自杀前的最后一夜,崇祯皇帝给几个儿子找好退路,他看着紫禁城外火光冲天,杀声一片,留下5个字:皆诸臣误朕。

内阁首辅成为废物,被皇帝怒骂死有余辜

崇祯皇帝在位17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意识到真正将自己逼上绝路的不是李自成和吴三桂,而是他信任的各位官员。

这其中以内阁首辅陈演为代表,这位权臣还有一个外号“废物首辅”,《明史》中用4个字来形容这位内阁首辅“既庸且刻”。

简单说来就是他既庸俗又刻薄,别看陈演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水平一般,但是巴结贿赂、拉帮结派却非常擅长。

他是天启二年中的进士,刚开始担任翰林院编修。明朝时期进士基本上都是从翰林院起步,官职不高。

陈演刚刚步入官场的时候恰好是魏忠贤一手遮天,天启皇帝除了对于当皇帝这件事不感兴趣之外,吃喝玩乐样样精通。陈演在朝中没有人脉,又梦想着出人头地,便想巴结魏忠贤。

别看魏忠贤是个宦官,没啥文化,但看人的眼光还是非常毒辣的。他很早就看出陈衍这个人一肚子鬼主意,不是什么可靠之辈,不愿意与其交往。

人的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天启皇帝落水患病,情况危急。就将皇位传位于17岁的弟弟朱由检。陈演已经靠着贪污腐败捞了一大桶金,他深知自己想上爬就得舍得花钱。

崇祯皇帝除掉魏忠贤一党之后,朝中需要大量人才,这位勤勉的皇帝选拔人才的标准非常的简单,就是策问。

他经常召集大臣们问一些国家的问题,只要回答的优秀或者是能达到皇帝的心坎上,崇祯皇帝就觉得这个人是个人才。

说白了这就是命题作文。陈演收买了皇帝身边的小太监,总能提前拿到皇帝要考的题目,他得到这些题目后私下找幕僚商议,再查阅历朝历代怎么做的,修修改改搞出一份答案。

第二天当皇帝提出问题的时候,别的官员还在思考怎么做大事。陈演就已经能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求贤若渴的崇祯帝总是眼前一亮,认为陈演是个可造之才,于是将其任命为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这位翰林院的小编修可谓是一步登天。

没过多久他又升为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有了权利后,陈演继续收买朝中的官员,拿了好处的大臣们纷纷在皇帝面前对陈衍极尽夸赞之词,他是千古罕见的治世能臣。

崇祯16年,原内阁首辅周延儒被罢免,皇帝大手一拍决定任命陈衍担任内阁首辅,此时距离明朝灭亡只有一年的时间。

登上权力的巅峰,陈寅干脆也不装了,开始原形等毕露,最后气的连崇祯皇帝都大骂他死有余辜。

内阁首辅昏招频出,一首葬送大明江山

作为内阁首辅,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决策往往能左右皇帝的想法。

如果只是户部、吏部的官员出了问题还有首辅能扛,陈演自己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面对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更何况当时的大明已经是风雨飘摇。

面对一些突发事件,他总是在众多正确的决策中精准的选中最错误的那一个。最典型的就是李自成攻入山西之后剑指京城、人人自危。

有人提出调吴三桂来抵抗李自成,陈演却否决了这个提议,各方势力拉扯了许久,性格本就敏感多疑的崇祯皇帝也久久拿不了主意。

当他下定决心调吴三桂来拱卫京城的时候,大同已经攻陷,李自成的军队已经一只脚踏入京城,此时崇祯皇帝才看清楚自己最信赖的首辅是什么货色。

更让他没想到的,自己信赖内阁首辅才干平庸就算了,还没有责任承担勇气。眼看着闯下这么大的祸,第二天陈演居然在朝堂上提出辞职。

崇祯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气的骂他“汝一死不足蔽辜”,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死了我都不解恨!看得出来崇祯这是真的被气疯了。大同和宣城相继沦陷,京城已经成为李自成的囊中之物。

公元1644年农历3月18日,35岁的朱由检拉着太子和另外两个儿子失声痛哭,像普通父亲一样给三个孩子换好平民的衣服,还教导他们:在路上见到做官的人,长者要称呼老爷,年轻的要叫相公……

叮嘱完这些之后他命人带着三个儿子逃出京城,周皇后于当晚自杀,第二天凌晨朱由检走向煤山,临终前他愤怒的说道书:诸臣误国误朕......

这位年轻的皇帝不知道,到了南明小朝廷这些只会空谈的大臣们依然争吵不休,最终清军入关、明朝彻底灭亡。后世之人根据朱由检的经历,总结出8个字,即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文献:《明史》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