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手握80万精兵,为何崇祯自缢时,他却见死不救?

江舸 2024-09-18 20:49:58

在明朝晚期的动荡岁月里,全国各地的义军不断涌现,他们如同狂风骤雨般冲击着日渐衰微的明王朝。

明军在与义军的多次交锋中节节败退,屡遭挫败,京师的安危如同悬于一线。

在这危急存亡之秋,崇祯皇帝将挽救社稷的最后希望寄托在了坐镇武汉的大将军左良玉身上。

那时,左良玉旗下拥有数十万训练有素的雄师,且在之前的战役中曾给予张献忠的大西军以沉重打击,无疑是一股令人瞩目的军事力量,被看作是扭转乾坤的关键。

然而,历史的走向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

当大顺军的铁骑最终踏破北京城的坚固城墙,当崇祯皇帝在煤山之上以身殉国之时,那位被赋予厚望的左良玉,却仍旧按兵不动,未曾挥师北上。

这样的结局,不禁让人疑惑重重: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隐情?

左良玉的沉默与不为,是战略的失误,还是个人私欲的权衡,亦或是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复杂原因?

自主行动的左良玉

左良玉原是山东籍人士,在他年幼之时,父亲便不幸离世。

此后,左良玉便一直跟随叔叔生活。

当时,明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普通百姓大多生活在朝不保夕的困境之中。

为了寻求一条生路,年轻的左良玉选择投军辽东,期望通过军功为自己赢得一个安身立命的机会。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左良玉随军参与了抵御后金的多场战役。

在战场上,他英勇无畏,总是冲锋在前,因此积累了显赫的战功,并得以晋升为副将。

此时,明朝内部亦涌现出众多义军,而后金的攻势相对缓和。

因此,左良玉与其他辽东地区的将领一道,被调派至中原地区执行剿匪任务。

尽管当时这些地区的义军人数远超官军,但左良玉麾下的部队均是在辽东战场上磨砺出的精锐之师。

因此,他们迅速剿灭了几股较弱的农民义军。

然而,无论他们取得多大的胜利,不久之后新的义军便会再次出现,这让左良玉感到极为挫败。

在处理义军问题上,左良玉与明朝的地方官员之间亦产生了争执。

他意识到,无论自己立下何等功劳,最终得利的都是那些文官。这使他的心态发生了巨大转变。

自此,左良玉不再对明朝政府唯命是从,而是只参与有把握的战斗,对有风险的作战则避而远之。

例如,在崇祯九年的一次剿匪战斗中,另一名总兵取得了大胜,希望左良玉能跟随自己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但左良玉认为这对自己并无实际好处,反而会增添对方的功绩,于是中途撤兵。

这一举动导致该总兵孤军深入,最终被义军所杀,明军的胜利也随之化为泡影。

按理说,这种临阵脱逃导致友军将领阵亡的行为应受到军法处置。

然而,当时的明政府对于左良玉这样握有实权的将领已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只能草草降职了事。

这进一步坚定了左良玉不听从明朝调遣的决心。

左良玉拥兵自重

尽管左良玉在剿匪战场上表现不佳,但当时以阁部大臣身份出任督师的杨嗣昌仍然将他视为难得的良将,并推荐他随自己一同前往征讨义军首领张献忠。

起初,左良玉对有知遇之恩的杨嗣昌还颇为敬重。

然而,在重新掌握军权之后,他的真实面目很快暴露无遗。

在剿匪战略上,他与杨嗣昌产生了诸多分歧,并拒不执行杨嗣昌的命令,这使得杨嗣昌萌生了更换将领的念头。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左良玉在玛瑙山一带大败张献忠,几乎将其主力部队全数歼灭,迫使张献忠只能带领残兵败将逃入深山之中。

这一战绩使得杨嗣昌不得不撤回更换将领的命令。

然而,这件事最终还是传到了左良玉的耳中,导致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

当时,杨嗣昌希望左良玉能够领兵深入山区,彻底消灭张献忠。

然而,左良玉却担忧,如果真的彻底消灭了张献忠,自己的地位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他拒不执行杨嗣昌的命令,对张献忠采取了围而不打的策略。

这一决策最终给了张献忠喘息之机。在收拢残部之后,他突破了左良玉的包围,并在四川等地大败明军。

最终,张献忠还设计进入襄阳城,杀害了襄王,导致明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几近崩溃。

杨嗣昌因自觉愧对朝廷而绝食身亡,而左良玉则领兵撤退,据守武汉等地,成为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军事力量。

此时的左良玉几乎已经忘记了自己身为明朝将领的身份。

他并未将精力投入到剿匪等本职工作中,而是想方设法扩张自己的势力。

他不仅拒绝接受明朝地方官员的官职,还纵容手下在驻军周边地区侵扰百姓,以“补充”军饷。

这些行为使得他从朝廷的英雄,迅速堕落为众人唾弃的地方军阀。

左良玉的结局

在左良玉坐镇武汉之际,明朝北方的局势也在不断恶化。

此时,李自成的大顺军已拥有数十万之众,且连续击败明朝军队,在士气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崇祯十五年,大顺军包围了中原重镇开封。

为了守卫这一战略要地,明朝将领丁启睿召集左良玉、虎大威等部率军驰援,组建了一支号称四十万人的大军,其中左良玉是当之无愧的主力,也被众人视为“救世主”。

然而,左良玉对此次战斗的态度却极为消极。

由于明朝政府已无法为他提供充足的军饷,这次长途作战在他看来无疑是对自身实力的消耗,因此他从一开始就非常抗拒。

抵达开封周边后,左良玉为了“筹集”军粮,再次派人对周边乡村进行搜刮。

没想到这次遭遇了当地百姓的激烈反抗,开封城的居民也严禁左良玉的军队入城修筑防御工事,可见其声誉已跌至谷底。

缺乏百姓支持,使左良玉的战斗意志进一步消沉。

在安营扎寨时,他目睹了大顺军整齐的阵容和大量的火炮,深知自己无法抵挡大顺军的进攻。

为了防止多年基业毁于一旦,这位明军主将竟选择了临阵脱逃。

左良玉的撤退,使明军陷入了极度被动的局面。

尽管守军在随后的战斗中拼尽全力,但最终还是被大顺军彻底击溃。

开封城的失守使京城陷入了巨大的危机,而左良玉却早已返回了自己的根据地,并通过接纳残军败将扩充了自己的实力。

尽管此时左良玉已与明王朝离心离德,完全放弃了为臣的底线,但对于散兵游勇来说,跟随左良玉不仅能获得钱财,还无需在凶险的战场上拼命。

这也使得左良玉成为了当时的“金字招牌”,在崇祯末年,其军力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八十万。

崇祯帝虽想委托左良玉防守京城,但他深知左良玉即使前来也是出工不出力,因此下令允许其驻守武汉。

即使在城破前,崇祯帝也没有发出调遣左良玉的诏令,可见其对左良玉的失望和不信任。

崇祯帝自缢后,左良玉依旧没有出兵剿匪,而是观望各支势力的发展态势,意图凭借手中兵力逐鹿中原。

然而,此时他麾下的士兵多为乌合之众,与在辽东时培养的精锐左家军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最终,这支看似强大的力量在与清军的战斗中一触即溃,大量军队被清军收编。

左良玉一生的苦心经营,终究为他人做了嫁衣。

写在最后

在明朝末年,崇祯帝的失败来得如此迅速,以至于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明朝的覆灭是因为轻敌大意,未能调动充分的防御力量来抵抗大顺军的进攻。

然而,从左良玉的行为及其左家军的最终命运来看,明末的北京政府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地方将领的有效指挥能力。

这些所谓的精兵强将,其实战斗力微乎其微,因此明朝的衰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左良玉作为明朝的一位重臣,他的自私自利无疑加剧了明军的多次惨败,从而加速了明王朝的衰亡进程。

左良玉的部队虽然在名义上是明朝的精锐,但实际上,他们的忠诚和战斗力早已大打折扣。

在这种情况下,期望左良玉能够力挽狂澜,拯救岌岌可危的明王朝,显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明末的政治腐败、军队涣散、社会动荡,以及外部势力的不断侵扰,共同铸就了明朝灭亡的多重因素。

左良玉的行为不过是这一系列问题中的一个缩影,他的选择虽然对明朝的崩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明朝的衰败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个个体或军事集团。

参考资料:

袁垣:《武将选择与明末政局——以明末名将左良玉为例》,西部学刊,2021年7月下半月刊。

0 阅读: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