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说我国民国时期的许多婚姻是没有遵从门当户对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邵洵美和盛佩玉的婚姻,就连当时邵洵美小白脸的身份也是几乎坐实了。
但是虽说两者的家世有些差距,但是当时邵洵美却也是有其独特的闪光点,盛宣怀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同意了两人的婚事,那就是邵洵美的身份及才华。
众人皆知邵洵美是官宦之后,但他真正的家世却鲜有人知。其实他的祖父是晚清的重臣,曾经担任过两地的巡抚,而他的两个外祖父则分别是盛宣怀和李鸿章。所以说单纯按照家世来看的话,邵洵美和盛佩玉是相差无几的。
一、钞票用得光,交情用不光!
邵洵美年少的时候绝对能够算得上是公子哥的,这点从他少时的经历就能看得出来。12岁的时候家中就给其出钱去出版图书,之后16岁就开始开着福特汽车乱转。要知道当时的中国汽车绝对是富豪的代名词。
可见当时邵洵美家绝对是能够称得上是大富大贵的,而且邵洵美还有一个交友的理念,那就是钱能花完,但是交情却是不能花完的。
这点从邵洵美在法国留学期间就能看的出来,当时在法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非常多,大多都是家境贫寒。而在那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家中给的生活费自然是不够花销的。
邵洵美便常常接济这些穷苦的学生,而且还是不求回报。而且后来邵洵美更是创办了天狗会,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地方,其实邵洵美在其中开办了免费食堂,为的就是让这些寒门学子能够在法国度日。
也正是因为这样,邵洵美渐渐的被人称之为孟尝君,而且许多大使馆遇到走投无路的留学生时,都会劝他们与其在大使馆浪费时间还不如去找邵洵美。
可见当时邵洵美的财大气粗,毕竟邵洵美作为当时邵家的财产继承者,他的财富是不可想象的。
二、富家赘婿本就是富家子弟
邵洵美的这番作为自然是会人缘极好的,但是当时看不上邵洵美的人也是大有人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鲁迅。
当时鲁迅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因为祖上的阴德而得到了一套大宅子,或是骗来的,或是当女婿换来的。
但其实邵洵美虽说在临终的时候欠下了大笔的债务,但这是因为邵洵美花的钱太多,而不是因为他穷。
毕竟邵洵美若是真的穷的话,他决不会在法国被人称为孟尝君,就更不用说还知道福特汽车怎么开了。
所以说当时盛家虽说要比邵家有钱不少,但是邵洵美也没有必要给她当上门女婿,毕竟邵洵美本身就是一个公子哥。
而且许多人对邵洵美的家产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单以鲁迅所说的大宅子来看,从鲁迅的语气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时鲁迅是买不起这座宅子的。
可见这座大宅子绝不仅仅只是一座宅子那么简单,称之为府邸可能更加的贴切一些。而这其实只是邵洵美的家,由此可以看出邵洵美当时绝对是大富大贵。
三、千金散尽
但众所周知邵洵美去世的时候留下了大笔的债务,邵洵美究竟是怎么将偌大的家产和盛佩玉的嫁妆都挥霍一空的呢?
盛佩玉当时作为邵洵美的妻子又为什么没有制止他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件事盛佩玉也是支持的,因为邵洵美挥霍的手段只有一种,那就是发行书籍。
许多人会以为邵洵美发行的书籍都是自己写的诗,但其实当时邵洵美发行的书籍多是一些杂志,其中他的诗词并不多。
据盛佩玉后来描述,邵洵美发行的书籍几乎是不赚钱的,一直都是亏本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邵洵美负债累累的原因,那么为什么邵洵美当时一直坚持着发行书籍,而且盛佩玉也支持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邵洵美发行书籍本就不是为了盈利的,当时邵洵美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让民众能够多知道一些知识。
要知道我国民国时期的文盲率其实是非常多的,而邵洵美所发行的书籍虽说杂志居多,但多是易懂的那种,只要识字就能看懂。
其二就是想让当时的民众知道一些时事了,单是时事日报就激起了当时全国的抗日情绪,否则当时的人们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可以说因为邵洵美不求回报的出版事业,我国文化人的数量和抗日的情绪才会如同后来那般,否则被满清荼毒至深的民众多是没有家国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