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良心的商家越来越少?看到济大“黑心”老板娘,我算明白了

墨香书卷情 2024-12-11 11:53:11

文 | 桃汁晥露

编辑 | 东方芙昕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前言

从十一月开始,各种商家造假事件频频出现,无论是吃的、用的、穿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问题。

12月10日上午,济南大学的泡面事件将这所学校推上了“热搜”,超市老板将食堂泡面的老板排挤出了学校,这件事情让学生们十分气愤。

一碗普通的泡面牵出了一场关于良心、商业和竞争的深思,现在这个社会为什么有良心的商家越来越少?有良心的商家为什么难以生存?

泡面价格战

事情的开端看起来非常简单,一碗泡面的价格差,竟然成了大学校园里风头最劲的话题。

在济南大学的校园食堂一角,一位看似普通的大叔默默地在操作台前忙碌着,食堂的泡面,价格仅为3.5元,是大部分学生早餐和宵夜的“救命粮”。

这碗热腾腾的泡面,配着大叔贴心的问候,成了无数学子在忙碌中安慰的来源。

一场看似平凡的价格波动,却在校内引发了巨大的风波,这源于超市推出的“煮泡面”业务。

与食堂那简简单单、简单直接的泡面相比,超市推出的泡面套餐似乎更“豪华”,除了泡面,还附带了一些配菜,甚至有时还能加上一点肉,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的反应是“有些贵”,但毕竟泡面可以算是“高端版”,也可以偶尔满足一下口腹之欲。

几天后学生发现超市里的“煮泡面”定价高达10元一碗,这个价格,相当于食堂泡面的三倍多。

这个价格差距,让不少学生开始有所不满,在物价日益上涨的今天,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了节俭的生活,而超市10元的泡面简直是“奢侈品”。

面对这种现象,学生们的抱怨声越来越大,他们纷纷质疑,一碗泡面,为什么在食堂和超市的价格差异竟如此悬殊?

有学生开玩笑地说,是不是超市的泡面里面加了金箔?言语虽然带着幽默,但背后却是对价格不公的不满。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场看似简单的价格差异,居然让食堂的大叔陷入了困境,大叔的泡面一直保持低价,这不仅让他得到了学生的喜爱,也让他在食堂里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但随着超市的高价泡面进入市场,食堂的泡面销量急剧下降,曾经一天能卖200多碗的泡面,忽然一周就只剩下50碗。

生意惨淡的结果是,大叔最终不得不退出食堂,失去了自己的摊位,而这背后,正是超市通过价格控制,强势打压了这个长期稳定的竞争对手。

这一连串的价格波动和竞争,让事件迅速升温,成为了校园内外讨论的焦点。

学生们不仅仅是在讨论泡面的价格,更是在思考:这种不对等的竞争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校园商业问题?为什么学校的商业管理机制没有及时发现并干预这场价格混战?

不平等的竞争

泡面价格之争的背后,是超市和食堂在有限校园市场中的博弈,据了解,这家超市新换了负责人,为了提升盈利,采取了激进的经营策略。

在泡面事件中,这名负责人曾试图通过提高所有泡面档口的价格来实现“统一定价”,在商家群内,超市负责人公开建议其他商家提高价格。

但食堂大叔拒绝了这个要求,坚持以3.5元的低价运营。

这场看似价格上的竞争,其实隐藏了更大的利益问题,超市利用其地理位置和资源上的优势,将泡面这种原本由食堂主导的小成本食品转为自己的经营项目,迅速吸引了大批学生。

对价格敏感的学生发现,失去了3.5元的泡面后,他们的生活成本无疑增加了,但是大叔的档口因为难以维持运营,被迫退出。

有人质疑这场竞争的公平性,超市占据了更大的经营面积,也享有更多的资源,却挤压了像食堂这样的小商家。

校方在这一过程中的监管缺失,也让这场不对等的竞争演变成了一场风波,这样让人让学生的需求和商家的矛盾放在了明面上。

学生们为何钟情于3.5元的食堂泡面?

学生的需求与商家的矛盾

现实中的商业规则却不总是站在学生这边,在济南大学泡面事件中,学生的这些需求与商家的逐利本性发生了正面冲突,矛盾显得尤为尖锐。

这样的价格对于有限的生活费而言无疑是友好的,大学生并非社会上的高收入人群,很多人每月的生活费都控制在严格的范围内,3.5元的泡面无疑是他们最能承受的选择。

这种价格中体现了食堂大叔的“人情味”,让学生感到温暖和接纳,这不仅是一份简单的食物,也是生活成本压力中的一种心理慰藉。

但是超市推出的10元“豪华版”泡面则完全颠覆了这种平衡,虽然添加了少许配菜,但这种“升级”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值当。

10元的价格意味着可以购买三包普通泡面,甚至能凑成一顿简单的正餐,面对这样的价格策略,许多学生并不买账,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变相抢钱”。

更让人无奈的是,超市借助资源优势,让各个档口一起提高价格,通过提高泡面的竞争成本,最终让坚持低价的食堂档口难以生存。

这让学生不仅失去了性价比高的泡面选择,还进一步感受到价格被“绑架”的无力感。

学生作为消费者,希望价格合理、服务多样,尤其是在经济有限的情况下,这些需求更为强烈。

商家站在逐利的立场上,想要通过市场操作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泡面事件中,超市显然是利润驱动的典型体现,而学生则成了被动的受害者。

这种矛盾的延续,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切身利益,也让校园商业服务的公平性和人性化受到质疑。

要解决这一矛盾,显然不仅仅靠一方让步,更需要学校管理者的介入和平衡机制的建立,只有学生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校园商业才能真正为学生服务,而不是成为无止境的利益争夺战场。

泡面事件在校园内迅速发酵,不仅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也引起了校方的高度重视。

学校整改并发声

面对学生的强烈不满和舆论的持续关注,学校管理层不得不迅速行动,尝试在这场价格争议中寻找平衡。

校园不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空间,而校园商业的管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学校在事件曝光后展开了详细的调查,校方成立了由后勤、财务和学生代表组成的专项小组,对泡面价格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

调查发现,食堂大叔的泡面成本低,靠的是简化操作和低利润策略,而超市的泡面虽然表面上添加了配菜,但成本增加的幅度远低于价格上涨的比例。

这种“暴利”行为,让许多学生无法接受,甚至对校园内超市的商业模式产生了普遍质疑。

在调查的基础上,学校迅速推出了整改措施,校方重新评估了校园内超市的运营模式和定价机制,要求其调整泡面的价格,将利润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对食材成本公开透明。

学校的张副处长在回答的时候表示校方没有支持超市做这样的事情,这件事是学校食堂和超市的内部问题。

学校还明确提出,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他们将加强对校园商业资源的统一管理,确保价格公开透明,避免垄断行为。

学校还承诺,对校园内的各类商家进行更严格的资质审核和定期检查,杜绝过度逐利行为,努力营造公平、温馨的消费环境。

泡面事件看似是一次偶发性争议,但实际上,它反映了校园商业生态中深层次的问题,学校的整改措施不仅解决了眼前的矛盾,更为长远的管理改善提供了启示。

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公平和关怀,才能让校园成为他们安心学习、生活的港湾,学校内部的商业服务也需要进一步改进。

校园商业服务的改进

济南大学的泡面事件,不只是学生和商家之间的矛盾,也暴露了校园商业服务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

商家进入校园后,应该遵循更加透明和公平的规则,明码标价、定期审查,不仅是为了保护学生的权益,也是为了防止商家间的不正当竞争。

一旦某类食品的供应渠道被垄断,价格失控就在所难免,学校应引入更多不同类型的商家,丰富学生的选择,让价格形成竞争,以此保证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合理的服务。

事件的发生,和学校监管不力有很大的关系,商家之间的价格竞争如果不加以规范,很容易导致矛盾升级。

高校需要建立更加细致的监管机制,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干预,而不是等到风波爆发后才被动应对。

结语

泡面事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它是学生餐饮生活中最真实的体现,济南大学的这场风波,让人们意识到,校园商业服务并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涉及到学生利益、商家竞争和学校管理。

不仅是学校的商家,市场上的也都应该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保持对消费者的责任和关怀。

希望在在之后的校园商业服务中,更注重平衡利益和满足需求,让学生不必为生活成本发愁,让商家有合理的利润空间,也让学校的管理更透明、更高效。

做真正的良心商家,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保留一份对人性的尊重与责任感。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