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哈苏大师获奖作品——细节、环境与特色

玩点摄影 2023-11-17 11:23:31

前几期内容中,我们探讨了哈苏大师赛的一些特征,如对画质的追求、北欧风格等:

无数摄影师的最高目标——哈苏大师赛​

今天我们结合2021哈苏大师赛的部分获奖作品,来看一下哈苏大师们的作品具体好在哪。

1. 对细节的把握

我们首先来看一组奥地利摄影师Mati Machner拍摄的婚礼主题照片:

这三张照片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婚礼照片最大的不同是,照片没有去突出新人的脸,而是聚焦、放大一些有意义的小细节。

比如第一张中,人物非常小,几乎只能看到一对在远处站立的新人,并且选择了一个天气并不好的户外场景,这种偏暗的环境让新人身上的白色更加突出,显得有纯洁、神圣的感觉,新人的服装颜色是非常重要的细节;

大环境与小人物的对比,加上背后朦胧的雾气,也增添了一份神圣感和浪漫感。

在第二张照片中,摄影师着重用光影塑造了两人的面部轮廓,光线拿捏得非常准确,虽然看不出具体的色彩,但是新娘嘴唇、眼睛反射的光芒也能表现出精神焕发的感觉;

另外可以注意到在镜头与新人之间,还有一层半透明的头纱,它让光线显得更为柔和,也让画面有了婚礼的气氛,还增添了几分浪漫气息。

第三张的细节部分更是表现得十分完美,单独从这张照片来看,它的主题应该是“手”,新人的手、宾客的手等,并且摄影师抓拍的瞬间刚好是新郎的手刚刚接触到新娘的瞬间,显得非常有纪念意义;

可以看出在这张照片中摄影师是有意避开各种人物的脸的,这也给我们日常的人物拍摄几个启示,除了脸,我们依旧可以捕捉到很多有意思的画面,这种留有想象空间的画面有时候更有味道。

还有几个值得探讨的点,一是摄影师对棕色的偏好,三张照片的主色调几乎都是棕色,这种色彩既可以表现出复古感,也能表现出浪漫、长久的感觉;

在很多国外的婚礼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黑白照片,在光线加持下,黑白很适合表现出神圣的感觉,而因为文化的不同,国内婚礼不在教堂举行,也会尽量避开黑白而选用红色,记得几年前余文乐因为发出了一张黑白的婚礼照片被很多网友嘲笑了许久;

我身边也有一些摄影朋友曾说,在拍摄婚礼时,即使黑白色调会让照片高级、好看很多,也不敢使用,甚至不敢去跟新人商量,因为大多数人对此都有很深的避讳,不知未来是不是会有更多愿意尝试的摄影师和新人。

2. 对场景元素的捕捉

还是先来看一组照片:

这是由俄罗斯摄影师Nikolay Schegolev拍摄的一组城市照片,这三张照片体现了摄影师对场景中各种元素的精准捕捉与把握能力。

第一张我们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提过,在此略过,重点看一下后两张照片。

这两张照片都是非常巧妙的瞬间,需要敏锐的察觉和及时的抓拍,第二张照片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张照片:

都是隔着物体向外看,拍摄的也都是背影,憧憬、好奇、无奈等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第三张则主要一个巧合瞬间,过马路的人扛的画,更像是一面镜子,因为画中的建筑、天空都与抓拍的场景太像了,而且我们可以看一下画的上方,建筑、电线、画的上端形成了一个标准的矩形,也像是一幅画,让人有一种既真实又不真实的感觉。

3. 文化特色

还是先来看照片:

不用说,大家应该都能猜到这一组作品是中国摄影师创作的,作者施红华的作品一定会让你联想到一位早期国内摄影师——郎静山。

“我不会把自己的作品定义为风光摄影,准确地说,我创作的是中国山水”,施红华是这样理解他的作品。有别于传统的风光摄影,他在山水间感受自然,“穿越时空”,利用影像和不同时代的古人交流与对话,并通过梦境般的画面传递他在自然中获得的那份从容,显现他对山水题材的创作态度。

我们在这里对画意摄影先不讨论,主要说一下文化特色展示方面,摄影与很多艺术形式一样,需要本土化元素的融合才能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在国际摄影赛事中,赛事方也希望看到各国各地区摄影师展现有特色的文化元素,从这个角度来看,多思考一下摄影的目的,多想一下想要我们想要表达什么,身边可拍的东西很多很多。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0 阅读:17